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車敏瞧

鎖定
車敏瞧(1912年—2005年4月11日)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1] 山西垣曲縣人。1936年參加革命,同年1937年由共青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  2005年4月11日在長春逝世,享年93歲。
中文名
車敏瞧
外文名
車國寶
出生地
山西省垣曲縣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2005年4月11日
職    業
軍人
軍    銜
少將(1955年)

車敏瞧人物生平

車敏瞧土地革命時期

1929年,車敏瞧由家鄉步行千里赴太原,以優異成績考入山西太原國民師範學校。
1935年,車敏瞧於太原國民師範學校畢業後赴上海,學習研究世界語和新文字,並從事抗日救亡運動,主編拉丁化新文字刊物《我們的世界》,並編譯出版新文字讀物《我們的出路》、《窮人的朋友》等書籍 [3] 
1934年,參加中華民族抗日武裝自衞會山西分會。
1936年,在上海從事地下黨工作,6月加入中共青年團。
1937年3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

車敏瞧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民大六分校教務主任,山西五專區抗日保安隊政治部主任,五專區武裝科長,決死三縱隊政治部主任,太行第三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延安黨校三部組教科副科長。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並長期堅持太行地區的游擊戰爭。

車敏瞧解放戰爭時期

戰鬥指揮 戰鬥指揮
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三旅政治委員,太嶽第三軍分區副政治委員,一八六師政治委員,第十八兵團六十二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參加曲沃戰役、垣曲解放戰役、太原解放戰役和西北、西南的進軍。

車敏瞧建國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治部主任。
朝鮮戰爭時,參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和上甘嶺戰役。上甘嶺戰役時,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十五軍政治部主任。
1954年,車敏瞧離開部隊任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政委、黨委書記。
1958年,任北京中醫研究院黨委書記。
1963年,任吉林醫科大學(原第一軍醫大學)黨委書記。
1973年,任吉林師範大學(後改為東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1976年,靠邊,被強令當“顧問”。
1977年底,復職,仍任東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1973年3月至1981年1月,任東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期間,他勇於保護幹部,積極撥亂反正,認真落實黨和國家政策,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着力進行組織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對迅速恢復辦學秩序和提升辦學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1年至1988年,車敏瞧任吉林省第四、五屆政協副主席。他認真落實統戰政策和知識分子政策,大力改進提案工作,重視視察和調研,積極獻計獻策,為吉林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8年5月離職後,他仍然關注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多次向黨中央和省委諫言。
吉林省第四、五屆政協副主席。
2005年4月11日,在長春逝世,享年93歲。

車敏瞧主要作品

主編刊物
主編拉丁化新文字刊物《我們的世界》。
出版讀物
編譯出版新文字讀物《我們的出路》《窮人的朋友》等書籍。
詩歌
《平反》(辯才何須折五骨,酷令老身噴氣飛,春來曉鏡明秋水,願將餘熱盡放輝。) [4] 
《書法贊》(正草隸篆四大家,縱橫大小任由它。潤屋只須半張紙,精神文明一枝花。) [5] 

車敏瞧所獲榮譽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1] 

車敏瞧人物評價

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車敏瞧始終忠於黨,熱愛人民,對革命事業矢志不渝,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熱烈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無產階級黨性原則。他一生光明磊落,襟懷坦蕩,公道正派,顧全大局,具有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和優秀品德。他工作作風嚴謹,雷厲風行,善於抓大事,抓主要問題,舉重若輕。他尊重知識和知識分子,求賢若渴,敢於用才,勇於護才,視高校師生為良師益友,深受師生的尊敬和愛戴。他淡泊名利,生活簡樸,興趣廣泛,學習不輟,多才多藝,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參考資料
  • 1.    開國少將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5-18]
  • 2.    周毓方主編. 羣星璀璨:我們心目中的東師名人[M].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05. 第255頁.
  • 3.    吳東峯著. 開國將軍軼事 續集[M]. 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6.01. 第237頁.
  • 4.    車敏瞧著,鐵叟藴聲,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06,第17頁
  • 5.    車敏瞧著,鐵叟藴聲,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06,第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