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冠

(漢代官員所戴冠)

鎖定
漢代長冠 戴長冠、穿袍服的官員(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着衣木俑)。長冠,漢高祖劉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編制,故稱劉氏冠,後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又稱齋冠,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衣木俑
所戴即為此冠。秦漢時期的男子服裝,以袍為貴。袍服一直被當作禮服。它們基本樣式,以大袖為多,袖口有明顯的收斂,領、袖都飾有花邊。袍服的領子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內衣。這種袍服是漢代官吏的普通裝束,不論文武職別都可穿着。本圖為戴長冠,配黑色絳緣領袖的袍服及絳色褲襪。
中文名
長冠
拼    音
chánɡ ɡuàn
釋    義
漢高祖所戴冠名
出    處
後漢書·輿服志下》

目錄

長冠釋義

1.漢高祖所戴冠名。
【記載】
後漢書·輿服志下》:“長冠,一曰齋冠,高七寸,廣三寸,促漆纚為之,制如板,以竹為裏。初, 高祖 微時,以竹皮為之,謂之‘ 劉氏 冠’。”

長冠資料

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