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醉歌行

(元代薩都剌詩作)

鎖定
《醉歌行》是元代詩人薩都剌創作的一首樂府詩。
作品名稱
醉歌行
創作年代
元代
作品體裁
樂府詩
作    者
薩都剌
出    處
《雁門集》

醉歌行作品原文

醉歌行
草生金谷韓信餓,古來不獨詩人窮。
今朝有酒且共醉,明日一飲由天公。
紅樓弟子年二十,飲酒食肉書不識。
嗟予識字事轉多,家口相煎百憂集。
乃知聰明能誤身,不如愚魯全天真。
百年簡憲曾何畏,一日禮法能殺人。
賢愚千載同一朽,我為君歌君拍手。
流芳遣興不必論,且盡樽前一壺酒。 [1] 

醉歌行白話譯文

金谷園中長滿荒草韓信曾捱餓,自古以來不只是詩人才受窮。
今朝有酒暫且共同喝個醉,明日有酒無酒只能由天公。
豪門大户的子弟年有二十,飲酒吃肉不識字。
可惜我讀書識字事反多,家中老小受着煎熬百感交集。
我才知道聰明能誤人,不如愚魯之人保天真。
百年的法令何曾使人生畏,禮法施行一天就能殺人。
千年萬代賢愚都同歸一朽,我為你高歌你為我拍手。
不必討論賦詩遣興傳萬古,暫且喝乾席前這壺酒。 [2] 

醉歌行創作背景

元朝滅南宋而統一中國後,廢除科舉制度長達幾十年。像薩都剌這樣的讀書人,沒有進入仕途的機會。由於生活所迫,詩人不得不到南方吳、楚等地經商謀生,長年疲於奔命,焦頭爛額。而那些無能的豪門子弟,卻過着享樂腐化的生活。因而詩人牢騷滿腹,想借酒澆愁詩中對廢除科舉、扼殺人才的制度表示不滿。 [2] 

醉歌行作者簡介

薩都剌(1272—1355),字天錫,號直齋,蒙古族。父因軍功居雁門(今山西代縣),故為雁門人。泰定進士,授翰林應奉,後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憲司經歷等職。棄官後隱居安慶司空山。詩多寫自然景色,清新綺麗。有《雁門集》。 [3] 
參考資料
  • 1.    醉歌行  .搜韻[引用日期2019-05-29]
  • 2.    龍德壽譯註,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薩都剌詩詞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第57-60頁
  • 3.    施紹文,沈樹華選注.絕句三百首: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0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