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草堆畫

鎖定
通草堆畫是一種傳統手工藝品。以中草藥的通草為原料,以素堆法為主,經過匠心構思、設計、製圖、試製、切片加工成通片,精心雕刻成形,繪畫組裝成堆畫。
中文名
通草堆畫
分    類
工藝品
材    料
通草
非遺級別
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 

通草堆畫基本簡介

堆畫以花草鳥蟲為主,種類繁多,造型高雅,形象逼真,可用作裝飾客廳、會議室、候機室、接待室等場合,亦可作為家庭擺設。通草堆畫具有異香,防蟲蛀、不變色的特點。

通草堆畫製作工藝

通草堆畫的製作,系根據通草潮後軟、幹後定型的特殊性質,採用大造型和小造型的兩部法,創造了素堆與彩堆(淡、重)兩大形式,並以素堆為主。素堆中的形象刻畫,強調了以刀代筆的手法,常用刀法有刻、壓、劃、刮、刺、鑿、破等七法。堆造的花、鳥、蟲、魚、人物、走獸等,活靈活現。畫與堆,兩種不同風格的藝術渾然一體,既保留了中國畫濃郁的筆墨情趣,又突出了明潔秀雅的牙雕立體效果。

通草堆畫代表產品

“鸚鵡鬧梅”是素堆中的一個品種。以雅緻的意境襯托,在臘梅枝幹上,兩個形態逼真的鸚鵡一動一靜,相互呼應。1984年被評為“貴州省優質旅遊產品”,並獲貴州省經濟委員會和貴州省標準計量局獎狀。

通草堆畫展覽

2021年12月1日,通草藝術專題展覽《遵義通草堆畫的前世今生》在遵義市博物館三樓展廳展出。本次展覽種類繁多,形式多樣,不僅展出了各類通草藝術品,還科普了通草植物、通草切片過程和通草花製作程序,讓觀眾朋友們對通草技藝有更為直觀的感受。 [1] 

通草堆畫非遺項目

通草堆畫遵義通草堆畫

遵義通草堆畫是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  20世紀60年代初,由遵義市工藝美術廠美工師左靖先生在解析清朝通草畫和通草花的基礎上改平貼為堆貼,變彩繪為素堆,創制了不施色彩、多層次厚堆疊堆的手法,創造出具有貴州特色的民族工藝品。 [1] 

通草堆畫蘇州通草堆畫

蘇州通草堆畫,當地人稱其為“通草堆花”。蘇州以平面的掛屏為主,蘇州、揚州兩地表現形式各有側重,但技法是相通的。 [7] 
蘇州博物館藏的《鸚鵡玉蘭》為通草堆畫的代表作之一。 [5] 
通草堆畫《鸚鵡玉蘭》設計者:鮑士鈐;質地:通草;尺寸:長145 ,寬96 [6] 
蘇州通草堆畫《鸚鵡玉蘭》 蘇州通草堆畫《鸚鵡玉蘭》

通草堆畫蕪湖通草堆畫

蕪湖通草堆畫,當地人稱其為“通草畫”(注:不同於廣州通草畫)或“蕪湖通草畫”,與蕪湖鐵畫、堆漆畫一同被稱為“蕪湖三畫”。蕪湖通草畫吸取了廣州、貴州等地通草畫的特點,再以蘇州通草畫為基礎,逐漸發展成為獨具當地藝術特色的傳統手工藝術品。蕪湖通草畫的創制人為謝醴泉。1956年,受儲炎慶恢復鐵畫工藝的啓發,運用剪貼、彩繪等工藝創制了蕪湖通草畫。 [3] 
蕪湖的通草堆畫是用潔白柔軟的通草片作原料,經過剪、刻後,貼在絹或綾裝裱的板上,然後再着色勾畫而成,可創作山水、人物、花鳥等各種藝術作品;其形制多樣,有平貼、淺浮雕與高浮雕三種類型,藝術表現力較為豐富。 [3] 
蕪湖通草堆畫於2015年入選鏡湖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