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迴旋詩

鎖定
漢語迴旋詩,是漢語迴文的一種體裁。迴文,也寫作“迴文”、“回紋”、“迴環”。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迴文體”。唐代上官儀説,“詩有八對”,其七曰“迴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詞方法。充分展示並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讀來回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蕩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迴文的形式在晉代以後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種文體中被採用。人們用這種手法造句、寫詩、填詞、度曲,便分別稱為迴文,文詩,迴文詞和迴文曲。雖然不乏遊戲之作,卻也頗見遣詞造句的功力。
中文名
迴旋詩
別    名
“迴文”
“回紋”
“迴環”
體    裁
特    點
迴環往復,綿延無盡
修辭方法
詞序迴環往復
文    體
迴文體

迴旋詩簡介

迴文詩是一種按一定法則將字詞排列成文,迴環往復都能誦讀的詩。這種詩的形式變化無窮,非常活潑。能上下顛倒讀,能順讀倒讀,能斜讀,能交互讀。只要循着規律讀,都能讀成優美的詩篇。正如清人朱存孝説的:“詩體不一,而回文優異。”
迴文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迴文詩據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釋義是:“迴文詩,回覆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迴文詩在創作手法上,突出地繼承了詩反覆詠歎的藝術特色,來達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產生強烈的迴環疊詠的藝術效果。有人曾把迴文詩當成一種文字遊戲,實際上,這是對迴文詩的誤解。劉坡公《學詩百法》言:“迴文詩反覆成章,鈎心鬥角,不得以小道而輕之。”

迴旋詩舉例

最簡單的迴旋詩,就是一個詩句從頭唸到尾,再反着念回來就是一句詩。舉個例子:香蓮碧水動風涼日月長,這個句子用迴文拆成七絕,就是這樣:
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日月長;長月日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摘自《極品家丁》)。它以字數尾代號,迴文方法是:從1~7,從4~10.再從10~4,從7~1。這樣有重複的地方,所以也叫回環詩!
這是中國古代文人比較喜歡的文字遊戲。對聯中也用應用,如: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這是完全的首尾迴文。比較好的下聯有:黃山落葉松葉落山黃 。
圖1 四季迴旋詩 圖1 四季迴旋詩
複雜的迴旋詩,如圖1《四季迴旋詩》。它的讀法是:
到春來桃花兒開放,杜子美坐在了萬花樓上,但只見遊春的公子高歌唱:唱的是蔡伯 喈在那廂,趙五娘斜依門兒望。好悲傷,好酒的劉伶不久長。又想起,孔明到晚來掌上銀燈,坐上了中軍帳,看一部奇門書,為人立紀綱。細思量,撫琴的伯牙在何方?古往今來總何用終是南柯夢一場!
到夏來百花兒開放,李太白坐在了岳陽樓上,但只見避暑的公子高歌唱:唱的是鄭元和那廂李亞仙斜依門兒望。好悲傷,貪色的紂王不久長。又想起,劉備到晚來掌上銀燈,坐上了黃羅帳,看一部禮紀冊,為人立紀綱。細思量,下棋的番葛在何方?古往今來總何用終是南柯夢一場!
到秋來菊花兒開放,陶淵明坐在了賞菊樓上,但只見賞菊的公子高歌唱:唱的是李三郎在那廂,杜十娘斜依門兒望。好悲傷,愛財的石崇不久長。又想起,關羽到晚來掌上銀燈,坐上了青沙帳,看一部春秋傳,為人立紀綱。細思量,讀書的子建在何方?古往今來總何用終是南柯夢一場!
到冬來梅花兒開放,孟浩然坐在了黃鶴樓上,但只見尋梅的公子高歌唱:唱的是張君瑞那廂崔鶯鶯斜依門兒望。好悲傷,好氣的周瑜不久長。又想起,張飛到晚來掌上銀燈,坐上了虎皮帳,看一部兵戰冊,為人立紀綱。細思量,善畫的王維在何方?古往今來總何用終是南柯夢一場!

迴旋詩法語迴旋詩

法語迴旋詩(Rondelet),又叫短迴旋詩,是一種法國詩體。迴旋詩與五行打油詩(Limerick)等屬於輕體詩(light verse),以幽默諷刺為重要特徵。
短迴旋詩由一個七行詩節構成,只有兩個韻,其中,第三行和第七行與第一行完全相同,是迭句(refrain)。其韻式為AbAabbA(A代表迭句的韻)。如無名氏的《我的歸屬》:
Hearing your voice
The future is so much grander
Hearing your voice
Every morning I rejoice
No more am I a bystander
I look to you my commander
Hearing your voic
(Anolymous: I Belong)
聽到你的聲音,
感到未來多麼美好。
聽到你的聲音,
每天早晨充滿歡欣。
我不再只是無關緊要,
還望你為我指路開道,
聽到你的聲音。
又如無名氏的《留在身後》:
Feeling the pain
You should have seen but you were blind
Feeling the pain
Emptiness will drive you insane
Only memories to remind
Of how we used to lay entwined
Feeling the pain
感到疼痛,
你本可看見可你失明。
感到疼痛 ,
精神空虛使你發瘋 。
只有記憶讓人想起,
我們曾經如膠似漆
感到疼痛。
(Anonymous:Left Beh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