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過藝術的教育

鎖定
《通過藝術的教育》是1993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赫伯.裏德。
在本書中,作者闡揚柏拉圖創見的主題:藝術應為教育任何自然而崇高的形式。作者認為人類的不幸,窮本探源,實系由於個人的自發創造力受到壓制。這種現象是現行教育制度的缺失所生的後果。
中文名
通過藝術的教育
作    者
(英)赫伯.裏德
譯    者
呂廷和
出版時間
1993年05月
出版社
湖南美術出版社
頁    數
296 頁
ISBN
9787535605696
定    價
21 元
裝    幀
平裝

通過藝術的教育內容介紹

裏德爵士(Sir HerbertRead)是英國著名的藝術教育家、詩人、文學、 教育與藝術批評家,生平著作等身。《通過藝術的教育》(EducationThroughArt)一書是作者自認為在他的著述中最重要的書。

通過藝術的教育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赫伯・裏德(HerbertRead.1893-1968),英
國著名藝術教育家、詩人、
藝術理論家和評論家。曾就
讀於愛丁堡大學和里茲大學,
獲碩土及博士學位。先後擔
任過英國倫敦維多利亞・阿
耳伯特博物館副館長,愛丁
堡大學,利物浦大學、倫敦
人學、哈佛大學藝術教授及
英國藝術教育協會會長和現
代藝術研究所主任。
赫伯・裏德生平著述甚
豐,為我國讀者熟悉的主要
有《今日之藝術》、《現代繪畫簡史》等。

通過藝術的教育作品目錄

目錄
《美術教育譯叢》序
譯者序
著者第三版自序
第一章 教育的目的
一、主題
二、兩項假設
三、初步定義
四、總結
第二章 藝術的定義
一、出發點
二、形式
三、自然和藝術
四、色彩
五、主觀方面
六、想象的功能
七、價值在藝術上的地位
八、總結
第三章 論知覺與想象
一、知覺的問題
二、美感的因子
三、意象的性質
四、遺覺象
五、遺覺象和教育
六、心象與思維的關係
七、心的發展
八、邏輯的偏見
九、完成心理學派的證據
十、從理論到實際:柏拉圖
十一、從理論到實際:達克勞茲
十二、異議答覆了
十三、較廣的一面
附錄甲:兒童的遺覺象
第四章 氣質與表現
一、心理類型的研究
二、客觀和主觀的態度
三、生理的基礎
四、遺覺型
五、容格的心理型
六、抽象與擬情
七、視覺和觸覺型
八、美的欣賞類型
九、補償因子
十、美的表現類型
十一、結論
附錄乙:心理能力
第五章 兒童的藝術
一、自由表現
二、遊戲或藝術?
三、自發和靈感
四、蒙特梭利論自發的表現
五、兒童怎麼會開始畫畫?
六、兒童畫的發展階段
七、圖式
八、運動感覺的想象
九、心象和符號
十、三項假設
十一、弱視和失明兒童的證據
十二、概念的謬誤
十三、兒童畫之經驗上分類
十四、類別的刪減
十五、各類別和功能類型的關係
十六、各類別和知覺類型的關係
十七、年齡因子
十八、早期繪畫應用於類型的區分
十九、非視覺的表現形式之一:遊戲活動
二十、非視覺的表現形式之二:字句的創作
二十一、非視覺的表現形式之三:音樂
二十二、表現的目的
附錄丙:顧克論美術教學和兒童天性
第六章 統合的潛意識形式
一、潛意識的一般理論
二、潛意識的動力學説
三、超我
四、個人的和集體的潛意識
五、兒童心中初發的意象
六、統合的潛意識歷程
七、這些歷程的社會化關係
附錄丁:心物同質論
第七章 教育的自然形式
一、藝術教學的三方面
二、美的準則
三、政府的態度
四、創作和構造
五、學校藝術教學的現況
六、統合的方法
七、從遊戲到藝術
八、教育制度的組織
九、科目和班級
十、幼兒學校
十一、小學
十二、中等學校
十三、智力的性質
第八章 訓練和道德的美學基礎
一、傳統的概念:(甲)軍事的,(乙)道德的
二、道德訓練的起源
三、從強迫至合作
四、相互的社會涵義
五、教育的涵義
六、結論
第九章 教師
一、布伯的創造力概念
二、唧筒和漏斗
三、教育即選擇
四、自由和聯合
五、問和答
六、教師和學生
七、應用於本書的主題
八、結論
第十章 環境
一、一個可行的世界
二、一個實用的示範
三、優先的問題
第十一章 必要的改革
畫例及説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