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瑜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社會保障系主任)

鎖定
郭瑜 [1-2]  ,1985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社會保障系主任。
中文名
郭瑜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85年06月
畢業院校
香港大學
職    業
教師
性    別
學    位
博士
職    務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社會保障系主任

郭瑜主要研究領域

養老保障、社會救助、人才發展、兒童福利

郭瑜教育和工作經歷

2021年8月至今,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
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中國人民大學科研處副處長(掛職)
2016年8月至今,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
2015年11月至今,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社會保障系主任
2014年10月至今,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社會保障教師黨支部書記
2012年8月-2016年8月,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講師
2008年9月-2012年8月,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博士
2006年9月-2008年6月,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碩士
2002年9月-2006年6月,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本科

郭瑜主要學術論文

(一)中文發表
1. 郭瑜、張寅凱:《代際關係、養老保險與中國城鎮養老新圖景》,《社會學研究》,2021年第2期(CSSCI)。
2. 郭瑜:《數字經濟下的養老保險:挑戰與改革》,《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2期(CSSCI)。
3. 郭瑜、莊忠青、李雨婷:《國家責任與家庭功能:德國兒童照顧制度及其對中國的啓示》,《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20年第2期(CSSCI)。
4. 郭瑜、王非:《城鎮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與主觀福祉研究》,《中國勞動》,2020年,434(02)。
5. 彭冬麗、郭瑜:《基本養老保險參與情況對老年人社會信任的影響》,《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2020年,總第18輯(CSSCI來源集刊)。
6. 郭瑜、張寅凱:《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與財政負擔分析——基於社保“雙降”與徵費體制的改革》,《社會保障研究》,2019年第5期(CSSCI)。
7. 李雨婷、莊忠青、郭瑜:《社會權利視角下殘疾人文化體育事業的發展——基於中、日、韓的比較研究》,《社會政策研究》,2019年第2期。
8. 郭瑜、張寅凱:《嚴徵繳能否降低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費率?》,《保險研究》,2019年第2期(CSSCI)。
9. 郭瑜、孫瑞敏:《隔代撫育與寄宿學校:當代農村勞動力再生產》,《社會政策研究》,2018年第2期。
10. 郭瑜、張一文:《社會參與、網絡與信任:社會救助獲得對社會資本的影響》,《社會保障研究》,2018年第2期(CSSCI)。
11. 郭瑜、王非、《城市居家老年人長期照護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黑龍江社會科學》2017年第5期(CSSCI)。
12. 郭瑜、田墨:《企業年金參與的影響因素分析——基於僱主—僱員匹配數據的實證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6年第1期(CSSCI)。
13. 郭瑜:《社會政策學科解析: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的維度與視角》,《社會建設》,2016年第1期(CSSCI擴展版)。
14. 郭瑜:《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替代率測算研究》,《保險研究》,2015年第4期(CSSCI)。
15. 郭瑜、韓克慶:《基本生活需要滿足:一項城市低保制度的實證研究》,《社會學評論》,2014年第12期(CSSCI擴展版)。
16. 郭瑜:《人口老齡化對中國勞動力供給的影響》,《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3年第11期(CSSCI)。
17. 郭瑜:《農民工養老保險的選擇——基於替代率的研究》,《保險研究》,2013年第4期(CSSCI)。
18. 韓克慶、郭瑜:《“福利依賴”是否存在?——關於中國城市低保制度的一個實證研究》,《社會學研究》,2012年第2期(CSSCI)。
19. 郭瑜:《中西交匯文化下的香港老年社會福利》,《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CSSCI)。
20. 莫家豪、郭瑜:《中國的工業化、市場化及社會多元化下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探索》,《教育政策論壇》,2011年第3期(台灣核心期刊TSSCI)。
21. 陳慧丹、郭瑜:《港澳養老保障體系比較》,《 “一國兩制”研究》,2011年第 8期(澳門學術期刊)。
22. 郭瑜、白雪飛:《從二元離散選擇模型解析農民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影響因素》,《中國衞生經濟》,2011年第3期(CSSCI)。
23. 郭瑜:《影響農民工參與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因素》,《調研世界》,2011年第1期(CSSCI)。
24. 郭瑜:《淺析角色理論在社會工作實務中的應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CSSCI)。
25. 郭瑜:《需求與現實:農民工養老保險參與程度的影響因素分析——基於7城市數據的考察》,《農業技術經濟》,2010年第11期 (CSSCI)。
26. 白雪飛、郭瑜:《全球金融危機下“家電下鄉”政策的社會經濟意義: 基於農村家庭需求的分析》,《消費經濟》,2009年第5期 (CSSCI)。
27. 關信平、郭瑜:《人類安全:分析框架及應對措施》,《學海》,2008年第1期 (CSSCI)。
28. 關信平、郭瑜:《“人類安全”:概念分析、國際發展及其對我國的意義》,《學習與實踐》2007年第5期(CSSCI)。
(二)英文發表
1. Guo, Y. & Zhao, L. (2019) The impact of Chinese Hukou reforms on migrant students'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outcomes,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01, 341-351. (SSCI)
2. Guo, Y., Lu, S., Huang, C., Wang, Y. & Zhang, Y. (2018). Core competency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 students: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through scal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ork, 5(2), 58-78.
3. Guo, Y. (2017) Career barriers for social work students i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7(6): 732-748 (SSCI).
4. Zhao, L. Guo, Y. & Shao, T. (2017). Can the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guarantee scheme enable the poor to escape the poverty trap in rural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6(4), 314-328 (SSCI) (通訊作者).
5. Guo, Y., Fu, Y., Chui, W. T. & Xue, M. (2017). Equity,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An evaluation study of the urban minimum livelihood guarantee scheme i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Public Policy, 10(2), 143-157 (SSCI).
6. McCarthy, J., Guo, Y., Phoenix, A., Xu, X. & Knight, A. (2017). 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Tong Nian' and 'childhood' in China and Britain: Exploring cautious comparisons, Children & Society, 31(1): 1-12 (SSCI).
7. Bai, X., Guo, Y. & Fu, Y. (2017). Self-image and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s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Chinese older adults: will gender make a difference? Ageing & Society, 38(7): 1502-1509 (SSCI) (通訊作者).
8. Fu, Y., Guo, Y. Bai, X., & Chui, E. (2017).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lder people’s long term care needs: a case study adopting the expanded version of the Anderson Model in China. BMC Geriatrics, 17: 38 (SCI) (通訊作者).
9. Guo, Y., Tian, M., Han, K. & Johnson, K., & Zhao, L. (2016). What determines pension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in China? Triangulation and the intertwined relationship among employers, employees and the gover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16, 27 (18), 2142-2160 (SSCI).
10. Guo, Y., Findley, K. Huang, C., Lu, S. & Wang, Y. (2016)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The evidence from social work postgraduates of five universities in China. Asian Social Work and Policy Review, 10(3) 280-294.
11. Guo, Y., Guan, Y., Yang, X., Xu, J., Zhou, X., She, Z., Jiang, P., Wang, Y., Pan, J., Deng, Y., Pan, Z. & Fu, M. (2014). Career adaptability, calling and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social work students in China: A career constructio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5(3): 394-402 (SSCI).
12. Guan, Y., Guo, Y., Bond, M.H., Cai, Z., Zhou, X., Xu, J., Zhu, F., Wang, Z., Fu, R., Liu, S., Wang, Y., Hu, T. & Ye, L. (2014). New job market entrants’ future work self, career adaptability and job search outcomes: Examining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model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5(1): 136-145 (SSCI).
13. Guo, Y. (2014). A snapshot on pension reforms in China: Recent pension policies (2009-2012).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7(3), 237-246.
14. Mok, K. H., Wong, Y.C. & Guo, Y. (2011) Transforming from economic power to soft power: challenges for managing education for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and human capital in Chinese citie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31 (3) (SSCI).

郭瑜主要學術專著

Pension Policies for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An Analysis of the Policy Process. Saarbrücken: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郭瑜主要負責項目

1. 課題負責人,退役軍人事務部2020年度理論課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論述研究”,2020-2021.
2. 課題負責人,民政部項目“低保補差制度的歷史緣起、國際比較與未來發展”,2020.
3. 課題負責人,北京市社科聯、市社科規劃辦項目“創新機制 激發活力 貫通整合背景下的青年社科人才隊伍建設研究”,2020。
4. 課題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現代化變遷下中國老年人的代際關係、養老需求與主觀福祉”,2018-2020.
5. 課題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科研基金項目“城市中等收入老年人生活質量與養老需求的實證研究”,2013-2015.
6. 課題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科研基金項目“中國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基於政策過程的分析”,2013-2015
7. 課題負責人,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青年社科人才資助項目“北京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社工教育與就業”,2013-2014
8. 課題負責人,國務院辦公廳資助項目“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研究”,2013-201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