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甕城遺址

鎖定
鐵甕城遺址,又名子城、京城,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北固山的前峯,是東東漢時期古城遺址。 [2-3] 
鐵甕城遺址始建於東漢末年,平面略近橢圓狀。1991年,開始發掘,清理出六朝夯土及包磚牆遺蹟、歷代官衙建築遺蹟等。鐵甕城在吳國幾座都城中建城年代最久,保存遺蹟完整,文化內涵豐富,作為地方政治中心的治所,歷經晉、唐直至明、清,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鐵甕城遺址的發掘,為研究三國時期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3] 
2013年5月,鐵甕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鐵甕城遺址
地理位置
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北固山的前峯
所處時代
東漢
佔地面積
約 63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154-1-154

鐵甕城遺址歷史沿革

鐵甕城遺址位置示意圖 鐵甕城遺址位置示意圖
東漢興平二年(195年),孫策佔據江東,派將軍孫河“屯京城”。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又將其政權中心“自吳(今蘇州市)遷於京口(今鎮江市)而鎮之”,“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權始自京口徙治秣陵(今南京市)”。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徙鎮於此築京城”,城“週迴六百三十步,內外固以磚壁,號鐵甕城”。 [2] 
1991~1992年,南京大學歷史系與鎮江博物館聯合組成考古隊,對鐵甕城遺址西垣、北垣進行了試掘。 [2]  [3] 
1993年,由鎮江古城考古所與鎮江博物館聯合組隊,先後對鐵甕城遺址南垣、東垣、西垣、城內建築及西垣外側的石路、城壕等遺蹟進行勘探、試掘。 [2]  [3] 
2004年,對鐵甕城遺址南門實施搶救性發掘。 [2] 
鐵甕城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鐵甕城遺址考古發掘現場(6張)
2005~2006年,對鐵甕城遺址西門進行考古勘探。鑑於民居密集,地勢起伏較大,鐵甕城遺址的考古工作只能採取見縫插針、小型靈活的方法進行勘探和發掘。歷年共發掘探方、探井30餘個,面積共計1182平方米。 [2]  [3] 
2018年6月~2019年,鎮江博物館對前期勘探中發現的西垣(南段)及疑似西門遺址區域進行了考古發掘。 [4] 
2020年3月,在2018年發掘區域的南側繼續進行了發掘。 [4] 

鐵甕城遺址遺址特點

鐵甕城遺址城垣

綜述
鐵甕城遺址位於北固山前峯,城垣平面略近橢圓形,西南角稍向外凸出,與六朝時期的萬歲樓遺址連接。南北長約480、東西最寬處約300米。 [2] 
西垣
鐵甕城遺址西門航拍 鐵甕城遺址西門航拍
西垣,位於北固山前峯西沿土崗,南北向,長約300米,崗體外側為約呈35~40度角的斜坡,頂面北高南低,海拔18~38米。前峯西沿南線,即從烈士路至千秋橋街口之間地勢較低,僅略高於西側地面。自1991~1998年,在西沿土崗南部共發掘探方(溝)6個(TXT1~T6)及探井1口(TXTJ1),發現了上垣、二層台、下垣等遺蹟。
上垣,系鐵甕城西垣二層台以上部分,有城垣包磚牆、護坡磚面、夯土等。
西門南側門墩外側包磚牆 西門南側門墩外側包磚牆
二層台,見於TXT2內,位於上垣包磚牆外側,枱面與牆基面平行且等高,寬約3米。台體系由夯土與原生山體結合而成,其建造程序先是面向城垣包磚牆下方開挖豎向溝槽,槽寬約0.9~1.1米、長1.5~3米、間距0.8~1米,又在豎向溝槽外側開挖橫向基槽,槽上口略寬,槽深約2~4米。然後在豎向槽內外分層夯築,並在橫向槽內板築成南北向陡直的台體外壁,高約3~4米。二層台是介於上垣與下垣之間的過渡設施,既是上垣的底面,用以加固上垣;又是下垣的頂面,是垣頂的防禦通道。
下垣,依山而築,下部夯土陡直,外側曾砌有包磚牆。垣面上有斜面夯土,原來應鋪有護坡磚面。下垣結構與上垣相似,亦是由短直牆與坡面牆組成。
馬面,在探方TXT5內的二層台面上,發現城垣包磚牆及夯4的北端直接與經削齊的原生山體咬合。在其北側TXT4內,山體呈東西向脊狀隆起,現殘存高度比南側下垣坡面高2~3米。通過探孔還發現,在TXT4北側凸起的山體之外有包磚牆及二層台遺蹟。這一殘存凸立於城垣之上的原生山體,南北寬近10米、東西長約20米,其南、北及西端都有夯土包圍的跡象。
西垣,為依山而築,由下垣(直牆與斜面垣體)、二層台及上垣(直牆與斜面垣體)組成。殘存的上垣頂面距現存的外側地面仍在20米以上,上垣頂邊距下垣底邊的水平寬度約34米。 [2]  [3] 
北垣
北固山前峯北沿土崗為東西走向,頂面長約100米、寬約2~3米,海拔約37米,與前峯東、西兩側內土崗相接。1992年,在其中段偏西部位發掘探溝一條(TBT1)。文化堆積以歷代城垣夯土為主,揭露了清代石垣、明代磚垣以及六朝時期城垣夯土等遺蹟。
北垣的夯築方法大致與西垣相似,即在山體外側加築夯土。1992年,在北垣中段一次施工中暴露出一座東漢磚室墓,南北殘長3米、寬1.2米,出有釉陶瓦楞紋盤口壺、鐵刀等。殘墓被六朝城垣夯土所疊壓。 [2]  [3] 
東垣
北固山前峯東沿土崗為南北走向,北高南低,長約400餘米,頂面自北向南海拔26.9~38.3米,分別與前峯北、南土崗相接。六朝遺蹟主要有城垣包磚牆及夯土。包磚牆疊壓在唐代地層之下,南北向,在探井內揭示部分長1.7米、寬約0.8米,殘存8層磚,牆高0.6米,每層收分約0.01米。用磚規格不一,皆飾繩紋。 [2]  [3] 
南垣
南側門墩內側包磚牆及散水、排水溝遺蹟 南側門墩內側包磚牆及散水、排水溝遺蹟
北固山前峯南沿為月華山的東延土崗,東西走向,長約300米,頂面寬約15~20米,海拔約23~23.7米,高出周邊地面3~5米。崗體東端與東垣相接,西端向南為外凸的台地(即月華山的主體,上為古代萬歲樓遺址),西側外地面較低,上下高差10餘米。1994年,發現了六朝南門夯土,證實了鐵甕城南垣遺蹟的存在。2003年,對南垣進行考古勘探,大致確認了南垣的走向。2004年,進行搶救性發掘,在TNT5、T6中發現六朝城垣及夯土包磚牆遺蹟。此段包磚牆與南門西側門墩包磚牆連接,探方內的牆體東西長約9.4米、殘高1.7~2.2米。依據牆體的用磚、結構及修補、疊壓關係,推知其始築於孫吳,使用至南朝。 [2]  [3] 

鐵甕城遺址城門

南門
1994年,發現唐、宋時期門墩包磚牆遺蹟。1996年,發現六朝門墩包磚牆及宋至明清道路遺蹟。2004年,對南門西側門墩南段實施了搶救性發掘,共發掘200平方米,揭示了六朝城垣包磚牆、夯土、門墩包磚牆以及門道、人行道等遺蹟。 [2]  [3] 
西門
2005~2006年,配合萬古路修建工程對鐵甕城西門遺址進行了勘探。在烈士路與千秋橋北街間居民區內探出上下疊壓的宋、唐、六朝道路,寬約4~5米,其特徵與南門同期道路遺蹟相類似。在道路兩側探出的六朝門墩夯土遺蹟,其東西寬約20米、厚約2~3米,特徵亦與南門六朝門墩夯土相似,確認了西門的道路及門墩夯土。 [2]  [3] 

鐵甕城遺址城外遺蹟

石路遺蹟
石路由兩層石塊鋪砌而成,石路下方為路基土,石路寬約6米。石路的始築年代為孫吳時期。 [2]  [3] 
壕溝遺蹟
石路西側,發現傾斜的溝壁遺蹟,寬約9、深近2米。壕溝緊貼石路,年代為先吳時期。 [2]  [3] 

鐵甕城遺址城內遺蹟

地層堆積
第1~4層:分別為明清、元、宋、唐時期,累計厚約3.6米。第5層:分兩小層。5A層為黃灰色土,質地較緊,出南朝陶瓷,屬南朝時期。5B層為黃色土,質地緊,有夯層,層厚0.07~0.08米,出六朝前期陶瓷,屬六朝前期。 [2] 
建築遺蹟
六朝屋基,F8為例,由磚砌台基和鋪地磚面兩部分組成,台基包磚牆東西走向,探溝內顯露部分長3米、寬0.4米、高0.5米,以兩磚平鋪疊砌,外側逐層收分。台基南側地面以大磚鋪底,橫向錯縫排列,磚為長48釐米、寬24釐米、厚8釐米的印粗繩紋磚。 [2]  [3] 
磚砌通道
1995年,發現了晉、唐時期磚砌通道遺蹟。東晉時期磚砌通道呈東西向,內寬0.72米、高0.45米,兩端延伸至探方東西壁內。兩側牆體平磚疊砌,寬0.16~0.18米,殘高6層,內面牆壁工整,外面參差不齊,外側為東晉夯築地層。路面團磚,橫向錯縫鋪砌。該通道東側被唐代通道以及明代石牆打破。東晉和唐代通道反映的是晉唐時期鐵甕城內部設置的隱蔽式通道。 [2]  [3] 

鐵甕城遺址文物遺存

綜述
鐵甕城遺址出土了豐富的歷代遺物。其中,以建築用材的磚、瓦及生活用的陶瓷器為主。 [2]  [3] 
磚,有文字磚和紋飾磚兩種。文字磚有“大吉宜子孫”和“富貴”兩種,文字皆模印於磚的一端。“大吉宜子孫”文字磚
鐵甕城遺址出土唐五代字磚 鐵甕城遺址出土唐五代字磚
2件,陽文篆體,筆劃粗圓。其中一件,磚面飾繩紋,寬20.3釐米、厚7.5釐米。“富貴”文字磚,5件,皆陽文變體。其中一件,筆劃細直,寬16釐米、厚5.8釐米。紋飾磚主要有重圈紋、菱形紋等,皆模印於磚的一端。 [2]  [3] 
鐵甕城遺址出土字磚、瓦當、滴水 鐵甕城遺址出土字磚、瓦當、滴水
瓦,分筒瓦和板瓦兩種。面裏紋飾種類繁多。筒瓦,按紋飾可分為三型,A型:素面,內為布紋,表面有刮痕;B型:繩紋面,內為葉脈紋;C型:面有紋飾,內為布紋。板瓦,可按紋飾分為三型,A型:繩紋面;B型:方格紋面,內為布紋;C型:面有紋飾,內為素面。 [2]  [3] 
瓦當
瓦當,有云紋、獸面紋及蓮花紋三種。 [2]  [3] 
陶器
鐵甕城遺址出土陶器 鐵甕城遺址出土陶器
陶器主要分紅陶、灰陶、硬陶、釉陶四類。紅陶,器形有罐與網墜;灰陶,器形主要有盆、罐等。紋飾主要有間斷繩紋、弦紋、篾紋、篾紋間曲線紋、間斷豎線紋、瓦楞紋、小方格紋;硬陶,器形主要是甕,紋飾主要有窗欞填方格豎線紋、雙鈎長方形填線紋、大方格填菱形紋、套方格對角線紋、方格紋、折線紋、水波紋、間斷篾紋、篾紋、回字紋、米字紋、錢幣及放射線紋、三角填豎線及菱形填方格組合紋、斜方格紋、套菱間填線紋及麻布紋等;釉陶,器形有罐、盆等。紋飾主要有水波紋,火焰邊錢幣紋、方框填方格紋、蕉葉紋、斜方格紋等。 [2]  [3] 

鐵甕城遺址歷史文化

鐵甕城
鐵甕城,又名京(京口)城、子城。最早的記載,是南朝顧野王在《輿地志》這本書中敍述:“吳大帝孫權所築,週迴六百三十步,開南、西二門,內外皆固以磚壁。”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將政權中心從吳(蘇州)遷至京城(今鎮江),是年發生赤壁之戰。雖然其時孫權尚未稱王,但鐵甕城實際上已具備了王城的地位和格局。清康熙帝詩中就曾以“半面煙嵐雄北固,一方形勢控東吳”來形容鐵甕城的雄險。鐵甕城城名的由來也有兩種説法:唐《潤州圖經》説“古號鐵甕城者,以其堅固如金城之類”;另一説法是因鐵甕城形如卓甕。
《讀史方輿紀要》説,三國以後鐵甕城這個地方,一直被作為地方政治中心的衙城在利用着,長達千餘年,直到清末,鎮江的衙署才遷出。所以鐵甕城又被稱為“千年衙城”。
北固山,瀕臨長江,近南北走向,山有三峯,依次稱為前峯(南峯)、中峯、後峯(北峯)。鐵甕城依前峯(今鼓樓崗一帶)而築。但由於歲月悠悠,城興城廢,鐵甕城舊跡已難以確認。早在北宋年間,潤州(鎮江)籍丞相、詩人王存就發出感慨:“晚登北固頂,俯視南徐城。廢壘何茫茫,山川回縱橫”。 [5] 

鐵甕城遺址研究價值

鐵甕城對孫吳政權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三國孫吳幾座都城(南京石頭城、湖北吳王城等)中建城年代最早,保存遺蹟最為完整,文化內涵豐富。三國以後,鐵甕城歷經晉、唐直至明、清,長達1700多年,一直是江南地區性的行政中心,是鎮江這個城市的重要歷史座標。鐵甕城遺址的發掘為研究孫吳地區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  [3] 

鐵甕城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鐵甕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鐵甕城遺址旅遊信息

鐵甕城遺址地理位置

鐵甕城遺址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北固山的前峯。

鐵甕城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鐵甕城遺址,路程約2.8千米,用時約9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