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錐子崮

鎖定
錐子崮位於山東省沂水縣城西北29公里處夏蔚、泉莊兩鎮交界處的雲頭峪村北側,海拔602米,面積1平方公里。
中文名
錐子崮
地    點
山東省沂水縣
海    拔
602 m
面    積
1 km²

錐子崮地理位置

錐子崮位於山東省沂水縣城西北29公里處夏蔚、泉莊兩鎮交界處的雲頭峪村北側,海拔602米,面積1平方公里。因為山頂像一立錐而得名,又因崮頂高聳入雲,人們稱為雲頭崮、雲頭山,崮下有一村因此得名雲頭峪。錐子崮附近自東至西三峯聳立,東邊的是錐子崮,中間最小的名小崮子,西邊的因崮頂傾斜而得名歪頭崮,海拔384.90米。

錐子崮總體概況

錐子崮遠景 錐子崮遠景
沂蒙山區僅冠名的山崮就有一百五十多座,其中很多是以形狀像什麼而得名。巨大的山體平台上有一塊直立的巨石,像錐子刺向蒼穹?就是"錐子崮"。山東省委的機關報《大眾日報》一九三九年就創刊在這錐子崮下的雲頭峪村。

錐子崮民間傳説

錐子崮和歪頭崮之間有一段美麗的傳説故事。很久以前,在附近的村子裏住着一個小夥子叫石頭,以放羊為生,因家境貧困,年齡很大了還沒娶上媳婦,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已無力為他操勞,石頭於是下定決心,靠自己的雙手,掙錢娶媳婦,孝敬父母。
一天,石頭下山放羊,看到河邊有個小姑娘在洗衣服。天黑了,石頭趕着羊羣回到家中,這時還聽到小姑娘洗衣服的棒槌聲。第二天,石頭一起牀就聽到棒槌聲,吃完早飯,下山放羊時又看見那位小姑娘在洗衣服,如此一連三天,這位小姑娘都在這裏洗衣服。第四天,他依然去放羊,小姑娘依然在洗衣服,他便趕着羊羣到河邊喝水,羊驚動了在河邊洗衣服的小姑娘,石頭就上前和她搭話:“你為什麼天天在這裏洗衣服?”小姑娘低頭不語,過了好一會,才邊哭邊説:“我叫蘭花,家裏窮,交不上田租,父母都被地主逼死了,為了餬口,自己只能上地主家幹雜活還債。”石頭聽了,很同情蘭花,便對蘭花許下諾言,説:“蘭花,不用發愁,我石頭掙錢幫你還債。”從此,石頭拼命幹活,起早貪黑的放羊,到了年底,他把所有的羊,一狠心全部賣掉,幫蘭花還清欠地主的債務,並把她贖了回來。蘭花覺得石頭憨厚能幹,就嫁給了他。
錐子崮 錐子崮
從此石頭和蘭花,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過起了幸福的農家生活。由於他們倆辛勤勞動,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成了當地很有名氣的富户,蘭花經過歲月的洗禮,變得人老珠黃,有了錢的石頭,越看越不順眼,開始對蘭花經常打罵,蘭花一氣之下,搬出了家門,沒過幾天,石頭又娶了一個媳婦,叫小姑。蘭花很生氣,但一想起當初相識時,不忍心去折磨石頭,於是天天站在家門口歪着頭向東看,一天天過去了,最後蘭花含恨死去,變成了一座歪頭山,當地人叫歪頭崮。一天,王母娘娘路過此地,聽土地公公説了蘭花的悲慘遭遇,決心要懲罰一下石頭,就從頭上拔下金釧,朝石頭的頭頂刺去,只聽“啊”的一聲,石頭瞬間變成了一座山,頭上的金釧變成了石錐,後來人們稱這座山為“錐子崮”。小姑看到石頭死了,自己也心灰意冷,一頭撞在了石頭身上,也變成了一座小山,緊緊偎依在石頭身邊,人們稱這座小山為“小崮子”。

錐子崮地質成因

根據地礦部門介紹,這種奇特山勢形成於距今約5億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紀淺海相沉積,結束於距今約67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山運動。它們經受了強烈的地殼切割和抬升運動,經過漫長年代的浸蝕、溶蝕、重力崩塌和風化等多重地質作用形成。據專家介紹,在距今5億-6億年寒武紀時代,沂蒙山區還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底有一個個突起的山地。風吹雨打,河流擺動等外力作用無時不在侵蝕着山地,經過千萬年之後,逐漸降低成平原
當平原再遇地殼抬升時,再次被抬起,形成平頂的山地,從而進入新一輪侵蝕循環。崮就是新一輪侵蝕循環的殘留物,錐子崮崮頂就是山地一種比較奇特的遺存,崮頂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隱含了地殼抬升運動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