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陵兵工廠舊址

(江蘇省南京市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金陵兵工廠舊址(the Old Site of Jinling Arsenal),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應天大街388號,始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前身為金陵機器製造局,現為南京晨光1865科技創意產業園 [1]  [3] 
金陵兵工廠舊址佔地面積50000平方米,現存7座清朝時期建築和23座民國時期建築 [14]  。金陵兵工廠舊址是南京第一座近代機械化工廠,是中國四大兵工廠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近現代工業建築羣,更是中國共產黨南京地方黨組織開展工人運動的重要場所,具有重要的工業和歷史價值 [8] 
1982年,金陵機器製造局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江蘇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6]  。2013年3月5日,金陵兵工廠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17年12月2日,金陵兵工廠被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公佈為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7]  。2018年1月27日,金陵機器製造局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公佈為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 [4]  。2018年11月15日,金陵機器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佈為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第二批) [5] 
中文名
金陵兵工廠舊址
外文名
the Old Site of Jinling Arsenal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應天大街388號
所處時代
清至民國
佔地面積
4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1704-5-097

金陵兵工廠舊址歷史沿革

清同治四年(1865年),兩江總督李鴻章蘇州洋炮局遷至南京秦淮河邊的掃帚巷,創建金陵機器製造局,候補道員劉佑禹為總辦,英國人馬格里為督辦。
民國元年(1912年),金陵機器製造局改稱金陵製造局。
民國十七年(1928年),金陵製造局改稱金陵兵工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金陵兵工廠徵地擴建,將機器正廠、機器右廠、機器左廠遷址原狀重建。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金陵兵工廠被日軍佔領,工人及設備被迫西遷至重慶。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金陵兵工廠改稱第二十一兵工廠南京分廠。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日本投降後,第二十一兵工廠南京分廠遷回南京,改稱第六十兵工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國民黨政府將第六十兵工廠部分人員、設備搬遷至台灣省高雄市,只留下少量無法搬走的舊機器設備以及廠房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後勤部軍械部接管第六十兵工廠。同年10月,改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後勤部軍械部,改稱軍械總廠。
1952年10月,軍械總廠改屬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軍械部,改稱軍械工廠。同年12月,長治三〇七廠併入軍械工廠,組建國營三〇七廠,隸屬第二機械工業部。
1957年4月2日,國營三〇七廠改稱國營晨光機械廠。
1980年,國營晨光機械廠改稱南京晨光機械廠。
1996年6月18日,南京晨光機器廠改制成立南京晨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999年,南京晨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建南京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金陵兵工廠舊址的機器正廠、機器右廠、機器左廠修繕。
2007年,南京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將金陵兵工廠舊址改建為“ ” [1]  [3] 
金陵兵工廠舊照

金陵兵工廠舊址建築格局

金陵兵工廠舊址佔地面積50000平方米,現存9座清朝時期建築和23座民國時期建築。7座清朝時期建築包括:機器正廠、機器右廠、機器左廠、炎銅廠和捲銅廠、熔銅廠(民國時期增建熔銅房)、木廠大樓和機器大廠,廠房格局和式樣參照了英國工業建築風格,採用磚木混合結構和鋼木組合屋架。民國時期23座建築包括:廠房12座,辦公樓6棟,物料庫2座,宿舍樓3棟 [3]  [6]  [14] 
金陵兵工廠舊址

金陵兵工廠舊址主要建築

機器正廠
機器正廠始建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為二層磚混結構,人字屋頂,三角桁架,長37.07米,寬12.76米,室內標高19.24米,建築面積912平方米 [6]  [13] 
機器右廠
機器右廠始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為二層磚混結構,人字屋頂,三角桁架,長36.72米,寬12.51米,室內標高19.20米,建築面積919平方米 [6]  [12] 
機器左廠
機器左廠始建於清光緒四年(1879年),為二層磚混結構,人字屋頂,三角桁架,長36.67米,寬12.46米,室內標高19.27米,建築面積914平方米 [6]  [18] 
炎銅廠和捲銅廠
炎銅廠和捲銅廠始建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建築長40.2米,寬13.2米,檐口高度為5.2米。建築屋頂形式為帶氣窗的青瓦四坡頂,外立面為清水磚牆,門窗為半圓形拱窗,上有磚砌拱劵。建築為縱牆承重體系的磚木混合結構,跨度達到12米的三角形屋架支撐在640毫米的磚牆上 [6]  [11] 
熔銅廠及熔銅房 熔銅廠及熔銅房
熔銅廠
熔銅廠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民國時期東面加建熔銅房,而後部分被拆除。現存鎔銅廠長18.6米,寬19.9米,檐口高度為6.1米。北面屋頂為青瓦四坡頂帶氣窗,南面屋頂為青瓦四坡頂帶老虎窗和玻璃天窗 [17] 
熔銅房
熔銅房始建於民國時期,為磚木混合結構,建築長9.2米,寬4.3米,檐口高度3.1米。兩坡頂,中間跨有氣窗。外立面為磚牆粉刷,西面外牆構造為南方的空鬥牆 [14]  [16] 
木廠大樓
木廠大樓始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舊稱木器大廠,建築整體呈長方形,為磚木結構。外部為清水磚牆,建築面積846平方米。由東側正方形攢尖屋頂廠房與西側四坡屋頂廠房組成 [6]  [10] 
機器大廠
機器大廠始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為二層磚木混合結構,長47.74米,寬16.14米,檐口高度8.97米,共兩層,建築面積1584平方米。外立面為清水磚牆,門窗均有半圓形磚拱卷,青瓦四坡屋頂。建築四角有高度達1米餘的轉角石。跨度達18米的人字形木屋架支撐在厚近80釐米的磚牆上。屋架用料較大,且使用金屬構件鏈接。人字形屋架弦均有鐵索張拉。二層木地板均為近30釐米寬、8釐米厚的實木板材 [6]  [9] 

金陵兵工廠舊址文物遺存

金陵兵工廠舊址銅炮

銅炮生產於19世紀70年代,銅質,炮長0.95米、口徑92毫米,系輕型前裝線膛炮 [15] 
銅炮 銅炮

金陵兵工廠舊址架退克魯森式膛炮

架退克魯森式膛炮生產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是中國自主生產的第一門帶車輪移動的架退克魯森式膛炮,口徑37毫米,2磅後裝線膛 [15] 
架退克魯森式膛炮

金陵兵工廠舊址歷史文化

金陵機器製造局與上海江南機器製造局、福州船政局以及天津機器製造局併成為中國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期間創辦的四大兵工企業之一 [1] 

金陵兵工廠舊址文物價值

金陵兵工廠舊址是南京第一座近代機械化工廠,是中國四大兵工廠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近現代工業建築羣,更是中國共產黨南京地方黨組織開展工人運動的重要場所,具有重要的工業和歷史價值 [8] 

金陵兵工廠舊址文物保護

1982年,金陵機器製造局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江蘇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6] 
2013年3月5日,金陵兵工廠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17年12月2日,金陵兵工廠被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公佈為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7] 
2018年1月27日,金陵機器製造局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公佈為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 [4] 
2018年11月15日,金陵機器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佈為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第二批) [5] 

金陵兵工廠舊址旅遊信息

金陵兵工廠舊址地理位置

金陵兵工廠舊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應天大街388號 [4] 

金陵兵工廠舊址交通路線

  • 公交
江蘇省南京市內乘坐63、110、126、181、202、701、706路公交車,在梅花村站下車前往。
  • 駕車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政府距離金陵兵工廠舊址約4.9千米,駕車約13分鐘。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