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邊堡寨之戰

鎖定
邊堡寨之戰發生於1206年,鐵木真被選為成吉思汗後,即借為祖先報仇之名,決計攻
名    稱
邊堡寨之戰
參戰方
蒙古;金朝
結    果
蒙古軍大勝
參戰方兵力
蒙古 3萬人
金朝 30萬人
主要指揮官
鐵木真;紇石烈
完顏兀奴
定薛
完顏承裕
發生時間
1206年

邊堡寨之戰戰爭經過

1206年,鐵木真被選為成吉思汗後,即借為祖先報仇之名,決計率領3萬人進攻金朝。當時,金朝蒙古以長城為防線,以堡鎮為防禦要點,以屯駐軍為機動打擊力量。成吉思汗經五年準備,乘昏憒的衞紹王完顏永濟疏於戒備之際,於大安三年二月誓師伐金。三月,自克魯倫行宮越沙漠至汪古部(今內蒙古蘇尼特右旗西),休養士馬。四月,前鋒軍東越界壕克大水濼(今內蒙古達來諾爾);西掠雲內(今呼和浩特西南)、東勝(今托克托)等地。金帝完顏永濟急遣使議和,被成吉思汗拒絕。乃命平章政事獨吉幹家奴、參知政事完顏承裕行省事於宣德(今河北宣化),出屯撫州(今張北)。命西京留守紇石烈執中行樞密院事,加強西京防禦。修繕烏沙堡、烏月營(均在今內蒙古興和西北)。
七月,成吉思汗率軍南進,遣者別破烏月營、拔烏沙堡。金獨吉幹家奴、完顏承裕棄撫州,退屯宣平(今河北萬全)。成吉思汗率軍南進,取恆(今內蒙古正蘭旗北)、昌(今內蒙古太僕寺旗西南)、撫州。八月,金軍以紇石烈執中主軍、完顏兀奴為監軍、定薛為前鋒、完顏承裕繼後,合軍30萬,至野狐嶺(今萬全西北)防禦。契丹軍師建策,當乘蒙古軍方破撫州,正縱兵大掠,馬牧於野之機,以輕騎攻其不備,定能獲勝。紇石烈執中不納,認為只有步騎並進,才是萬全之策。次日,揮軍北進。石抹明安臨陣降於蒙古。
成吉思汗即率中、左二軍迎擊於獾兒嘴(野狐嶺北山嘴)。蒙古萬户木華黎認為,在敵眾我寡形勢下,必須死力拼殺,方能取勝。即率敢死隊,挺槍策馬,衝入金軍陣中;成吉思汗揮中軍繼進,往來衝殺。金軍大潰,向南撤退。蒙古軍乘勝追擊,伏屍百里,至澮河(今懷安之洋河)全殲其軍。紇石烈執中經飛狐(今淶源)遁入紫荊口(今易縣西北紫荊關)。蒙古軍遂拔宣德。九月,蒙古軍進克德興(今河北涿鹿)。成吉思汗遣哲別率前鋒軍攻破居庸關(今北京西北),進攻金中都。完顏永濟企圖逃南京(今河南開封),遭將士反對。金軍精鋭守城,殊死奮戰。蒙古軍屢攻受挫,傷亡很大,乃引軍退。時皇子朮赤、察合台、窩闊台分將右軍破奉(今內蒙古尚義)、淨(今內蒙古興和西北)諸州,下武(今山西五寨北)、朔、忻(均屬山西)、代(今代縣)諸州。十月,襲金雲內羣牧監,獲大量馬匹。十一月,成吉思汗率中、左二軍下弘州(今河北陽原)、媯川(今河北懷來東南)、縉山(今北京延慶)、青、滄(今河北青縣、滄州)、豐潤、撫寧、灤平(均屬河北)等地大肆掠擄,經臨潢(今內蒙巴林左旗南)而歸。屯於金朝北。

邊堡寨之戰歷史點評

此戰,金軍坐失戰機,將士離心,招致失敗。蒙古軍則集中兵力於主要方向,充分發揮騎兵優勢,採取強擊戰法,取得了以少勝多的戰績。但蒙古軍志在掠擄,得城不守,大軍既去,復為金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