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鋒利

(漢語詞語)

鎖定
鋒利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fēng lì 。意思是一指兵器、工具等尖而薄;二指言論文筆等尖鋭。
中文名
鋒利
拼    音
fēng lì
近義詞
鋭利
本    義
指鋒刃尖而快

目錄

鋒利釋義

1. 武器、工具等頭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體。
2. 言論、文筆等尖鋭。

鋒利典籍

荀悦 《漢紀·元帝紀中》:“羌眾弓矛之兵,器不鋒利。”
宋史·兵志十一》:“嘉佑四年,詔:京師所制軍器,多不鋒利。”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取越椒箭視之,其長半倍於他箭,鸛翎為羽,豹齒為鏃,鋒利非常。左右傳觀,無不吐舌。”
周而復 《白求恩大夫》二:“白大夫取回那把鋸子,在一塊破木頭上試鋸了幾下,還算鋒利。”
劉禹錫 《洛中酬福建陳判官見贈》詩:“怪君今日文鋒利,新向 延平 看劍來。”
紅樓夢》第一一○回:“從前奶奶在東府裏還是署事,要打要罵,怎麼這樣鋒利,誰敢不依。”
魯迅 《二心集·“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一到舊社會的崩潰愈加分明,階級的鬥爭愈加鋒利的時候,他們也就看見了自己的死敵,將創造新的文化。” [1-2] 
丹溪草人類命運:變遷與規則》:工業革命和科技進步“仍然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