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醜乙

鎖定
原名張建,男,漢族,1970年生於江蘇省新沂市,當代著名詩人。其詩歌作品語言簡練、內涵深刻、沉鬱深重,超越了常態感情的“平庸”風格,達到了一種不可言喻的共識。其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詩刊》、《星星》、《中國詩歌》等刊物,並被收錄於《中國詩歌選》、《中國當代短詩選》、《中國當代愛情詩歌選》、《當代經典短詩》等讀本,多次被媒體轉載,部分被譯往海外。著有詩歌集《菩提樹下》、《槐樹林》,散文集《雪落的季節》、《那年那月》等。曾獲中國首屆網絡文學大獎賽詩歌一等獎。現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網絡詩歌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文名
醜乙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70年11月5日
職    業
詩人
主要成就
中國首屆網絡文學大獎賽詩歌獎
出生地
江蘇新沂
代表作品
《槐樹林》
《菩提樹下》
刊    物
《蘇北》創刊人之一

醜乙作品介紹

槐樹林 槐樹林
雪落的季節 雪落的季節
《朝聖》
天堂,毫無遮擋。太陽
高高在上。我雙手合十,隻身前往
我必須仰視,用最謙遜的目光
目光處,信仰翱翔在飛鳥之上
我曾走過的地方,身影被拉長
我開始禱告
我要讓陽光温暖每一處情傷
並以佛的名義, 賜我力量
禱告中,春席捲而來
石頭綻出了蓮花,佛開始生長
我還要藉一時虔誠
喝一碗青稞酒和油酥茶
不為歡喜,只為皈依的願望
至高無上的神啊,我無罪
今晚,我只想做自己的王
朝聖 朝聖
評析1:
認真讀過醜乙的《朝聖》一首,説説讀後的感覺。
天堂,毫無遮擋。太陽
高高在上。我雙手合十,隻身前往
我必須仰視,用最謙遜的目光
目光處,信仰,翱翔在飛鳥之上
我曾走過的地方,身影被拉長
“我”用謙卑的目光仰望着靈魂渴望皈依的明亮幸福的“西方極樂土”或“天堂”,心懷虔誠、態度謙遜,我仰望着高處我朝聖的靈魂“翱翔在飛鳥之上”,而“我”作為尚未進入天堂的朝聖者,我一步一步在地上走、在人世間走“我曾走過的地方,身影被拉長”——就像逆着命運的洪水行走,向後的風,拖拽着我的腳步、拉長了身後的陰影。這一節的末一句傳遞出朝聖者路途漫漫、艱辛跋涉的人生旅途背景。這一句話引申開去,有人生種種況味 ……這一首詩的頭一節,像一本人生之書的前言部分,交待了普遍意義上的朝聖者的在場和行走“途中”的姿態。
我開始禱告,以歲月為鼓
我要讓陽光温暖我的每一處情傷
並以佛的名義, 賜我力量
禱告中,春,席捲而來
石頭綻出了蓮花,佛,開始生長
在人生的旅途,作者從“情”入手。古人説“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已經經歷過愛情的創傷,我向神佛禱告、祈求,假以生命的歲月,求取“陽光”為我療傷。我的禱告好像感應了佛,佛向我呈現春的撲面而來的氣息,無心的石頭頓悟“綻出了蓮花”——暗喻“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吧?“蓮花”是佛家的意象,有謂“無量佛如蓮”;是作者的心像。我心即佛——“佛,開始生長”。末句出彩:朝聖者心中的佛突然降臨,佛不是先在的,是心中升起的;應該説,詩人創造了自己的“佛”。“佛在心中”或“心中有佛”,是做人的高蹈的境界。詩中的朝聖者是向佛奔去。“佛”是什麼?佛是智慧、德行、慈悲的最高的成就者。佛,是由人修行而成佛的,不是宇宙自然的神。佛教的創始人、佛陀喬答摩·悉達多,簡稱為佛,其意為“覺悟者”。而“佛”的最高境界是“普渡眾生”——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們脱離苦海,登上彼岸……把這首詩比作一條河的話,它沒有向前流暢,而是在詩中轉身——
我還要藉一時的虔誠
喝一碗青稞酒和油酥茶
不為歡喜,只為皈依了的願望
至高無上的神啊,我無罪
今晚,我只想做自己的王
詩中的角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徒,是一個詩人在“朝聖”:他穿着僧衣,向佛膜拜;詩中還有地域性的暗示“酥油茶”和“青稞酒”;詩人是向着高原上的“佛”走去——這是詩開始給我們的印象。這個朝聖者,他能夠終生毫無迷惑地“朝聖”嗎?“藉一時的虔誠”隱約告訴我們這個朝聖者並非在信仰的恆温狀態、在朝拜儀式的持衡狀態。而末尾詩人説“至高無上的神啊,我無罪∕今晚,我只想做自己的王”。佛,佛性,主張“眾生平等”、“有生皆苦”,以超脱生死為理想境界;佛的最高境界是“普渡眾生”。詩的結尾,詩人卻向佛告白,“至高無上的神啊,我無罪”、“今晚,我只想做自己的王”。這結尾,詩人並未真正皈依,他不懺悔,也不想成佛——“只想做自己的王”!
讀到結尾我們才知道,這個朝聖者,他要最終尋找的只是自己的精神王國,找到有生、現世的落腳點、找到個人存在的價值,或説,今生活着的意義……
這首詩,因為有詩友推薦,我便取下細讀。靜讀時,心中就慢慢被浸潤。這是一個有着七情六慾、照佛家話説是“六根不淨”的人世間的朝聖者,詩是意識流、心靈的訴説;但這個朝聖者的訴説,他是站在“朝聖”這一社會文化行為的背景上,他面對的問題是眾生的問題,他追問的答案,存在於永世常新的生存之謎……讀詩時,我們跟他一起面對苦諦,跟他一起行走、追尋和追問……因為詩中的觀照是人類普遍的困境和問題,這首詩就不是一個人的自言自語,而具備了與人情感和思想溝通的基礎和可能。
此詩,借關鍵詞“朝聖”説事,而詩並非呈現真正的宗教的追隨而是表現人性化的靈魂的朝聖之旅,詩的末尾一節轉折,由“佛”到“人”……通過“朝聖”這個儀式,人或者朝聖者,能穿越三界最終到達自己精神的王國麼?詩,對詩人來説,也是一種宗教麼?
這首詩,還要分析什麼形式或技巧嗎?作者的意識流動、“朝聖”的中心線索、詩人內心自足的結構,等等。其實,這首詩我沒有看到刻意的結構,我看到了“思想到哪裏、語言就到哪裏”,思想獲得了它的形式;思和詩,是圓融一體的。
評析2:
沉甸甸的詩句。看似平靜的自述之下潛伏着巨大的衝擊力。
而這種衝擊力來自於經年的悟道及所產生的共鳴。
似一種苦苦的掙扎,沒有聲音,沒有硝煙,卻十分的艱險。
最後的結局:我是我的天使,我是我的魔。歸於自我的平靜,但不是一個輪迴。
評析3:
關於詩人醜乙之文本審美首篇的思考、聯想和叩問
文/狼吠
在以往不斷攫取與涉獵詩人醜乙的作品中,詩學的介質始終於把握着詞語原理的範式下,或顛覆,或嬗變,或臃麗,或簡潔,或具有詞鋒上的辨識,或在玄想的華貴中——充滿了對詩律的認知和漢字的重新解構,悖理於精神的救贖,或在現代視界如玄石一般進行留意和操持,表現一種詩人自覺的沉澱與精準的寫書,或相互碰撞彼此擔當兩個漸次反饋的認定及詩性元素構成的恍惚,因此寄與詩歌穿破思維的可能,形成有別於它詩的文本審美語言及洞察炫示的寫作慣性,在潤然澄瑩或反叛的詩風下組成一個個詩歌圈套……
我們在閲讀激賞醜乙的詩歌中,不累所見的句式,似乎總是在境界與隱喻的詞典詩性的達成裏,念及典範寫作的淨化與精髓澄澈的升起,撲入一些顆粒狀的物理碎片在撕裂了詩篇的鑲嵌中,灼見光束在揮灑恢弘和細微的暴曬下,逐步串聯為迂迴的空明及對詞語把握的貫徹和在經受反覆體驗心律詩學的三重靈性的考量,宗匠一般會到本質的前提上,再次佈施他詩歌超羣的可能與技藝學識間彼此勾兑經典化的句式,一如流水在語言的三個聲部,發出趣味的合奏,相互纏繞而又剝離,不斷契合卻又對立,譬如首篇所詠:
“天堂,毫無遮擋。太陽
高高在上。我雙手合十,隻身前往
我必須仰視,用最謙遜的目光
目光處,信仰翱翔在飛鳥之上
我曾走過的地方,身影被拉長……”
——在句式上,該詩以太陽在人類謳歌的詩藝進程中,給予我們的不止是:灼熱、輝煌、温暖和照耀……。在詩人眼裏,那金黃的光束和滑翔的迴歸,在人和陽光之間,構成了驚呆肉體的一個支架,如被它烘烤的骨灰,厚重的凝固和汪洋恣肆的存在,而且還給予我們時間的積累和豐富的典藏。一切在詞語歸之於充分謳歌的想象力,大地的根鬚在石頭的寄託中,那奔波的浩渺間的靈魂的居所,則完美呈現了一個鵬鳥奮飛的訴求。
於是,詩人言:“我開始禱告/我要讓陽光温暖每一處情傷/並以佛的名義,賜我力量/禱告中,春席捲而來/石頭綻出了蓮花,佛開始生長/我還要藉一時虔誠/喝一碗青稞酒和油酥茶/不為歡喜,只為皈依的願望/至高無上的神啊,我無罪/今晚,我只想做自己的王……”
在此,忘我的飢渴與長生路,在朝聖的跋涉中,和靈魂飛過大地形影的審視,如史詩般在青稞酒與蓮花,雙重的精神釀造裏,歸之於石頭般的佛念,瑰麗地説出,他説出:“太陽/高高在上。我雙手合十,隻身前往……”的一個幻覺的“仰視”,與“目光處,信仰翱翔在飛鳥之上”的人生的悖論,及“我必須”,……“我曾走過的地方,身影被拉長……”的澄澈的奔跑狀的一種道德的尺度,在炫示道義的滾滾熱浪下,升達天堂世界屋脊時的熱切及對自由和佛之西藏,蓮花般的裂開與容納他聖潔之身的獅王般的洞徹,和詩心如歌魂照耀的英雄崇拜描述,讓一切皈依變為庇護,讓那些石頭重歸於肉身,卻必然淡定如火,書寫那些“身影被拉長……”,信仰翱翔的飛鳥棲息於目光中的熱望。
《信仰》
我不是一個信徒,只有
高尚的組織體,才能達到信仰
我寧可受盡世間的痛苦和災難
在漆黑裏躺着
光已經從世界上滅絕。我的
青春和熱情早在黑暗中失去了力量
我相信那也是一種美,並情願
在死寂裏,不聲不響
我的罪孽太深了。自從
我發現願望不可實現,便一直用
半睜着的眼睛看世界。那是一種
有意識的行為,不堪設想
評析:
信仰 信仰
醜乙有大家風範,詩意沉鬱深重,內涵深刻,超越了常態感情的“平庸”。這種超常態的感情表達為“冷靜”與“單一”,情感體驗獨特,他視自己的信仰為“光已經從世界上滅絕我的/青春和熱情早在黑暗中失去了力量/我相信那也是一種美,並情願/在死寂裏,不聲不響”他懺悔“我的罪孽太深了。自從/我發現願望不可實現,便一直用/半睜着的眼睛看世界。那是一種/有意識地行為,不堪設想”。他的詩歌呈多維型分佈“警示”與讀者,使讀者結合自己的行為規範的心理體驗,達到了一種不可言喻的共識。
這就是醜乙,把自己置身破壞的“罪魁禍首”,來呼籲目前道德缺失、信仰危機的芸芸眾生,犧牲自己同時維護自己的“信仰”,更是維護人類共同的信仰。這就是詩人存在的理由,也是詩歌的目的。
《聽雨》
1.
那滴
濕漓漓的靈魂
不知
在窗外喊誰
2.
雨來了
一片瓦説
雨來了
千萬片瓦説
瓦聲
成了絕響
評析1:
聽雨 聽雨
《聽雨》是一組輕盈的腳步,緩緩向我們走來。
有雨的季節是多情而纏綿的,有雨的日子是期待和迷戀的。
我也聽到了窗外的那滴雨落的聲音,真的是一個人的靈魂在遊走,彷彿能聽到她的呼吸!
當你安靜下來的時候,雨水也瑟縮在那個角落發呆,心痛的叫人憐惜!
一滴雨輕打在瓦片上,一滴就是一聲吶喊,兩聲就是兩句吶喊,成千上萬的聲音一起呼喚。那真的就是一聲驚雷炸響!
依着雨而眠,夢中那一把紅傘,像一顆紅透的心温暖着即將冰冷的心!
雨在輕飄時的温柔像初戀的少女;雨在瘋狂時的急躁像麻利的悍婦!
有雨的日子,想心痛的往事,一滴雨就是一滴淚!
有雨水的時光是輕鬆的時光,沒有了思緒,只能聽見柔美的韻律;有雨水的時光是有音樂的時光,讓這快樂擴散成一條積聚的河,成就季節的濕潤。
讀着詩,沉浸在詩歌的氛圍裏,走進雨中,享受那種被雨淋的感受。
被詩的意境陶醉着,被詩的美妙感染着,被詩的情節激動着!
我只能用一抹紅色去裝點一下這雨的紛飛!
評析2:
《聽雨》是一首精巧的小詩。讀來頗有味道。形象與細節感受水乳交融,構思又頗具新意,使得開篇即具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氣象,難能可貴。就謀篇而言,由雨到瓦的迴應,由一到多的匯聚,體現了作者具有較強的宏觀把握的能力,細節精微、宏觀順暢,不能不説,這是一首好詩。
蜕變 蜕變
《蜕變》
形象虛幻,這是一種境界
那些斑斕的、恣意的生靈成了
一羣難釋的謎。我知道
它們在等待我靈魂的到臨,並
企圖將春天從我的眼中搶走
然後,演繹出一場躑躅於人間的
絕美之舞,來感醒我思索的窘境
這是一次痛苦的蜕變
充滿了神聖、莊嚴、深奧的意象
意象裏,我委頓的精神與肌癱的思想
被徹底煽動,整個生命都沉浸於
極致的悲慼中,極其可憐
看,那一叢野草,將遭踐踏
看,這羣亂飛的蝶,正要離開人間
我開始疏遠這一方世界了
並憎惡這個以野草作裝飾的春天
菩提樹下 菩提樹下
《菩提樹下》
或許,是虔誠起了作用
心靈正以醒來的名義重開
我微笑着,端坐
風裏不動,雨裏也不動
肉身複雜而單純
煩膩和憎惡被攔回胸前合上
聽不見喧鬧,只有落葉是聲音
沉思,被雲托住
言傳不得
這是一種領悟,乾淨透明
連寂寞都沒有
月亮與村莊 月亮與村莊
《月亮與村莊》
村莊還是那個村莊
與以往沒啥兩樣
我在夢語,她在傾聽
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與以往沒啥兩樣
我總懷古,他總清新
瞧,天快亮了
他倆誰都不説話
讓我一人抒情
觀音山 觀音山
《觀音山》
摒棄繁華,以灑脱置身其中
此時,我不能衝動
更不能包裹着靈魂,我要以
笨拙的思維去膜拜,並心懷敬仰
我要與你對話,是的
你有靈,有一種仙風道骨
作為人,你無疑是一個聖者
可渡我進極樂世界
不需去解讀你
任何的解讀都是一種累贅
我已把心交給了你
肉身,正沿着梵音,一路向上
並不想遠離人世
所以,我不需衡量你的高度
你的高度,正是天地合一的
位置,足可俯瞰眾生
夢,江南 夢,江南
《夢,江南》
1.
獨撐一篙,泊一隻舟
你於蓮葉間盈盈回眸
只待我一聲輕喚
便提着裙襬,走進
為你鋪開的紙箋
你來,便有了靈感
我準備站在世俗的高度
寫一篇平仄絕句
詩裏--
景是伏筆,你是主題
2.
擷幾滴清露,與你同飲
交流,是骨子裏的對白,傾盡春秋
繼而,你跌進我懷
試圖用一聲呢喃喚醒温暖
而我,一直在端詳你眉間心上的
那顆胎痣。那痣
必定是一檐的江南水墨
滴印而成
3.
去一次江南吧
踩着青石板,穿過小巷
沿着黛瓦青磚,踱行
江南,不適合疾行
腳步,可在小巷中停下
別錯過每一弦琴音
甚至,青苔的嘆息
看見那把油紙傘了嗎
撐傘的姑娘正在守望,懷揣着
一本戴望舒的詩集,眸子裏
有不可言説的哀怨
你可以相視一笑,或用
一腔吳語搭訕。別試圖濡沫詩句
這意圖,不及吳儂軟語
去一次江南吧
借她之傘,同她一起走過宋詞
她的温柔是骨子裏的善良
足可掩你風雨和一世風流
你只需---
左腳白雲,右腳清風
帶上詩歌
4.
倘若,你還沒曾去過
你可以幻想這樣一幅畫面
有一女子
身穿一套蘭花褲褂
手撐一把花描絹傘
正吟哦着婉轉的崑腔評彈
情深款款
而你
是儒雅斯文的一介青衫
捧一本泛黃詩卷
手捏一片柳綠桃紅
正躊躇於臨水憑風的小軒
輕蹙眉劍

醜乙人物評價

寂寞的詩人
文/小蟲
醜乙 醜乙
醜乙,何許人也,可能知道他的詩的人寥寥無幾,但喜歡他的詩的人卻很多!當我第一次看到他那一首首精闢的短詩,我的心就難平靜,我讀他的詩,像讀我自己,更像是在讀那久不能平靜的心緒。他的那種意境,從來都是牽動着你心中的詩意。雖然不及泰戈爾那般無處不在,但對現在詩壇那些與歌詞所差無幾的詩歌無疑是種質的差異,像他的《孤獨》。
是誰走過了
我的深夜
留下我一個人
在黑暗中寫詩
簡短的幾行字,裏面的詩意是無限的。孤獨的意境,不需要義憤填膺的大放厥詞。更無需咬文嚼字的去解剖,醜乙的詩是不需要解剖的。只要你對文學有那麼一點點的愛好,你便經受不住他詩歌的感染。他的詩從不拖泥帶水。或是他的詩也容不得拖泥帶水,畢竟這只是短短的幾個字,而他寫出的卻是許多詩人無法做到的意境!詩歌如此,怕也難以找到其中的瑕疵了。
《心的聲音》
我聽到心對我説
我對你的愛已經足夠了
我們各奔東西
從此只用孤獨聯繫
醜乙的詩是孤獨冷漠的,現實中的他也是孤獨冷漠的。遠山曾在一段文字中這樣寫到“醜乙的內心世界隔着一層厚厚的檔板,外人很難準確的把握到他的思想脈搏。他也很少將最隱私的心曲傾訴於他人。他的筆下有情有愛,他人卻感覺不到他有一絲的暖意。他常把自己的感情隨意又有意的拋在空曠而寂寞的海灘,然後漫不經心的去等待着他人的品味和發現。這便是他的冷漠作風。”
《如夢令》
煙細風暖春浦,
斜陽青色花渡。
燕脂細翦裁,
翠葉漸隱門户。
日暮,日暮,
知是春色深處。
醜乙除卻在新詩上的造詣,在古體詩與詞的功底也是可見一般的。除卻那種詩人有的大氣,醜乙多的是一種柔情,他的詩裏你可以看到一種別樣的寂寞和傲氣!我當然無法説這是什麼不好的事情,像他的短詩!而讓我更加愛不釋手的是他的一首名為《祭祀》的詩!
那是一盞昏暗的燈
懸掛在枝頭
我沒有找出你的眼睛
只看見倥傯
原本我是無所謂的
只需
點燃一根煙
將愛祭祀
得到安寧
現在卻不同
我和你的情
將要被夜
一同消滅
我努力地嘗試着站起
詞條圖冊
詞條圖冊(11張)
用詩和眼淚
詩人都是應該耐得住寂寞的,他寫詩,或許因為他愛詩,想把塵世的紛雜、苦惱和無奈寫進詩裏,或許也正是想以詩補心,以文補相。遠山也因他冷漠孤傲的性格而寫了一封刻薄的信給醜乙,但他很快就接到來信,説:“我已隱約意識到什麼,只是,思想與性格有關,恐怕此生改不了了”
詩人的寂寞又有誰能瞭然於心呢?所以只有寂寞者才容易發現身邊的詩意,因為他發現了詩意!他的生活便不再寂寞。醜乙,詩與你同在,你就一行美麗的詩,如果你能看到此文,是否能告訴我,你的生活在怎樣的一種詩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