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火雞

鎖定
野火雞有一能伸縮的象鼻怪味火雞餐火雞,亦稱“象鼻雞”、“吐綬雞”、“七面鳥”,古時均為野生禽鳥,多分佈於北美、高加索及我國西藏等處的山區和草原地區。
中文學名
野火雞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野火雞成羣棲於山區或林間,主要吃植物根莖及種子、果實等,兼吃昆蟲類及其它小型動物。雌雄均可鳴叫,鳴聲單調,叫聲似“咯、咯、咯”。 世界上的火雞絕大多數是馴養的,有100多個國家將其作為觀賞、肉用鳥類進行馴養,在我國主要為籠養觀賞鳥。火雞體形較大,成年鳥體重15-30千克,小的4-5千克。火雞羽毛顏色主要分為青銅色和白色。雄鳥較雌鳥大,成鳥胸部有一撮黑色的絲狀羽毛,頸部、頭部裸露,呈紅色珊瑚狀皮瘤和肉垂懸於喙和喉部,像吐出的綬帶,故名“吐綬雞”。尾羽18枚,有一能伸縮的象鼻,發情或交配時面頰呈青藍色,胸部多裸露。雌鳥體形較小,頭、頸裸露,羽毛較淡,腿、腳呈青灰色或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