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紹文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黨組原成員)

鎖定
鄭紹文( 1905一1993 ) 又名鄭永銘。四川潼南人,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全國政協法制組組長。
中文名
鄭紹文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5年
逝世日期
1993年10月8日

鄭紹文人物生平

鄭紹文早年生涯

早年就讀於北京農業大學,參加過學生愛國運動。1927 年5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 在上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29 年秋,參與組織成立上海反帝大同盟,任總務部部長。8月底擔任中共黨團書記,在任弼時直接領導下,領導開展上海各界羣眾愛國反帝活動。

鄭紹文紅軍時期

1930 年1月,指揮舉行聲援朝鮮人民反日羣眾示威時被捕,被判刑10 個月。同年10 月刑滿釋放出獄,任中共上海法南區委委員。1931 年4 月被派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此後歷任紅三軍( 原紅二軍團)第九師第二十五團政治處主任,紅三軍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湘鄂西省革命軍事委員會警衞團政治委員,紅軍軍官學校洪湖第二分校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兼政治總教員、政治部副主任及代理主任,湘鄂西軍委會警衞師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員, 中共湘鄂西省委秘書長等職, 參加了湘鄂西紅軍轉戰鄂西北和反“ 圍剿” 作戰。

鄭紹文地下工作

1932 年10 月返回上海,任中國互濟總會宣傳部秘書長,在鄧中夏直接領導下從事革命救濟工作。1933 年春再次被捕入獄,嚴守秘密,經受了嚴峻的政治考驗,後經中共組織營救出獄。

鄭紹文抗日時期

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後, 被派到西北軍部隊和國民革命軍第五戰區,從事抗日統一戰線聯絡友軍工作。1939 年被派到河南參加新四軍, 先後任新四軍豫鄂獨立遊擊支隊政治部主任, 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參謀長、第六團隊政治委員、縱隊第二支隊政治委員,率部參加創建鄂豫皖抗日根據地
1941年任鄂豫邊區抗日保安司令部司令員。1942 年任抗日軍政大學第十分校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1944 年任新四軍第五師第五軍分區(襄北軍分區) 政治委員兼中共襄北地委書記。參與領導江漢地區敵後抗日遊擊戰爭。

鄭紹文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江漢軍區政治委員,中原軍區駐武漢代表兼辦事處處長,中共中央中原局秘書長,中原野戰軍第十二縱隊副政治委員,兼中原軍區江漢軍區副政治委員,湖北軍區政治部主任等職,率部參加發展擴大中原解放區的作戰。

鄭紹文建國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民政部部長,中南行政委員會副秘書長, 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長、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員,國務院司法部副部長兼中共黨組書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等職。被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 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全國政協法制組組長。

鄭紹文人物逝世

1993 年10 月8 日在北京逝世。 [1] 
參考資料
  • 1.    李景田主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 1921一2011 ) 》人物卷,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年4月,第3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