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療環境

鎖定
醫療環境即健康照顧的環境。醫療環境對病人應該有積極的影響,並具有治療作用,可以滿足病人的需要。護士的職責之一是為人羣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治療性環境,以促進全民健康。醫療環境的安排’佈置‘工作程序都需要以服務的對象-病人為中心,考慮病人的舒適與方便,儘量減輕其痛苦。因此,創造及維護一個最佳的物理和社會環境對病人的康復是很重要的。 [1] 
中文名
醫療環境
外文名
Medical environment
組    成
物理環境、社會環境

醫療環境醫院的物理環境

隨着社會經濟繁榮’教育普及,人民的生活質量普及提高,消費觀念逐漸趨向追求高質量與美觀舒適的生活空間。一旦患病,則希望獲得最好的醫療服務,更希望在安全、舒適、優雅的環境接受診療。醫院的物理環境是影響病人身心舒適的重要因素。環境性質決定病人的心裏狀態,它關係着治療效果及疾病的轉歸。病室的温度、濕度、安靜、通風等非病人自身所能控制,而又與日常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適當地調節環境,保持整齊、舒適、安全、安靜、健康的環境,是護士的重要職責
住院病人疾病的痊癒與健康的恢復,必須在衞生健康的環境下才能獲得。衞生健康的環境應考慮下列因素:

醫療環境空間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適合其成長、發展及活動的空間。兒童需要遊戲活動的空間,因為遊戲是兒童發展階段的重要的任務;成年人需要休息室或會客等場所,以從事社交活動,同時亦需要一個能獨處的空間。因此,為病人安排空間時,必須考慮這些因素,在醫院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儘可能滿足病人的需要,讓他們對其周圍環境擁有某些控制力。為方便操作和護理,以及為了保證病人有適當的空間,病牀之間的距離不得少於1m。

醫療環境温度

適宜的温度,有利於病人的休息、治療及護理工作的進行。在適宜的室温中,病人可感到舒適、安寧、減少消耗,利於散熱,並可降低腎臟負擔。室温過高會使神經系統受到抑制,干擾消化及呼吸功能,肌肉緊張而產生不安,又會使病人在診療護理時受涼。環境內的温度讓人感覺舒適的標準因人而異。年紀較大、活動量較少的人可能比年紀較輕、活動量較大的人所喜歡的温室為高。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攝氏度較為適宜。新生兒及老年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攝氏度為佳。 [1] 
病室應備有室温計,以便所示評估室內的温度而加以調節,滿足病人身體舒適的需要。由於季節的變換,氣温差別很大,應根據不同季節採用不同的護理措施。夏季酷熱,有條件的醫院使用空氣調節器來調節室温,一般則採用電扇使室內空氣流通,從而增加身體熱氣蒸發速度,促進身體舒適。冬天嚴寒,病室多用暖氣設備保持温度,農村和基層醫療單位中也用火爐、火牆取暖。此外,還應注意根據氣温變化增減病人的蓋被及衣服。在執行護理活動時,應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暴露,以防病人受涼。 [1] 

醫療環境濕度

病室濕度以50%~60%為宜。濕度過高或過低都會給病人帶來不適感。當濕度過高時,蒸發作用弱,可抑制出汗,病人感到潮濕,氣悶,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腎臟負擔;濕度過低,空氣乾燥,人體蒸發大量水分,引起口乾舌燥,咽痛,煩渴等表現,對呼吸道疾患或氣管切開病人尤其不利。

醫療環境通風

通風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的有效措施。一般通風30分鐘即可達到換置室內空氣的目的。

醫療環境噪聲

凡是不悦耳、不想聽的聲音,或足以引起人們心理上或生理上不愉快的聲音,稱為噪聲。噪聲強度在50~60分貝時即能產生相當的干擾。

醫療環境光線

病室採光有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日光是維持人類健康的要素之一。為了夜間照明及保證特殊檢查及治療護理的需要,病室必須備妥人工光源。

醫療環境裝飾

優美的環境讓人感覺舒適愉快。

醫療環境醫院的社會環境

醫院是社會的一部分,人的生、老、病、死都與它有密切的關係。醫院的主要任務是對公眾的健康問題或健康需要提供協助或服務,擔負着預防、診斷及治療疾病、康復、促進健康的任務。為了保證病人能獲得安全、舒適的治療性環境,得到適當的健康照顧,必須為病人創造和維持一個良好的醫院社會環境。

醫療環境人際關係

  1. 護患關係 醫護人員與病人的關係是服務者與服務對象的關係。造成積極影響還是消極影響主要取決於護理人員,主要的影響源有四種:語言 行為舉止 情緒 工作態度
  2. 病友關係 病友中的每個人都構成社會環境中的一員,在共同的治療康復生活中相互影響。
  3. 羣體關係 羣體氣氛是集中每個人的表現而形成的,而每個人又被羣體氣氛所影響。

醫療環境醫院規則

每個醫院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制定院規。
院規既是對病人 行為的指導,又對病人是一種約束,會對病人產生一定的影響。協助病人熟悉院規,可幫助病人適應環境。
  1. 耐心解釋,取得理解
  2. 讓病人對其周圍的環境具有一定的自主權
  3. 滿足病人需求、尊重探視人員
  4. 提供有關信息與健康教育
  5. 尊重病人的隱私權
  6. 鼓勵病人自我照顧 [1] 
參考資料
  • 1.    護理學基礎 第三版 主編 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