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鐎鬥

鎖定
鐎鬥,是一種底有三足、旁有持柄的器皿,流行於兩漢魏晉,至唐宋逐漸消失,關於其起源和用途,一直有很 多説法。有人認為它是温酒器,也有人認為是敲擊警眾的器皿,還有人説是煮茶的用具。
中文名
鐎鬥
拼    音
jiāo dòu
釋    義
一種温器。三足有柄,用以煮物
出    處
《急就篇》

鐎鬥詞彙含義

【拼音】jiāo dòu
【注音】ㄐㄧㄠ ㄉㄡ
【解釋】一種温器。三足有柄,用以煮物。
【引證解釋】《急就篇》卷三“鍛鑄鉛錫鐙錠鐎” 唐 顏師古 注:“鐎謂鐎鬥,温器也,似銚而無緣。”
馬衡 《中國金石學概要》第三章五:“鐎鬥,温器也。三足有柄,所以煮物……槍又鐎鬥之別名,槍即鐺也。用之於軍中者,則謂之刁斗。
《廣韻》以刁斗釋鐎, 孟康 以鐎器釋刁斗(《史記·李廣傳》集解)。二者之容量皆受一斗,實同物而異名也。” [1] 

鐎鬥文物結構

鐎 斗的器身為圓口深腹,形如小盆,一側設有長柄,柄首揚起,常鑄成龍、虎、麒麟的獸頭狀。另一側有斜向上翹的流,一頭一尾遙相呼應。底部有三足,也常被塑造 成獸足的形狀,使得鐎斗的整個造型就像是一隻矯首挺胸的猛獸,有着一種雄渾威猛的氣勢。有的鐎鬥兩旁還附有方便提攜的耳,或者設有穿孔,方便繫繩懸掛或隨 身攜帶。不同時期的鐎鬥在形制及紋飾方面,也有不小的差異。唐代顏師古曰:“鐎謂鐎鬥,温器也,似銚而無緣。”唐代的鐎鬥是沒有邊沿的,可是從今天出土的 漢魏時期的鐎鬥上看,很多都有明顯的緣口,展示了不同時期的冶鑄業者的不同審美及創造力。

鐎鬥主要功能

鐎鬥又名“刁斗”,最早載於 司馬遷的《史記》,是一種青銅鑄造的行軍用具,每隻可容一斗,除了可作為量器向兵卒分發糧食,亦可作為飯鍋用以炊煮,至夜軍營裏巡邏,兵卒還可敲擊發出聲 響,相互警示,故其又有一個很貼切的俗名叫“鑼鍋”。《三國演義》的第50回:“馬上有帶着鑼鍋的,也有村中掠得糧米的,便就山邊揀幹處埋鍋造飯,割馬肉 燒吃。”記敍了鐎鬥在古時軍旅中被用於煮飯、傳警的用途。由於鐎斗的造型特殊,使用方便,其後又被演化出了更為多元的使用功能。如人們加熱羹湯、粥之類的 流食,可直接把帶足的鐎鬥放到火盆裏。若須温酒而飲,也可在鐎鬥下面燒火加熱,或擱置到熱水中,是軍民都廣為使用的温食炊具。
宋代隨着瓷器工藝的成熟,鐎鬥也徹底地退出了社會生活領域。北宋的《宣和博古圖》記錄有一件宣和殿收藏的青銅鐎鬥:“右高七寸八分,深二寸三分,口徑四寸三分,容一升,重三斤一兩。有耳,有流,有柄,無銘。是器鐎鬥也。許慎以謂鬥之可以温物者耳。”及至北宋末期,鐎鬥就已經成了收藏品,是金石學家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參照物了。

鐎鬥藝術價值

由於鐎鬥具有不錯的人文研究價值及經濟價值,一直是偽造者制贗的重要對象,明代就有人遵照古物仿製,技妙入神,分毫不遺。所以,收藏青銅器是一個系統工程, 須掌握眼看、手摸、耳聞、鼻嗅、舌舔等各項技能。除了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還需與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掌握青銅器鑑別的要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