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踏歌

(詞牌名)

鎖定
踏歌,詞牌名,調見兩宋之交的朱敦儒《樵歌》。以其詞《踏歌·宴闋》為正體,三段八十三字,前兩段各四句四仄韻,後一段六句四仄韻。另有三段八十四字,前兩段各四句四仄韻,後一段五句四仄韻的變體。代表詞作有辛棄疾的《踏歌·攧厥》等。
詞牌名
踏歌
始興年代
北宋
流行年代
宋代
正體韻格
仄韻格
字    數
八十三、八十四字
代表詞作
辛棄疾的《踏歌·攧厥》等

踏歌詞牌沿革

踏歌,調見兩宋之交的朱敦儒《樵歌》,又見《梅苑羣賢詞》,與唐人小令《踏歌行》不同。
踏歌又作“蹋歌”。北宋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唐紀》胡三省注:“踏歌者,連手而歌,踏地為節也。”即按樂曲的節奏踏地為節、應節而舞的簡單舞蹈,是民間歡度節日、宴會慶典、歡慶豐收和社會交往的一種重要的文娛活動形。唐無名氏《輦下歲時記》雲:“先天初(712),上御安福門觀燈,令朝士能文者,為踏歌。”另清毛先舒《填詞名解》雲:“《西京雜記》載漢宮女以十月十五日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歌《赤鳳凰來》,此踏歌之始。古清商有《蹋銅蹄》,唐樂有《繚踏歌》《踏金蓮》《踏謠娘》及《踏歌辭》《踏歌行》之類,皆《踏歌》也。調名本意即詠以踏地為節拍而舞的樂曲。 [1-2] 

踏歌格律説明

正體:三段八十三字,前兩段各四句四仄韻,後一段六句四仄韻。以朱敦儒《踏歌·宴闋》為代表。此調祇有朱詞及無名氏詞,故譜內可平可仄悉參下詞。
變體:三段八十四字,前兩段各四句四仄韻,後一段五句四仄韻。以《梅苑》無名氏《踏歌·帶雪》為代表。此與朱詞同,惟第三段起二句添一字,作七字一句異。 [3] 

踏歌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踏歌·宴闋》
。仄平平、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散津亭、鼓吹扁舟。離愁黯、隱隱陽關。更風愁雨細添悽
。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嘆良朋、雅聚輕離。一年幾、把酒對花。便山遙水遠分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中平仄中平
書倩燕,夢借。重相見、再把歸期。只愁到他時,彼此萍蹤。總難如再會時
變體
格律對照例詞:《踏歌·帶雪》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向南枝一朵紅梅。許多時、甚處收香。佔千葩百卉先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正廣寒宮殿人窺。銷魂更、畫角聲聲。剩暗香浮動黃昏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最瀟灑處最奇。孤標迥、不與羣芳。吟賞竟邊宵,痛飲無休。輸有心牧童偷 [3-4] 
(説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踏歌典範詞作

【宋】朱敦儒《踏歌·宴闋》
【宋】《梅苑》無名氏《踏歌·帶雪》
【宋】辛棄疾《踏歌·攧厥》
參考資料
  • 1.    潘天寧著. 詞調名稱集釋[M].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6.03.第241頁
  • 2.    (清)陳廷敬,(清)王奕清等編. 康熙詞譜 上[M]. 長沙:嶽麓書社,第608頁
  • 3.    踏歌  .搜韻[引用日期2018-08-14]
  • 4.    踏 歌  .詩·詞·曲[引用日期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