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軍隊輸送

鎖定
軍隊輸送(jūn duì shū sòng),利用輸送工具運送部隊的行動。是軍隊機動方式之一。分為鐵路輸送、水路(內河、海上)輸送和空中輸送。科學地組織輸送,是軍隊適時轉移,爭取主動,順利完成任務的重要條件。
中文名
軍隊輸送
外文名
troop transportation
拼    音
jūn duì shū sòng
分    類
鐵路輸送、水路輸送和空中輸送

目錄

軍隊輸送名稱

jūn duì shū sòng
軍隊輸送
troop transportation

軍隊輸送含義

軍隊輸送,就是在最短時間內,通過各種方式將軍隊按照作戰方案和計劃投送到預定的區域,進入預定的位置,從而完成預定的任務,達到預定的目的。

軍隊輸送要求

軍隊輸送的總的要求是,正確地運用各種輸送方式,周密計劃,充分準備,加強各種防護措施,保障部隊迅速、隱蔽、安全、按時地運送到指定地域。部隊在計劃和組織輸送時,應與軍運部門和政府交通運輸部門組成聯合指揮機構,負責組織指揮裝卸、換乘等。輸送部署要根據輸送方式和運輸能力區分若干梯隊,各梯隊力求保持建制,具有獨立作戰能力,按執行任務先後分批運行。鐵路輸送通常按列車編組梯隊,內河輸送通常按船隊或大型運輸艦船編組梯隊,海上或空中輸送時,梯隊的編組要適應海軍、空軍戰鬥編組的要求。為隱蔽行動企圖,保障輸送的順利實施,應採取偽裝、電子對抗,防空和對核、化學武器襲擊的防護等全面保障措施。裝載時,各部隊先進入待運地域做好準備,爾後按規定的時間順序進入裝載地點,迅速、隱蔽而有秩序地裝載。在運行、航行中,如遭敵空襲,按預定方案同敵空襲兵器作鬥爭,對被破壞的車輛、船隻、道路、橋樑,及時組織搶修;必要時可調整輸送計劃。到達卸載地點後,按人員、車馬、物資的順序,迅速而有秩序地卸載。

軍隊輸送發展

軍隊輸送是隨着運輸工具的發展而發展的,最先採用的是水路輸送。中國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吳、楚柏舉之戰中,吳軍乘船沿淮水進行了水路輸送。英法聯軍在克里木戰役中,曾大規模使用汽輪運送軍隊。美國在國內戰爭時期,於1863年曾採用過鐵路輸送實施軍隊機動。到普法戰爭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大量採用鐵路輸送。空中輸送在20世紀初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廣泛運用。60年代以來,由於大型運輸機和運輸直升機的出現,空中輸送將在作戰中日益增多。
柔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