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廣意

(西漢大臣)

鎖定
郭廣意,晉陽(今山西太原)人。西漢時期大臣。 [1]  [4]  [7] 
漢武帝、宣帝時兩度官至執金吾,是西漢阿陵侯郭亭的曾孫。 [1]  [4] 
所處時代
西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
主要成就
擔任執金吾,維護京城秩序
最高官職
執金吾
本    名
郭廣意
後    裔
華陰郭氏

郭廣意生平情況

郭廣意,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漢武帝、宣帝時期兩度被啓用為執金吾。公元前87年,漢武帝去世,昭帝登基後,同為武帝兒子的燕王派人前往京師打探消息,詢問的人就是郭廣意。幾個月後,執金吾廣意被免職。唐代顏真卿撰《郭公廟碑銘》稱郭廣意官職為“漢光祿大夫”,可備一説。西漢元康二年(前64),漢宣帝下詔復開國功臣郭亭後裔郭賢之家,所謂“詔復家”,並錄用功臣後裔。郭賢,元康二年時為茂陵公乘,是西漢開國功臣阿阿陵侯郭亭曾孫南侯郭則的兒子。郭廣意作為郭亭的曾孫,茂陵公乘郭賢的堂叔,又有賢能,被漢宣帝再度起用為執金吾。 [1] 

郭廣意史書記載

漢書·武五子傳》記載西漢後元二年(前87年)事件發生過程: [2] 
(漢武)帝崩,太子立,是為孝昭帝,賜諸侯王璽書。旦得書,不肯哭,曰:“璽書封小。京師疑有變。”遣倖臣壽西長、孫縱之王孺等之長安,以問禮儀為名。王孺見執金吾廣意,問:“帝崩所病,立者誰子,年幾歲?”廣意言:“待詔五莋宮,宮中言帝崩,諸將軍共立太子為帝,年八九歲,葬時不出臨。”
翻譯:
漢武帝駕崩,太子繼位,是為漢昭帝。昭帝頒賜給各諸侯王加蓋玉璽的書信。劉旦接到書信,不肯哭喪,他説:“裝璽書的封袋小,本人懷疑京師有變亂。”派他的親信壽西長、孫縱之王孺等前往長安,以詢問禮儀為名探聽消息。王孺去見執金吾郭廣意,問皇帝駕崩是得的什麼病,繼位的是誰,多大年歲。郭廣意説,當時他正在五榨宮等待皇帝的詔令,宮中人們喧嚷皇帝駕崩了,諸位將軍一起擁立太子登極為帝,太子的年齡約八九歲,喪葬期間不出宮臨朝。
(《漢書·武五子傳》關於郭廣意。顏師古註釋為:郭廣(義)〔意〕) [3] 

郭廣意碑誌記載

郭家廟碑》(即《郭公廟碑銘》)記載:其先蓋出周之虢叔,虢或為郭,因而氏焉,代為太原著姓。漢有光祿大夫廣意,生孟儒,為馮翊太守,子孫始自太原家焉,後轉徙於華山之下,故一族今為華州鄭縣人。夫其築台見師,瘞子致養,家承金穴之貴,政有露冕之高。或哲或謀,或肅或乂,皆海有珠而鳥有鳳也。閥閲之盛,其流益光。 [4] 

郭廣意親屬成員

郭廣意,太原人,出身西漢開國功臣之家,為阿陵侯郭亭曾孫。世系如下: [5]  [7] 
曾祖:郭亭,太原人,西漢開國功臣,封阿陵侯。阿陵侯國屬幽州涿郡阿陵城遺址今在河北任丘縣 [6] 
兒子:郭孟儒,或名郭延,西漢左馮翊。隋唐華陰郭氏家族即郭孟儒後裔。 [1]  [7] 
後裔:郭榮,隋右候衞大將軍、蒲城郡公。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