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邊安烈

鎖定
邊安烈(?—1390年),元朝瀋陽人,後入高麗為將,屢建戰功,官至領三司事,封原川府院君。最後因涉嫌王禑復辟的陰謀,在李成桂集團的迫害下被殺,他是原州邊氏的始祖。
本    名
邊安烈
所處時代
高麗王朝末期
逝世日期
1390年
主要成就
在高麗屢建戰功

邊安烈人物生平

邊安烈因元末戰亂來投高麗,恭愍王賜本貫原州。1360年追隨安祐擊退紅巾軍,策為二等功臣,累遷判少府監事,1362年又與安祐收復開京,策為一等功臣,拜禮儀判書,賜推誠輔祚功臣號。後升密直副使、1364年領兵抵禦倭寇於窄梁,後歷任知密直司事、密直使、判密直司事,1374年作為副元帥隨崔瑩徵濟州,回朝後調任知門下府事,不就升門下評理,賜推忠亮節宣威翊贊功臣號。1376年九月出為楊廣·全羅道都指揮使,兼助戰元帥,十月與羅世、趙思敏、柳實在扶寧大破倭寇,斬獲甚多。獻捷後,獲賜白金一錠及鞍馬、衣服。此後他多次隨崔瑩李成桂進剿倭寇。李成桂一生最大的戰績——荒山大捷就是邊安烈作為副帥而輔佐他打的勝仗。1382年,他又在丹陽、安東擊退倭寇。期間歷任門下贊成事(三宰)、判三司事,封原川府院君,與林堅味、李仁任一起提調政房,參與朝政。 [1] 
1388年,李成桂、曹敏修發動威化島回軍,奪取政權。邊安烈在此期間的活動沒有史書記載,但他後來被李成桂追錄為二等回軍功臣 [2] 高麗禑王曾試圖將他和李成桂、曹敏修一起害死 [3]  ,可知他支持這次行動。高麗昌王時,邊安烈站在李穡一方,反對李成桂一派的私田改革。 [4]  1389年十一月,禑王為了復位而謀刺李成桂,事敗後他和昌王都被廢殺,李成桂迎立恭讓王,邊安烈升領三司事。然而刺殺李成桂的犯人金佇供稱邊安烈是禑王在朝中的內應之首,此後李成桂一派的言官舊對邊安烈窮追不捨,要求處死。邊安烈先被罷職,然後流放漢陽,1390年正月十六日被斬於漢陽。 [1]  [5] 
據朝鮮王朝史官記載,邊安烈被彈劾時,李成桂極力解救。 [1]  [6]  李成桂即位後,發現史官記載他主張殺邊安烈,便辯解説自己無意殺邊安烈,是恭讓王拗不住言官的請求而殺了他,他來不及制止。 [7]  後來他又追補邊安烈為回軍功臣。 [2]  1399年李成桂返回開京時,第一個落腳的地方就是邊安烈的舊居。 [8]  邊安烈的三個兒子邊顯、邊頤、邊預均出仕朝鮮王朝。不過在修《高麗史》時,他被列入“奸臣傳”中。 [1] 

邊安烈人物爭議

原州邊氏家族後來推出了一本《大隱實記》,不僅收錄了邊安烈所作時調《不屈歌》(穴吾之胸洞如鬥,貫以藁索長又長,前牽後引磨且戛,任汝之為吾不辭,有欲奪吾主,此事吾不從)和六首漢詩,對邊安烈的生平事蹟也有比《高麗史》更詳細的描述。據該書記載,邊安烈生於1334年,字忠可,號大隱,其祖先本居隴西,在北宋末年來高麗,其祖父邊順後出仕元朝,封瀋陽侯,父親邊諒襲瀋陽侯,後作為魯國公主的陪嫁人員來到高麗。不過該書不合理之處甚多,如其《不屈歌》是與鄭夢周《丹心歌》的賡和之作(其他記載則稱《丹心歌》作於鄭夢周被暗殺前夕,而邊安烈已死兩年)、《漢陽留所吟》將元朝説成“神州陸沉”不符合高麗當時的思想而更契合朝鮮王朝後期的‘尊周思明”意識形態、邊家世襲元朝瀋陽侯、邊安烈十八歲就做了元朝的刑部尚書,等等,故這些內容很可能是後人杜撰。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