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演出季

鎖定
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局主辦,重慶演藝集團等單位承辦的第三屆“重慶演出季”圓滿舉行。演出季以“豐富文化生活、繁榮演出市場、提升城市形象”為主題,開展了首屆重慶演藝推介會、精品劇目展演、市級專業文藝院團“週週演”、第三屆重慶市舞蹈比賽等主題活動,進一步培育了重慶演出市場,提升了“重慶演出季”品牌形象,取得了豐碩成果。
中文名
重慶演出季
主    辦
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局
屆    數
第三屆
內    容
演藝推介會、劇目展演、舞蹈比賽
演出時間
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

重慶演出季活動主題

演出季以“豐富文化生活、繁榮演出市場、提升城市形象”為主題

重慶演出季活動內容

首屆重慶演藝推介會、精品劇目展演、市級專業文藝院團“週週演”、第三屆重慶市舞蹈比賽等主題活動。
第三屆“重慶演出季”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了創新,除開展國內外優秀劇目演出外,還舉辦了首屆重慶演藝推介會、市級專業文藝院團“週週演”、第三屆重慶市舞蹈比賽等活動,進一步豐富了“演出季”內容,擴大了影響,樹立了品牌。
參演劇目的質和量均較往屆有較大提升,共有38台國內外精品劇(節)目在市內各劇場演出120餘場,平均每天就有1場演出。既有音樂劇《巴黎聖母院》、《貓》,舞劇《孔雀》等國內外經典舞台劇目,又有《滾石30週年重慶演唱會》、《楊坤全國巡演重慶演唱會》等明星演唱會;既匯聚了曼託瓦尼輕音樂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意大利愛樂樂團等名院名團,又云集了小野麗莎、周華健、楊麗萍等明星大腕。“菜單式”的文化藝術大餐,讓市民大飽眼福。
市川劇院、市歌劇院、市曲藝團等市級專業文藝院團,藉助演出季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每週定時在金湯街小劇場、市歌劇院藝術廳、山城曲藝場等場地開展各具特色的專場演出共計90餘場。三是演藝推介出效益。首屆重慶演藝推介會共吸引了我市9家專業文藝院團、11家演出經紀機構參展,並有近100家社會單位出席會議,為廣大的演藝團體、演出經紀機構和演出消費單位搭建了一個信息交流、作品推展的平台,推介會當天共簽約演出項目總金額近1000萬元。

重慶演出季活動意義

成功舉辦了首屆重慶市舞蹈比賽,共有來自全市各專業文藝院團、大專院校和社會單位的88件作品參加比賽,全面展示了近年來我市舞蹈藝術創作和表演水平,發現和推出了一批優秀舞蹈作品和人才。
第三屆“重慶演出季”實行政府文化主管部門主導、重慶演藝集團具體實施,以市場行為為主的運作模式,通過政府搭建的統一平台,激活了大批社會文化資源,實現了演出活動的規模效益,推動了重慶演出市場的進一步升温和成熟。
一是規範了運作機制。對參演劇目實行嚴格的篩選審核,只有具有較高藝術水準、思想價值和市場演出效果良好的優秀劇節目才能納入演出季平台,並實行統一宣傳、統一票務銷售、購票補貼等激勵措施,提高演出經營機構的積極性。全市共有41家演出經營機構和演出團體申報了80餘台劇目參加演出季活動。
二是搭建了宣傳平台。先後召開了演出季新聞發佈會和開幕式新聞發佈會;重慶電視台《新聞聯播》、《天天630》、《渝樂派》等欄目定時滾動播放演出季宣傳片;《重慶日報》、《重慶晚報》等媒體對劇目演出安排進行了專版介紹;《重慶日報》、重慶衞視開設專欄,宣傳報道演出季活動情況;《鳳凰網》設立了專題網頁;《華龍網》、《大渝網》等10多家媒體刊登和轉載演出季稿件1000餘條次;解放碑、觀音橋等商圈的LED廣告屏全天循環播放演出季宣傳片;發送宣傳單2萬餘份,張貼宣傳海報1萬餘份;在劇場外統一懸掛、擺放演出季徽標、宣傳橫幅和參演劇目列表。
三是出台了票務政策。所有演出場次一律取消贈票,培養觀眾自覺購票觀演的習慣;強化了“演出至上”和“市場至上”的觀念,克服演出運營商包“引”不包“銷”的現象,保持了演出市場的良好環境;對參演劇目的票價結構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高價票不得超過30%,低價票不得少於20%,國內外的優秀劇目低價票單張不得超過100元,本市專業文藝院團“週週演”的平均票價不超過50元,讓更多市民能走進劇場觀看高質量演出。

重慶演出季活動組織

一是組織工作周密有序。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高度重視,並相繼對本屆演出季的舉辦作出明確批示;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活動方案,篩選參演劇目;重慶演藝集團等承辦單位,更是做了大量的協調和服務工作。二是社會企業積極參與。演出承辦方藉助元旦、春節期間的旺盛演出需求,成功策劃實施了一系列文藝演出,實現了與節慶活動資源的有效整合。同時,良好的演出平台也促進了演出中介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通過企業贊助、冠名、包場等多種形式,成功推出了華潤(重慶)有限公司“滾石三十年重慶演唱會”等演出活動,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38台參演劇目中,40%以上的劇目都有企業參與合作,90%以上的演出中介機構都實現了贏利。三是廣大市民購票觀演。廣泛的宣傳報道讓“演出季”家喻户曉,較低的票價也讓市民觀演熱情高漲。
演出季期間,共舉辦各類商業演出200餘場,觀眾總人數達20餘萬人次,平均上座率達到了80%以上,許多場次出現了全場爆滿的情形,音樂劇《貓》、舞劇《孔雀》、《馬友友和凱瑟琳·斯托特音樂會》等演出更是“一票難求”。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