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鄖陽胭脂米

鎖定
鄖陽胭脂米,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 
鄖陽胭脂米米粒飽滿、橢圓形,色澤棕紅色,味清香,米粒有順紋線,米性硬,耐煮,米飯色澤油亮紅潤,口感有韌性,生香味甜,回味悠長,富含黃酮類化合物、生物鹼、植物甾醇、胡蘿蔔素等多種有益人體的氨基酸。 [1-2]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鄖陽胭脂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3] 
中文名
鄖陽胭脂米
產地名稱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
品質特點
米飯色澤油亮紅潤,口感有韌性,生香味甜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第2231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5年2月10日

鄖陽胭脂米產品特點

鄖陽胭脂米感官特徵

鄖陽胭脂米米粒飽滿、橢圓形,色澤棕紅色,味清香,米粒有順紋線,粒長6.1-6.3毫米,在水分含量≤14.5%的條件下千粒重22.4克。米性硬,耐煮,米飯色澤油亮紅潤,口感有韌性,生香味甜,回味悠長。 [4] 

鄖陽胭脂米品質指標

鄖陽胭脂米氨基酸含量≥9.1%,鈣含量≥500毫克/千克,鎂含量≥1100毫克/千克,鋅含量≥50毫克/千克。
鄖陽胭脂米屬粳米,氨基酸及鈣、鎂、鋅含量遠高於一般粳米,構成了其特有的內在品質。 [4] 
鄖陽胭脂米 鄖陽胭脂米

鄖陽胭脂米產地環境

鄖陽胭脂米土壤地貌

鄖陽胭脂米 鄖陽胭脂米
鄖陽胭脂米產地位於秦嶺南坡、大巴山東延餘脈之間,漢水上游下段,位居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腹地。境內有鄂西北最高的山脈滄浪山和“兩庫”即丹江口水庫黃龍水庫。地勢呈西高東低,一條漢江將地域分割為“江南”“江北”兩個自然板塊。產地海拔在700-1290米,土壤為水稻土,土壤呈酸性至中性,土層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較強,活土層厚度在60釐米以上,達到《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NY/T391-2013)的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2.9%-5.1%,全氮1.5-1.9克/千克,有效磷16-21毫克/千克,速效鉀110-130毫克/千克,pH值6.0-7.0,養分含量較高,為鄖陽胭脂米的生長提供了天然的礦物質和有機營養成份,是形成鄖陽胭脂米富含氨基酸、鈣、鎂、鋅的首要條件。 [4] 

鄖陽胭脂米水文情況

鄖陽胭脂米產地主要分佈在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丹江口庫區和黃龍庫區沿岸的山地丘陵、河谷溪流之間,水資源豐富,多出於從山體滲漏出的地表徑流,匯聚而成稻田。產地內水質達到《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NY/T391-2013)農田灌溉水質要求。鄖陽區大部分地區山巒重疊、谷峽溝深,落差大,水資源和水能資源豐富,豐富的水資源為鄖陽胭脂米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4] 

鄖陽胭脂米氣候特點

鄖陽胭脂米產地處於南北氣候過渡帶,屬亞熱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由於秦嶺山脈的屏障作用,加之丹江口水庫的“湖泊熱效應”及垂直地貌影響,構成了“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相對濕度大”的山地氣候特點。產地內無大型工礦企業,大氣清新無污染,空氣質量達到《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NY/T391-2013)要求。年平均氣温14.1℃,年積温5320℃左右,無霜期為244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84小時,年平均日照率為44%,年均降雨量為823.8毫米。四季分明,雨季從5月開始,10月結束,降水佔全年總降水量的80%-90%,有利於鄖陽胭脂米的生長。種植區氣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內自然環境因羣山疊起形成切割深度,晝夜温差大,小氣候立體分佈明顯,從而形成了鄖陽胭脂米獨特的品質。 [4] 
鄖陽農民種植胭脂米 鄖陽農民種植胭脂米

鄖陽胭脂米歷史淵源

鄖陽胭脂米飯 鄖陽胭脂米飯
中國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最古老的國家之一。200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鄖陽區楊溪鋪鎮清龍泉文化遺址再次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大量稻穀遺蹟,屬於新石器中晚期,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1] 
清朝康熙版《鄖縣誌》卷十三《物產·谷屬》記載:鄖陽出產胭脂米。鄖陽自古出產,非引種。 [5] 
胭脂米曾在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提及,全稱為“御田胭脂米”,原產於河北省豐南縣玉蘭莊。不過,《豐南縣誌》記載:胭脂稻已於20世紀70年代絕跡斷種。 [6] 
2013年,農技人員在鄖陽區鮑峽鎮大墩子村再次發現這一珍稀稻米,當時只有15畝,畝產量僅150公斤左右。經農業專家鑑定,就是幾近絕跡的胭脂米。農業部門立刻組織搶救性品種保護和試驗,通過組建鄖陽胭脂米種植協會,整合資源開展品種資源保護、繁育;依託龍頭企業,成立專業種植合作社,帶動當地農户圍繞胭脂米文化大作文章。通過不足5年時間,攻克了胭脂米規模化種植的技術難題。 [7] 

鄖陽胭脂米生產情況

2013年是鄖陽胭脂米規模化生產的第一年,種植面積達40畝,總產量近5000公斤。 [5] 
2014年,鄖陽胭脂米的種植面積為675公頃,年產量2531噸,年產值2.53億元。 [4] 
2015年,鄖陽胭脂米種植户已超過1000户,種植面積1000餘畝。 [6] 

鄖陽胭脂米產品榮譽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鄖陽胭脂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3] 

鄖陽胭脂米地理標誌

鄖陽胭脂米地域保護範圍

鄖陽胭脂米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湖北省鄖陽區所轄鮑峽鎮楊溪鋪鎮譚家灣鎮安陽鎮五峯鄉柳陂鎮葉大鄉大柳鄉白桑關鎮南化塘鎮10個鄉鎮,共50個行政村、3129户。其地理座標為東經110°07′09″-111°16′11″,北緯32°25′04″-33°16′17″。 [4] 

鄖陽胭脂米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鄖陽胭脂米 鄖陽胭脂米
土壤、水質、大氣等符合《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NY/T391-2013)的要求。
土壤要求: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土壤酸性至中性,土壤有機含量2.9%-5.1%,土壤pH值6.0-7.0,活土層為60釐米以上,土壤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無污染的水田。
氣候要求:年平均氣温14.1℃,年積温5320℃左右,無霜期為244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84小時,年平均日照率為44%,年均降雨量為823.8毫米。
鄖陽胭脂米一是生長在海拔700至1290米的稻田中,二是供給的水源必須是冬暖夏涼的泉水,三是環境要求相對封閉。
鄖陽胭脂米的種植時間與雜交稻相似,一般在4月20日前後下芽子(育秧),機械插秧在5月10日前後扦插,人工插秧可適當延長到5月20日前後扦插,在9月15日前後收割,生長期為145天左右。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鄖陽胭脂米稻種通過不斷提純復壯,保持原有鄖陽胭脂米種性特徵,選擇籽粒飽滿、外表金黃,剝開穀殼呈棕紅色的鄖陽胭脂米稻種。
(3)生產過程管理
育秧技術要求:鄖陽胭脂米的育秧分為一般育秧和軟盤育秧兩種方式,如果採用機械插秧必須實行軟盤育秧,人工插秧可以採用一般育秧,也可採用軟盤育秧。採用軟盤育秧雖然育秧時費工,但在起秧時省時。
軟盤育秧要先將苗牀(俗稱秧母子田)整平,涼幹。提前備好細土面和塔棚用的竹片、薄膜。將軟盤併成兩排直放在苗牀上,再用細土面均勻地灑在軟盤裏,深度要蓋住軟盤的一半(2—2.5釐米),然後將谷種均勻地灑進軟盤裏(每盤谷種在140至150克),再灑上細土蓋住谷種,然後放水將軟盤淹住。如果出現放水時將谷種沖走,可以讓水只淹住軟盤的邊沿,再用噴壺將水灑在軟盤中,讓谷種充公吸水。半小時後,排放溝中之水,塔棚覆蓋薄膜,用泥土壓實四周。
育苗管理:育苗的管理要視天氣和温度而定,總之保持軟盤中的谷種濕潤,温度高時要及時揭開薄膜,以免燒苗;温度低時要及時蓋好薄膜,以免凍壞。可採取白天或中午揭膜降温,晚上蓋膜保温的方法,以促進育苗的生長。下雨時蓋膜避免幼苗被雨點打壞,雨後揭膜透風以利於幼苗生長。下種後的前三天不必揭膜,三天出芽後就要揭膜煉苗。最低温度達到15℃時,就不再蓋膜。機插時前3天要撤水涼曬,以利於扦插。機插在下種18—20天就要扦插,人工插秧可延長到30天左右。
鄖陽胭脂米栽培技術:機插在5月10日左右(秧苗在20天左右)開插,人工插秧可適當延時至5月20日。在插秧前,要把田裏的水位調整在1釐米左右。因胭脂稻在冷水田中生長,分櫱少,機插要將株距調整到最小位置,10釐米為宜。深度在2釐米左右,每蔸在6—8株為宜。人工插秧行距在20釐米,株距在10釐米,深度在1—1.5釐米,每蔸在3—5株為宜。
鄖陽胭脂米的田間管理:
①施好底肥。執行《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準則》(NY/T394),胭脂米植株比雜交稻高,宜出現窩秧和倒伏現象,有“不吃肥”的特點,如果施用化肥,會出現青秧不結籽,因此只須施好底肥。在整田前每畝施2000公斤無害化處理的農家肥(豬糞、牛糞為好),犁入地中。秧苗扦插後就不再使用化肥,如稻田過瘦,可在分櫱期每畝澆灌200公斤無害化處理的農家肥以促進分櫱。
②人工除草。為了保證胭脂米的純天然食品,不用農藥除草,採取人工腳薅手拔的辦法,除去稻田中的雜草。
③病蟲害防治。執行《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NY/T393),胭脂稻抗病蟲害能力強,獨特種植環境下很少發生病蟲害,為預防病蟲害發生,一是使用太陽能殺蟲燈誘殺,二是稻田養鴨,通過鴨子先天的捕蟲能力,能夠對胭脂稻害蟲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由於鴨子的活動,改善了胭脂稻基部通風透光條件,大大降低胭脂稻病害的發生幾率。
④灌水與曬田
護苗水,插秧後返青前灌苗高2/3的水。
分櫱水,有效分櫱期灌3釐米淺穩水,增温促櫱。
曬田,有效分櫱中期前3-5天排水曬田。曬田達到池面有裂縫,地面見白根,葉挺色淡,曬5-7天,曬後恢復正常水層。
護胎水,孕穗至抽穗前,灌4-6釐米活水。胭脂稻減數分裂期遇到17℃以下低温灌10-15釐米深水護胎。
揚花灌漿水,抽穗揚花期,灌5-7釐米活水,灌漿到蠟熟間歇灌水。黃熟初期開始排水,窪地適當提早排水,漏水地適當晚排。
(4)產品收穫
鄖陽胭脂米稻穀 鄖陽胭脂米稻穀
鄖陽胭脂米的生長期為140至150天,收穫期在9月15日前後。收穫時採用人工收割,板倉收稻穀的方法,以保證鄖陽胭脂米不受機械損傷。收穫後,要及時涼曬,除去水分,乾燥收藏。
(5)產品加工
鄖陽胭脂米的加工要用剝殼機剝去穀殼,保持胭脂米的紅色表皮和胭脂色澤,使米粒飽滿,顏色紅潤。不能用普通的打米機打米,破壞了紅色表皮。最後分級包裝。
(6)產品營銷
鄖陽胭脂米銷售由鄖陽胭脂米種植協會統一管理,建立銷售台帳制度,便於質量安全體系追溯。
(7)生產記錄
鄖陽區農業局糧油站負責鄖陽胭脂米技術指導,技術培訓,信息服務。建立建全生產記錄,規範生產技術。 [4] 
  • 質量安全規定
胭脂米生長在高山環抱的稻田中,不打農藥,不用化肥,保持純天然品質,產地環境符合《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NY/T391-2013)的要求,嚴格按照《鄖陽胭脂米生產技術規程》(DB420321/T001-2014)生產,產品質量安全執行《鄖陽胭脂米》(Q/HY01-2014)的標準規定。 [4] 

鄖陽胭脂米專用標誌使用

鄖陽區範圍內的鄖陽胭脂米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鄖陽胭脂米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標誌(鄖陽胭脂米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及時建立鄖陽胭脂米使用檔案,如實記載鄖陽胭脂米使用情況,並接受鄖陽胭脂米證書持有人的監督,使用檔案保存五年。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