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虛己墓誌

鎖定
《郭虛己墓誌》是2007年12月1日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海洋,陳輝。
書    名
郭虛己墓誌 [1] 
作    者
薛海洋,陳輝編
出版社
河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12月1日
頁    數
30 頁
開    本
8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40116798

目錄

郭虛己墓誌簡介

有篆書志蓋,懸針篆十六字:[唐故工部尚書贈太子太師郭公墓誌銘]。有人以為可能出自顏真卿之手,尚待佐證以助推論。墓誌為楷書,志文與書寫皆顏真卿一人所為。墓誌高一百六十點五釐米,寬一百零五釐米,有淺界格,字徑二點五釐米左右。共三十五行,每行十五字至三十四字不等,凡一千一百一十五字。另有[劍南節度孔目官徵仕郎行太僕寺典廄署丞張庭詢檢校],一行二十三字,合計共一千一百三十八字。出土時不慎將墓誌撞裂,由左側最後一行[沲]字至右側第二行[書]字呈凹形斷裂,有三十餘字受不同程度損傷,殊為可惜,是故,此墓誌無完拓。本書為該墓誌的初拓本。

郭虛己墓誌墓誌全文

唐故工部尚書、贈太子太師 郭公 墓誌銘並序
劍南節度孔目、官徵仕郎、行太僕寺典廄署丞 張庭詢 檢校朝議郎、行殿中侍御史 顏真卿 撰並書
維唐天寶八載(公元749年),太歲己丑,夏六月甲午,朔十有五日戊申,銀青光祿大夫、守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蜀郡大都督府長史、上柱國郭公,薨於蜀郡之官舍,春秋五十有九。
皇上聞而悼焉!詔贈太子太師,賻(fù,以財助喪)物千匹,米粟千石,官給靈輿(yǚ,靈車),遞還東京,所緣葬事,量事官供。明年青龍庚寅,夏五月戊子,朔十五日壬寅,葬於偃師縣之首陽原,先塋之東,禮也。
嗚呼!公諱虛己,字虛己,太原人也。其先虢叔之後,虢或為郭,因而姓焉。巨、況、泰、璞,蟬聯史、氏。公即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昶之玄,皇朝涇州刺史、朔方道大總管、贈荊州都督、諡曰“忠”澄之曾,朝散大夫、太子洗馬琰之孫,朝議大夫、贈鄭州刺史義之子也。自驃騎至於鄭州,世濟鴻休,有嘉聞而不隕名矣。公粹精元和,稟秀星象,蹈道深至,安仁峻極。孝悌發於岐嶷,德行淪於骨髓。幼懷開濟之心,長有將明之望。十歲誦老莊,即能講解,臬(niè,法度,標準)諸經典,一覽無遺。十一丁鄭州府君憂,泣血齋誦,三年不怠。太夫人在堂,終鮮兄弟,左右就養,朝夕無違,六親感嘆焉!未冠,授左司御率府兵曹。秩滿,授邠州司功,充河西支度營田判官,拜監察御史裏行(官職名),改充節度使判官,正除(授以正式官職)監察御史,轉殿中侍御史,判官仍舊屬。吐蕃入寇瓜、沙,軍城兇懼,公躬率將士,大殄(tiǎn,盡,絕)戎師。
皇帝聞而壯之,拜侍御史。俄遷虞部員外郎、檢校(官職名)涼州長史、河西行軍司馬,轉本司郎中,餘如故。轉駕部郎中兼侍御史,充朔方行軍司馬。開元廿四載,以本官兼御史中丞、關內道採訪處置使,加朝散大夫、太子左庶子兼中丞,使如故。數年,遷工部侍郎。頃之,充河南道黜陟使,轉户部侍郎,賜紫金魚袋。天寶五載,以本官兼御史大夫、蜀郡長史、劍南節度支度營田副大使、本道並山南西道採訪處置使
清靜寡欲,不言而化,施寬大之政,變絞訐(jié,斥責別人的過失)之風,不戮一人,吏亦無犯。省繇(yáo,力役,通“徭”)費,蠲(juān,免除、去掉)力役,巴蜀之士,煖(nuān,暖)然生春。前後摧破吐蕃,不可勝紀。有羌豪董哥羅者,屢懷翻覆,公奏誅之,而西山底定,特加銀青光祿大夫、工部尚書。七載,又破千碉城,擒其宰相。八載三月,破其摩彌、咄霸等八國卌(xì,四十)餘城,置金川都護府以鎮之。深涉賊庭,蒙犯冷瘴,夏六月輿歸蜀郡,旬有五日而薨。
嗚呼!公秉文武之姿,竭公忠之節,德無不濟,道無不周,宜其丹青,盛時登翼。王室大命不至,歿於王事,上阻聖君之心,下孤蒼生之志,不其惜歟?至若幕府之士,薦延同升,則中丞張公、鮮于公持節鉞而受方面矣;司馬垂、劉璀、陸眾、韓洽布台閣而立朝廷矣。其餘十數士,皆國之聞人,信可謂能舉善也。已矣!
有子五人:長曰揆(kuí),河南府參軍,先公而卒,贈秘書丞;次曰恕,右金吾衞兵曹;次曰弼,太原府參軍;次曰彥,左威衞騎曹;季曰樞,沖年(幼年)未仕。皆修潔克家,禮荷崇構,柴毀孺慕,累然銜恤。以真卿憲台之屬,嘗飽德音,見託則深,感忘論撰。
銘曰:
天降時雨,山川出雲。帝思俾乂,間氣生君。
君公峩峩,國之威寶。有赫其德,無竸伊道。
道妙德充,如嶽之嵩。七司天憲,六踐南宮。
澄清關輔,節制巴賨。雨人夏雨,風物春風。
仁惠載孚,典刑剋舉。吐蕃叛德,王師振旅。
公實徵之,深入其阻。平國都護,首恢吾圉。
蒙疾西山,吉往兇還。孰雲劍閣,翻同玉關。
皇鑑丕績,爰申寵錫。師範元良,以嘉魂魄。
歸葬於何?首陽之阿。嶕嶢墳闕,牢落山河。
氣咽簫鼓,風悽薤哥。行人必拜,屑淚滂沱!
郭虛己墓誌 郭虛己墓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