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

鎖定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被譽為“準噶爾汗國第一城”“和布克賽爾第一城”“江格爾故鄉第一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莫特格鄉奎德格村,佔地面積16.81萬平方米,是明朝時期的古遺址。 [2]  [6-7]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平面基本呈方形,四面牆體上開有4座城門,城內調查鑽探已發現有16處建築院落基址和1處佛塔塔基。城內文化層堆積較薄,反映城址沿用年代較短。城內建築羣落之間的空地較多,推測應當有搭建蒙古包居住的區域。該古城應始建於17世紀40年代初,廢棄於18世紀70年代,在巴圖爾琿台吉至僧格時期是準噶爾蒙古的政治、經濟和宗教文化中心。古城遺址的調查和勘探以及下一步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可為研究明清時期衞拉特蒙古的社會歷史、探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歷史進程提供重要的資料。 [3]  [6] 
2013年5月,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
地理位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縣莫特格鄉奎德格村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16.81萬平方米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512-1-51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歷史沿革

道爾本厄魯特古城森木遺址興建於明崇禎十二至十六年(1636年~1643年),曾一度為準噶爾汗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 [4] 
道爾本厄魯特古城森木遺址廢棄於18世紀70年代。 [6] 
1972年,道爾本厄魯特古城森木遺址藏式佛塔尚存,後被雷擊倒。 [3]  [6] 
1988年,由塔城地區文物普查隊調查建檔。 [4] 
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進行過複查。 [4] 
2020~2021年,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對古城遺址及周邊做了調查和勘探工作,初步摸清了城址的總體佈局、營建方式、使用年代和文化內涵等,為研究明清時期衞拉特蒙古的社會歷史提供了一批較為重要的資料。 [4]  [6] 
2021年,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北城牆西段159米搶險加固工程完成搶險修復。 [2]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遺址特點

地理環境
道爾本厄魯特古城森木遺址坐落於南、北兩列山系之間一片濕地內凸起的高地上,北距賽爾山20千米,南距阿德爾格山4千米,為蒙古準噶爾部的早期中心城市。“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在蒙古語中意為“四衞拉特之廟”。城址以北及城內東北部有天然泉眼,常年有泉水湧出,形成兩道河流向南穿城而過,匯入城南的濕地。 [6] 
城址綜述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平面基本呈方形,四面牆體上開有4座城門,不見角台和馬面,在四個城角內側發現有規格相同的圍砌成方形的建築。城內已發現有16處建築院落基址和房址及1處佛塔塔基。考古勘探表明,城內文化層堆積較薄,反映城址沿用年代較短。城內建築羣落之間的空地較多,推測應當有搭建蒙古包居住的區域。 [4]  [6] 
城牆的構築
古城遺址正射影像圖 古城遺址正射影像圖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保存情況尚好。受周邊濕地的地形條件限制,古城四面城牆的長度略有差別。北牆長約565米,底基寬約8米,高約5米;西牆長約525米,底基寬約8米,高約4米;東牆長約515米,底基寬約8米,高3~4米;南牆長約510米,底基寬9~10米,高3~4米。城址總面積約27.95萬平方米,整體呈北偏西約20°方向。城址四周被自然濕地所包圍,僅北部地面可以行走。城址牆體直接築於原始地表之上,城內地表略有起伏,總體呈北高南低之勢,中西部略有凸起,周邊因河道沖刷地勢較低。城外東、西、南三面濕地低於城牆基部1米左右。 [4]  [6] 
北牆西段牆體(自東向西) 北牆西段牆體(自東向西)
城牆截面均略呈梯形,底部寬厚,向上斜收。從城牆剖面觀察,古城城牆自初次建成後至少經歷過三次較大規模的增修。古城首次修築時,是以較為純淨的淺黃色土夯築而成,牆基底寬約6米,每兩層夯土鋪有一層樹枝,夯層厚約15釐米,每夯段長約4.5米。在北牆東段、東牆北段夯土內夾有紅褐色小石塊,該構築方式不見於其他處牆體。古城第一次增修是以淺灰色鹼土夯築於牆體兩側,厚度各約50釐米;第二次增修是以紅褐色自然石塊包砌在牆體兩側,厚度各約30釐米;第三次增修系用土坯在牆體兩側加固,底部厚約50釐米,上部漸加厚至1米左右,使牆體變得陡直。 [4]  [6] 
城門位置與構造
南牆西段牆體(自西向東)
南牆西段牆體(自西向東)(2張)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在四牆設有四座城門。其中,東、西兩座城門大致位於牆體的中間位置,南、北兩座城門均位於牆體中部偏東的位置。西門保存最為完整,城門兩側墩台較為高大,內外牆體較城牆略寬,門址寬4米,門道長約9米,城門內南、北兩側均有斜坡踏道可達城牆頂部。東門與西門構造相同,門址寬4米,門道長約9米,位置上與西門正對。南門位於南牆中部偏東的位置,門址寬約3.5米,門道長約9米,不見附屬設施。北門位於北牆中部偏東的位置,門址寬3.5米,門道長約8米,不見附屬設施,位置上與南門正對。從門址保存情況觀察,東、西門位置較正,結構相對複雜,設施齊全,推測當以東、西門為城內外最主要的兩處通道;南門與北門位置較偏,無附屬設施,且規模較小,靠近河道,應非城內外主要通道。
古城遺址平面及城內遺蹟分佈示意圖 古城遺址平面及城內遺蹟分佈示意圖
古城的選址一方面利用了城北的泉水,另一方面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東西兩側濕地之間的高地。穿城而過的兩股泉水中,城西側的泉水從北牆中部偏西處進入城中,向西南由西牆南端流出城外;城中部的泉水從北牆正中進入城中,沿城中高地東側流過,與城內東北部流出的泉水合流後由南牆中部流出城外。因此,在城址南、北兩牆的中部應留有水門,從而使古城的南、北城門均不在正中位置而略偏東。 [4-6] 
城內建築
城內建築基址主要分佈在城址中部兩條河流之間的高地上,大部分房址的朝向與城址的整體方向相同。據實地調查,房址可分為夯土基址建築、平地土坯房址建築和圍牆建築三種。城址內以夯土基址建築為主,其中有兩處大型磚瓦夯土建築基址位於城址的中心南北位置(F1、F2)。F1基址面積最大,位於城址中心略偏南處,平面呈“L”形,夯土基址高約2米,東西長約52.8米,南北寬約43.8米。地表殘留有大量青磚塊、筒瓦、板瓦、貼面建築構件等,在西側地表發現有少量紅燒土。F1以北約130米處為F2基址,同為夯土建築,平面也呈“L”形,夯土基址高約2米,東西長約49.3米,南北寬約34.7米。F2東部南側還保留有登上台基的台階步道,西側地表留有大量磚瓦殘塊,東部地表散佈有大量紅燒土,但未見其他遺物。從這兩處基址位置和遺址現狀觀察,F1應是城內最高等級的建築。此外,城內有多處中小型平地土坯房址建築(F4、F5、F6),有的建築外圍如今尚保留有高大的土坯牆體,土坯長34釐米、寬24釐米、厚7釐米,當屬民居院落。圍牆建築(F11、F12)處於地勢較低的河道附近,牆體高度較低,推測為羊圈一類的設施。在四個城角內側發現有利用城角牆體圍砌的方形土坯建築,建築邊長約5米,牆體厚1.2米。土坯牆外緊貼城牆處均留有斜坡步道可直達城角頂部。城址西北角和西南角的土坯建築保存尚好,高約3米,留有門道,建築頂部原來應有封蓋;東北和東南兩處坍塌嚴重。從圍砌的土坯牆體緊貼城牆內側的石塊包牆判斷,該方形建築修築的年代應不早於包砌石牆或與城牆第三次增修年代相當。四座土坯建築均位於城址四角內側,規模相同,可能為城址晚期增修的值守士兵的臨時住所或崗亭。城址內西北部有一處殘損的喇嘛塔塔基,高出地表約3米,平面略呈圓形,直徑約9.8米。現存塔基部分。在城址東南角曾發現有磨坊遺址,石磨被當地人取走用作打場的石碾。各類遺物的年代均在明清時期。 [4]  [6]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文物遺存

擦擦、筒瓦、板瓦、貼面建築構件 擦擦、筒瓦、板瓦、貼面建築構件
道爾本厄魯特古城森木遺址中發現泥制佛象經文、銅念珠、青磚、筒瓦、瓦當、蓮花方磚、琉璃片等,磚瓦上有獸頭、花卉、水紋等圖案裝飾。 [3-4]  [6]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研究價值

道爾本厄魯特古城森木遺址是為數不多的保存比較完好的古城,未開發,四周環境優美,具有較高的考古研究和旅遊開發價值。古城遺址的調查和勘探以及下一步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可為研究明清時期衞拉特蒙古的社會歷史、探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歷史進程提供重要的資料。 [3]  [6]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旅遊信息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地理位置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莫特格鄉奎德格村。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路程約6千米,用時約9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