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紫仙鎮

鎖定
2015年11月20日,安仁縣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十一次會議。會議決定,批准此政府議案,同意成建制撤併關王鎮、豪山鄉、新洲鄉、羊腦鄉,合併成立金紫仙鎮。金紫仙鎮位於安仁縣東南部,與永興、資興茶陵、炎陵四縣交界處。由原新洲鄉羊腦鄉豪山鄉關王鎮,“三鄉一鎮”合併組建而成,總面積413.44平方千米(2017年),轄23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388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39597人(2017年),是安仁人口第三、管轄面積最大的鄉鎮。鎮政府駐地設在原關王鎮政府所在地。 [1] 
中文名
金紫仙鎮
別    名
關王鎮
行政區類別
建制鎮
所屬地區
郴州市
面    積
413.44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關王鎮,羊腦鄉,豪山鄉
政府駐地
關王鎮
電話區號
0735
郵政編碼
42360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39597人(2017年) [2] 
著名景點
金紫仙,仙下水庫,太湖仙
車牌代碼
湘L

金紫仙鎮建制沿革

金紫仙鎮關王鎮

原安仁縣關王鎮,清代屬浦上都;民國時先屬蓮花鄉,後屬蓮湖鄉;1952年劃屬第八區(關王區),1956年設關王鄉,1958年改為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鄉建制,1996年建鎮。轄10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委員會共132個村(居)民小組,土地面積1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79公傾。 [1] 

金紫仙鎮新洲鄉

原安仁縣新洲鄉,清代屬浦陽都;民國時期先屬蓮花鄉,後屬蓮湖鄉;1952年劃屬第八區(關王區),1956年開始設新洲鄉,1958年改為人民公社,1984年復設新洲鄉。2012年轄井塘、連塘、興安、高石、渡河、塘下6個村,1790户,7455人。 [1] 

金紫仙鎮羊腦鄉

原安仁縣羊腦鄉,因鄉政府駐地集鎮北側農田居中,昔日有磅石,狀似羊腦,鄉以此得名。清代屬浦東都;民國時先屬大麓鄉,後屬蓮湖鄉;1952年劃屬第六區(坪羊區),1956年開始設羊腦鄉,1958年與關王、 豪山等鄉合併為東風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為羊腦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鄉建制。2012年轄源田、廣義、源田、福星、中洞、梅灣、裏山、東衝、連塘、石壁、哨上、坪塘11個行政村,92個村民小組,2100户。耕地1062.4公頃,人口0.84萬,2038户。 [1] 

金紫仙鎮豪山鄉

原安仁縣豪山鄉,清代屬浦東都;民國時先屬雲湖鄉,後屬蓮湖鄉;1952年劃屬第八區(關王區),1956年設豪山鄉,1958年為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鄉建制,轄8個村民委員會,95個村民小組,土地面積12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02公頃。2006年末總人口11194人。 [1] 
2015年12月,新洲鄉羊腦鄉豪山鄉關王鎮3鄉1鎮合併設立金紫仙鎮,轄35個建制村,1個社區居委會。
2015年的安仁地圖 2015年的安仁地圖 [1]
總面積413.44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39597人(2017年)。鎮人民政府駐關王廟(原關王鎮人民政府駐地)。

金紫仙鎮鄉鎮概況

全鎮現有村幹部131名,鎮幹部職工75人,其中黨政領導班子11人(其中黨委成員9人,其他副科領導2人)。該鎮共有扶貧建檔立卡户3212户,貧困人口11910人,省扶貧重點村24個(並村前,並村前該鎮共36個村居)。2015年,該鎮共計脱貧村7個,脱貧人口2351人,佔全鎮貧困人口20%。2016年計劃脱貧2200人,2017年計劃脱貧3679人,2018年計劃脱貧3680人。 [1] 
金紫仙鎮是安仁山區鄉鎮的大一統,雖然面積最大,但經濟實力差,發展也很滯後,城鎮基礎設施和城市功能都非常薄弱。但山區也有其他鄉鎮無可比擬的優勢條件,那就是大自然賦予的得天獨厚的資源,“原始的綠色生態、珍貴的紅色資源、特有的邊陲貿易。”這些都是山區原生態的優勢。該鎮定位為“生態宜居、紅色旅遊、綠色休閒”的邊貿中心鎮。 [1] 
參考資料
  • 1.    金紫仙鎮   .安仁縣政府網[引用日期2016-09-12]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