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待舉

鎖定
郭待舉(生卒年不詳),字待舉許州潁川(今河省許昌市)人。唐朝宰相,南陽太守郭處範的兒子。 [1-3] 
出身太原郭氏,進士及第,累遷黃門侍郎。唐高宗永淳初年,加任同平章事,位列宰相,兼任太子右庶子,教導太子李顯。唐中宗即位,授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上書營救宰相裴炎,罷相,遷太子左庶子吏部侍郎,出為嶽州刺史。之後事蹟未見記載。 [4-7] 
待舉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許州潁川(今河南許昌)
主要成就
擔任宰相、匡扶朝綱
本    名
郭待舉
祖    籍
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
家    世
太原郭氏(潁川郭氏支族)

郭待舉生平概述

郭待舉,許州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高宗、唐中宗嗣聖年間、唐睿宗文明年間至武則天稱制時,擔任高官和宰相。
永隆二年(681)閏七月,薛元超崔知温並遷中書令裴炎為侍中,郭待舉任黃門侍郎。
永淳元年(682)四月,唐高宗任命郭待舉與兵部侍郎岑長倩、中書侍郎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並與中書門下同承受進止平章事(“平章事”稱號第一次出現),地位相當於宰相。唐高宗李治對宰相崔知温説:“郭待舉等人資歷尚淺,姑且先讓他們參預朝堂政事,但不能和卿等有同樣的官稱。” [5] 
永淳二年(683)四月,郭待舉改任檢校太子右庶子,與中書侍郎郭正一並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唐中宗李顯即位(684),改元嗣聖,任命郭待舉為左散騎常侍,與兵部尚書岑長倩、黃門侍郎魏玄同三人並加同中書門下三品 [6] 
嗣聖元年(684)二月,太后武則天廢黜李顯為廬陵王,立廬陵王弟李旦為皇帝(唐睿宗),並改當年為文明元年。英國公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但很快被朝廷派兵平定。宰相裴炎事連徐敬業被殺。十一月二十日,郭待舉因參與營救侍中裴炎一事而罷相,出任太子(李成器)左庶子,不久改任吏部侍郎。十二月,郭待舉貶官外任嶽州(今湖南嶽陽)刺史。之後,郭待舉事蹟再未見史書記載。 [7] 

郭待舉史籍記載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唐紀十九》 [6] 永淳元年(682),夏四月,日有食之。丁亥,以黃門侍郎郭待舉、兵部侍郎岑長倩、員外秘書少監、檢校中書侍郎鼓城郭正一、吏部侍郎鼓城魏玄同並與中書門下同承受,進止平章事。上欲用待舉等,謂崔知温曰:"郭待舉等資任尚淺,且令預聞政事,未可與卿等同名。"自是外司四品已下知政事者,始以平章事為名。岑長倩岑文本之兄子也。 [4] 

郭待舉親屬成員

郭待舉出身太原郭氏(潁川郭氏支族)。太原郭氏為魏晉太原郡五大姓之一、隋唐華山以東中原八大姓族之一。 [1]  [8] 
唐太原郭氏郭待舉家族世系表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郭育
郭處範
郭待舉
郭泰方



郭泰初
郭潤


郭汭
郭賁

郭謨

郭霸

郭泰素
郭邕字熙朝 [2] 
郭底
郭囧
郭湜字熙載 [3] 


表格參考資料: [3]  [2]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