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雅聲

鎖定
鄧雅聲(1902-1928) [2]  ,湖北黃梅人。青少年時代受到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接受革命思想的教育。1923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任黃梅縣委組織部長,1927年,任湖北省農民協會秘書長,其間,積極創辦平民夜校,是湖北早期農民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大革命失敗後,從事地下革命活動,先後任中共京漢路南段特委委員、特委書記,並在孝感縣主編《謾川報》,號召工農起來打倒蔣介石和土豪劣紳。1928 年初,去武漢向省委彙報工作時被捕,不久在漢口英勇就義。 [1] 
中文名
鄧雅聲
別    名
書堂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28年
出生地
湖北省黃梅縣
性    別

鄧雅聲人物生平

鄧雅聲,小名書堂,化名龔伯聲,1902年4月13日生於湖北省黃梅縣杉木橋鄉鄧老屋。父親鄧裕春,是前清秀才和老塾師。家裏有三畝半田地,由母親龔玉蓮料理。受父親的影響,鄧雅聲從小就舞文弄墨,發奮讀書。1909年至1917年,他在本村讀私塾,後考入縣立八角亭小學,次年春因父親病故而輟學。不久,鄰村學問淵博、德高望重的老塾師熊竹生免費收留他讀書。他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博覽羣書,時常通宵達旦,諸子百家、詩詞歌賦無不精讀深研。其中他最感興趣的是歷史書籍和歷代詩詞,特別是唐人李賀、李商隱的詩,更是百讀不厭,所以他的格律詩造詣很深。歷史上以身殉國的英烈和蒙冤被害的忠良,如屈原、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更是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鄧雅聲的少年時代,正處在“中原王氣看將盡,莽莽夷氛亂錦州”的舊中國。晚清政府腐敗無能,帝國主義者加緊瓜分中國,民族危機日益嚴重。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會現狀。不僅如此,篡奪辛亥革命勝利果實的軍閥們與土豪劣紳相互勾結,魚肉人民,中國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對此,鄧雅聲憂心如焚。
因家境貧寒,鄧雅聲不能外出求學,就利用勞動之餘努力自學。從1921年到1925年秋,他先後在本縣趙窪、潘河、藕塘角教私塾,利用學生放假等機會,廣泛同本縣在南京、上海、武漢讀書的宛希儼、吳致民、李子芬、王一飛等進步青年交往,從他們手中借讀了很多傳播馬列主義、新思想、新文化的書刊,與他們商討變革社會的途徑。蘇聯十月革命的成功和五四運動的爆發,使鄧雅聲從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和幸福的未來。他同李子芬等在縣城創辦黃梅縣書報流通處,後改為醒民書社,以此作掩護,秘密發行《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嚮導》《中國青年》《武漢星期評論》等革命書刊。
1925年,鄧雅聲加入中國共產黨。3月,中共黃梅特別支部成立,鄧雅聲任組織委員。1926年,任中共黃梅地方執委會組織委員。在黨的領導下,他大力發展黨的組織,具體負責二、三區的工作,吸收了李上達、商味書、周雅臣、陳應芬等青年知識分子入黨;組建了黨的二、三區區委會,幫助建立了黨支部29個,發展黨員501人。鄧雅聲精通中國古典詩詞,自己喜歡作詩,他投身革命後的許多富於激情、具有革命意義的詩詞,在青年中廣為傳抄,激勵了不少農村青年。他的寫於1925年《寄〈中國青年〉記者》的“等閒吾戴吾頭去,留些微痕血海中”“熱血一腔盡情灑,十年盡放自由花”等詩句,就激勵了不少青年參加革命。
鄧雅聲從入黨起,就致力於黃梅的學生和農民運動,協助李子芬等大力發展“少年黃梅學會”,參與撰稿、編輯、出版《少年黃梅》這一不定期刊物;並以學會成員為骨幹,大力開展平民教育,在東山、張林鎮辦起了30餘所平民夜校,對農民進行階級教育,普及新文化。鄧雅聲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民的苦難和仇恨最瞭解,在多雲農民進德會的影響下,他組建了卓壁、張林兩個農民進德會,後改為農民協會。他經常到這些農民進德會中去宣傳革命,發動羣眾,開展抗租、抗税,廢除地主階級的水利制度,並提出了“興修水利”的口號,進行開溝、放閘等鬥爭。1926年6月間,為反對教育基金董事會的貪官污吏石晉侯、孫際旦,他領導了乙種工業學校打倒劣紳張際川,以及“反對外國文化侵略”“打倒帝國主義”的遊行集會活動。根據少年黃梅學會第二次會員大會的決議案,他積極組織反對煙行剝削煙農的鬥爭,組織“期條”兑現。鄧雅聲選擇了為人最險惡的徐慶霖的永義和雜貨店作為突破口,迫使徐慶霖接受煙農提出的條件,兑清了“期條”的欠款。
北伐軍進入黃梅,縣農協正式成立,鄧雅聲任秘書,主持會務工作。他從此辭去塾師,夜以繼日地作好農協工作,不到半年,農協會員發展到10萬餘人,建立了6個區、276個鄉農民協會。在鄧雅聲等中共黨員的幫助下,黃梅縣召開了國民黨代表大會,到會代表200餘人。鄧雅聲在會上作了“什麼是馬列主義?什麼是三民主義?”的報告,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
大地主、大劣紳石南屏是當地的一霸。在大革命前,石家只有幾百擔稞,自從石南屏任黃梅縣商會會長之後,他的布疋、糧食商店越開越大,田產越來越多,幾年工夫租稞增加到5000擔左右,成為黃梅縣的大地主、大資本家。石南屏在政治上又勾結軍閥,指使流氓地痞作惡於城鄉,誣良為盜,欺壓和陷害貧苦農民及中小商人,使不少人無辜入獄,家破人亡;在經濟上囤積居奇,大秤收進,小斗量出,迫使一些佃農傾家蕩產,流離失所。打倒石屏南,成了革命的首要任務和勞苦大眾的心聲。鄧雅聲根據黨的執委負責人的指示,到張林、卓壁、古角、壠坪等地,發動羣眾揭露了石南屏的罪惡,並做出了鬥爭石屏南的計劃。8月中旬的一天深夜,鄧雅聲帶領二、三區農民2000餘人,以大刀、土銃、戈矛、扁擔作武器,趕到了石宅,拿出石家囤積的糧食、布疋,當場低價賣給羣眾,並押解石南屏戴高帽子游行。這一天,羣眾7000餘人聚集一起,痛斥石賊殘忍和兇暴。“打倒劣紳”“縣民自治”的呼聲前呼後應,不絕於耳。受慣了壓迫剝削的農民們,終於揚眉吐氣了。接着,鄧雅聲和陳應芬、商味書發動農民,全面開展打擊土豪劣紳的羣眾運動,成立了區審判土豪劣紳委員會、清算委員會,鬥爭和處決了陳烈三、周介甫等作惡多端的土豪劣紳16人,大長了農民的志氣,大滅了土豪劣紳的威風。
1927年3月4日,鄧雅聲代表黃梅農民出席在武昌召開的湖北省第一屆農民代表大會。鄧雅聲在會上作了農運工作的專題發言,介紹了黃梅縣從建立農民研究會到成立縣農協三年多來,全縣開展農民運動的情況。這個發言引起會議領導和全體代表的重視與讚揚。會議期間,鄧雅聲利用晚上休息時間為會刊撰稿,有時為趕稿子,通宵不眠。從3月12日到20日,鄧雅聲分別在第9、10、17期會刊上發表了《農村政策與國民革命》《是誰過火》《鄉村民主勢力與封建勢力之鬥爭》,宣傳了農民運動的偉大意義,幫助到會代表提高了認識。
24日,在湖北省農協第一次執委會議上,鄧雅聲被推選為省農協秘書長。從此,在中共湖北省委、省農協領導下,他積極從事農協的各項工作。他目睹大革命的大好形勢和如火如荼的農民運動,滿懷革命激情努力工作,參與了會務案件的整理和《湖北農民》的編輯、出版工作。5月31日,全國農協和省農協在漢口“普海春”酒樓設宴招待太平洋勞動會議的代表,鄧雅聲出席宴會並聆聽了毛澤東的演講:“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國農民運動是革命進程中的主要力量。尤須與全世界工人階級攜手前進。”6月1日,省農協決定:鄧雅聲為起草委員會的委員,積極參與省農會第二次會議的政治、土地、武裝、農村青年組織、宣傳、農村婦女工作等七個決議案和《湖北省農協代表大會宣傳提綱》的起草工作。省農協為了加強對派往各縣、區農運特派員的領導和審核工作,決定鄧雅聲兼任檢查特派員委員會的委員。他在省農協工作雖然只有半年多的時間,但他那極強的工作能力和幹勁卻給戰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鄧雅聲於6月16日趕回黃梅,同二區區委書記商味書在土橋鋪召開了該區全體黨團員200餘人的會議。他在會上分析了夏鬥寅進攻黃梅的嚴重局勢,要求同志們時刻注意時局的變化,注意隱蔽,為革命積蓄力量。7月8日,在省農協召開的武、陽、夏三縣執委會議上,鄧雅聲代表省農協作了政治報告,論述“‘四一二’以後是一個嚴重時期”,特別指出在蔣介石的支持下,“土豪劣紳到處屠殺農民,搗毀黨部,或潛伏武漢,造謠挑撥,足以危害革命根據地”,明確提出要“打倒蔣介石!”同時,他對討蔣、反帝、黨務等問題也作出了具體部署。
7月15日,汪精衞步蔣介石的後塵叛變了革命,武漢處在白色恐怖之中,省委、省農協轉入秘密活動。這時,鄧雅聲擔任了兩湖巡視員和湖北省委的幹部分配工作。7、8月間,鄧雅聲在武昌的主要任務是:以張王廟街青龍巷、胭脂山某號作主要聯絡點,接待各縣回省的農運特派員,重新安排他們到鄂東南、鄂西北工作。中共八七會議後,鄧雅聲工作特別繁忙,而武漢的環境又極端惡劣,國民黨軍隊戒備森嚴,暗探四伏,聯絡點一天得更換好幾次。鄧雅聲在這樣風雲多變的環境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中國共產黨在全省各地發動秋收起義,輸送了不少幹部。
9月初,省委派鄧雅聲到孝感擔任京漢鐵路南段特委委員。他秘密主編《澴川報》,揭露蔣介石、汪精衞叛變革命、鎮壓農民運動的罪行,號召京漢鐵路工人和沿線農民起來打倒蔣介石,打倒土豪劣紳。特委認為,要搞好京漢路南段工人運動,首先必須發動沿線農民,進行武裝起義。為此,特委書記郭述申和鄧雅聲到廣水車站所在地應山縣,發展和恢復黨的組織,在應山、大悟、孝感交界地區的農村發動武裝鬥爭。不久,郭述申調動工作,鄧雅聲接任特委書記。11月,黃麻起義勝利,黃安縣建立了湖北省第一個農民政權。這期間,特委領導的農民武裝廣泛出擊,在魏家店破壞京漢鐵路,攻打武聖關附近的東篁店車站,同時還宣傳羣眾,組織羣眾,有力地支持了黃麻起義。
11月上旬,在鄧雅聲的幫助下,中共應山縣黨員代表大會在陳家巷黃氏宗祠召開。會上選舉了新的縣委會,決定成立七個暴動點,立即在陳家巷開展抗租、抗息、抗税鬥爭。會後,鄧雅聲和應山縣委發動羣眾,在魏家店處決了當地一個充當蔣介石、汪精衞走卒鎮壓人民的地頭蛇。
鄧雅聲為策劃應山年關暴動,住在應山城關地下黨員曹冰清、王植庭家,暴動指揮部則秘密設在印台山任公祠。鄧雅聲和特委、縣委的同志,分途到應山東鄉太平鎮、廣水臘園河、大悟宣化店,以及河南羅山等處組織農民武裝及鐵路糾察隊3000餘人,於1928年1月12日夜趕到應山城四周待命。午夜12點,鄧雅聲下達了攻城命令。縣委的葉開寅、孫舜卿等分別擔任了東門、南門攻城的領導人。但由於暴動消息已被縣城守敵探知,早有防範,農民武裝又缺乏攻堅武器,經過激烈的戰鬥,城門未能突破。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犧牲,1月13日凌晨2時,鄧雅聲下達了撤退的命令。這次暴動雖未取得全勝,但鍛鍊了革命武裝,打擊了國民黨軍和土豪劣紳的猖狂氣焰。以這次暴動的骨幹為基礎,組建了一支農軍。
15日,鄧雅聲策劃、領導,由汪月仙具體指揮應山納水河、東篁店農民起義軍,到太平鎮馬家坂鎮壓了土豪馬福四,燒了他家的房子。22日(農曆除夕之夜),鄧雅聲領導應山、孝感、安陸農軍聯合圍攻左家河、應家店地主豪紳的土圍子,鬥爭、處決了大劣紳劉楊階,燒了惡霸左小亭、左鍾香、左明庭的房子。
奔襲左家河後,鄧雅聲立即到孝感看望郭述申。這兩個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戰友,利用春節重逢的機會,回憶往事,展望前途,共同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和特委的工作。這時,鄧雅聲接到去漢口向省委彙報工作的通知。當時的武漢,雲遮霧掩,犬吠狼嚎,槍聲刀影,遍及江城,人們避之惟恐不及,但鄧雅聲為了無產階級的事業,毅然置個人安危於不顧,按時赴漢。
省委的秘密會場設在漢口鐵路飯店三樓,由於聯絡點“裕泰客棧”被破壞,這個秘密會場被敵人探知,鄧雅聲不幸被捕,關押在國民黨武漢警備司令部漢口餘蔭裏監獄。湖北軍政頭目胡宗鐸、陶鈞千方百計地進行勸降和誘惑,都被鄧雅聲嚴詞拒絕。在獄中,鄧雅聲雖然一次又一次被審訊,精神上、身體上受到極大的摧殘,但他始終堅貞不屈,寫下了“平生從不受人憐,豈肯低頭獄吏前。飲彈從容向天笑,長留浩氣在人間”這氣壯山河的詩句。殉難前,一個春雨瀟瀟的寒夜,他寫下了遺書捎給他的恩師熊竹生:
“當雅聲致書尊前之日,即在漢口斃命之時。大人素鍾愛我,得此慘耗,一定驚倒!……求仁得仁,抑又何怨?大人若為雅聲而悲傷,是徒損龍鍾之軀,而重雅聲之過,無益也。……等閒吾戴吾頭去,留些微痕血海中,尚有雄心思馬革,不因失志泣牛衣。”
鄧雅聲在此信中,還附了四首絕命詩。其中第三首是:“本來文弱一書生,屢欲從戎愧未曾。不死沙場死牢獄,三年埋血恨難平!”在這遺書、絕命詩的字裏行間,充分表現了鄧雅聲決心為黨、為人民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堅定立場,表現了共產黨人在敵人屠刀下寧死不屈的高貴品質。
1928年2月19日,一個天昏地暗、雲愁霧慘的日子,胡宗鐸下令在漢口餘記裏附近空坪(現黃石路中學所在地)荊棘叢生的荒丘上槍殺了鄧雅聲。

鄧雅聲人物評價

1944年,八路軍三五九旅離開延安南下前,毛澤東特地對聶洪鈞同志説:你們到湖北,看到黃梅的同志,代我捎個信:問候鄧雅聲、宛希儼兩同志的家屬。
1979 年8月2日國家主席李先念為烈士題詞:“學習鄧雅聲烈士忠於黨、忠於人民的崇高品質,學習他為工農勞苦大眾求解放的獻身精神,前赴後繼,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成為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不息!” [5] 

鄧雅聲後世紀念

鄧雅聲紀念書籍

198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鄧雅聲烈士及其遺著》一書,以褒揚先烈,勉勵後人。 [4] 

鄧雅聲鄧雅聲故居

鄧雅聲故居位於湖北省黃梅縣城東北杉木鄉藕塘村鄧老屋。故居為兩間7柱頭平房,41平方米。四方牆基為石塊和麻石條砌成,因年久失修,屋檐滴水所至,水土流失嚴重,牆基石塊和麻石條外露。牆基石塊和麻石條上砌有兩層青色石磚,石磚以上至牆頂,均為土磚,因常年風吹雨打,青磚長有青苔;土磚牆體全變成黃黑色,磚縫深凹,顯得尤為蒼老。故居屋頂是7根杉木桁條和松木椽桷架成,因煙燻灰濛,全部成了黑色;故居頂上蓋的是布瓦,雖然年久,看上去還算完好。
故居坐北朝南,屋後有小水塘,門前是山壠,名曰鄧老屋壠,故居南嶺叫萬基山,當年鄧雅聲曾在此與革命烈士李上達、商味書等人商議組織成立農民進德會,開展抗租抗稞,打擊土豪劣紳。1984年,為紀念革命烈士鄧雅聲,黃梅縣人民政府拔款在萬基山修建了鄧雅聲烈士紀念碑,碑北下方是萬基山壠,解放後人民羣眾在此修建起一座面積30畝的人工水庫,人們為紀念鄧雅聲烈士,將這座水庫命名為鄧雅聲水庫。“鄧雅聲烈士紀念碑”碑名為郭述申題寫,李先念、趙樸初等分別為鄧雅聲烈士紀念碑題詞。 [3] 

鄧雅聲鄧雅聲烈士陵園

鄧雅聲烈士陵園 鄧雅聲烈士陵園
新中國成立後,黃梅縣建立了鄧雅聲烈士陵園。 [5]  陵園位於黃梅縣杉木鄉藕塘村。 [6] 
參考資料
  • 1.    陳日朋主編. 中華英烈辭典[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1991.06:93.
  • 2.    中共武漢市江夏區委黨史辦公室編. 永恆的記憶[M]. 2009.09:51-53.
  • 3.    政協黃岡市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黃岡文史資料 第九輯 黃岡名人與故居[M]. 政協黃岡市文史資料委員會, 2006.12:27-28.
  •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 中華著名烈士 第4卷[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0.09:110.
  • 5.    理論網  .鄧雅聲詩中的浩氣凜然[引用日期2024-05-23]
  • 6.    97年,不變的為民初心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