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輻輪幼蟲

鎖定
系帚蟲類的浮游性幼蟲(1871年由梅契尼可夫確認),亦稱輻輪子。全身如輻輪子。全身如稻草人狀,體前部具草笠形的口前葉,其邊緣生有長纖毛,稻草人狀,體前部具草笠形的口前葉,其邊緣生有長纖毛,口前葉下面有口,在紡錘形的身體後端具肛門
中文名
輻輪幼蟲
外文名
actinotrocha
又    稱
輻輪子
外    觀
全身如輻輪子
體側有數條至十數條幼蟲觸手(larval tentacle),呈左右對稱排列,上有長的纖毛。它被認為是相當於擔輪幼蟲的口後纖毛環,而口前葉緣的纖毛環相當於口前纖毛環。另外,如把肛門前的纖毛環解釋為肛纖毛環,那麼輻輪幼蟲的體制與擔輪幼蟲極為相似。當進一步發育時,在身體腹面體壁發生內陷,繼而向外凸出,這時消化管的一部分盤曲成V字形而被吸入,該部分迅速增大,發育成體的主要部分。呈V字形盤曲的消化管被吸入至其中,口前葉和幼蟲觸手均被吸收,而在體上方重新長出成體的觸手,完成變態,潛入海底砂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