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輿論手段

鎖定
輿論手段是指社會各方面通過大眾傳播渠道,運用各種宣傳,新聞媒介,以輿論的方法對政黨,羣眾團體,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務人員和其他人員的各種經濟行為進行監察,督促和制約的手段。
輿論手段的實質是利用社會輿論對經濟領域的違法、違紀、悖理現象予以揭露,並有針對性、傾向性地反映公眾的意見和要求,從道義上批評某些不合理的經濟現象,從而達到監督人們的經濟行為,控制經濟運動的目的。
中文名
輿論手段
大學的
社會各方面
對    應
大眾傳播渠道
方    法
運用各種宣傳

輿論手段特徵

一、適用範圍的廣泛性 [1] 
不論從其操作主體,還是從其作用對象來看,輿論手段都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比擬的廣泛性,從其操作主體看,雖然執行監督職責的主要是黨的各級宣傳部門和國家的新聞、輿論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但實際上每一個公民都享有行使輿論手段的權力。從其作用對象看,輿論手段可廣泛運用於經濟運行的各方面、各環節及經濟生活中的一切領域。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各民主黨派,無論是國家權力機關還是行政管理部門,無論是經濟管理人員,還是廣大職工羣眾,都是輿論手段的作用對象。
二、作用形式的公開性
輿論雖可以私下流傳,但主要是公開的,尤其是能產生監督效應的輿論,總是在社會上公開傳播的。採用輿論手段,可將監督內容,監督對象從一開始就擺在社會公眾面前,使廣大羣眾人人知曉,人人蔘與,人人關心監督結果,形成一個開放的監督系統。另外,從輿論手段的作用形式看,決策監督主要是質詢,討論和建議,必要時可對重大問題進行羣眾公決,行為監督則主要是揭露和批評,卒些形式本身就具備公開化的性質和條件。
三、實施監督的及時性
形成輿論的一般是社會敏感問題,羣眾對這些問題的反映非常快,往往一觸即發,而且這種自發性的反映往往只須經過大眾傳播媒介這一環節,就能迅速地、直接地反映出來。輿論手段效應的發揮,特別是在制止錯誤的發展、引起思想警覺等方面的效應,往往快於其他監督手段。

輿論手段經濟作用

一、有助於“體制政策”的實現,如對市場經濟的宣傳、對制度創新的鼓勵。輿論手段這方面的作用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過程中曾發揮過巨大作用,並且還將進一步發揮重要影響。 [2] 
二、有助於“過程政策”的實現,如政府通過對經濟發展目標、宏觀經濟態勢和走向的判斷和預測,來影響公眾的信心和對未來的預期,以達到把社會的預期調整到既定的經濟目標上。
在經濟生活日益信息化的背景下,現代經濟日益成為一種信心經濟,社會心理和公眾輿論對未來經濟走向的預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經濟發展的軌跡。這使輿論手段日益成為政府調控經濟的重要工具,並且,其作用會隨着經濟的全球化、信息化、金融化、虛擬化程度的提高而越來越重要。

輿論手段操作機理

一、輿論手段的操作主件真主要是黨的各級宣傳部門,各級政府和廣播、電影,電視部門,各新聞單位,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團體、各種組織的新聞發言人,基層組織的宣傳或新聞通訊報道員。從廣義上説,其操作主體,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每一個公民。 [1] 
二、輿論手段的作用對象,包括執政黨的經濟行為,國家機關的經濟決策、行為和經濟調控行為,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經濟行為,以及個人的經濟行為。
三、輿論手段的作用形式,包括新聞報道、經濟評論、發表羣眾來信,民意測驗、社會協商對話,公開批評、內部通報、公開討論等多種形式。
參考資料
  • 1.    .1.0 1.1 1.2 劉明輝,楊繼勝,邵良志.經濟監督通論[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 2.    .沈越.政治經濟學與社會主義經濟研究[M].經濟日報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