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珠珠

鎖定
趙珠珠(1112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的第二十五女。封號惠福帝姬。母親是貴妃喬氏。
經歷靖康之變(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時十六歲,沒有嫁人。靖康之變後,與徽、欽二帝一起被俘北上,三起北行,押往金國
之後嫁給金朝國相完顏宗翰的第二子寶山大王·完顏斜保。
趙珠珠的名字與年齡記載於《宋俘記 [3]  與《開封府狀 [2]  中。
別    名
惠福帝姬
所處時代
北宋末期、金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父    親
趙佶

趙珠珠人物生平

趙珠珠帝姬封號

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宋徽宗聽從宰相蔡京的建議,皇帝之女仿照周朝的“王姬”稱號,一律改稱“公主”為“帝姬”。由原來的以國號為名,改為美好的名稱。例如:“益國公主”,改稱“順淑帝姬”。“長公主”改稱“長帝姬”、“大長公主”改稱“大長帝姬”。如果曾經封為兩種國號的,則改稱四個字,例如:“周國、陳國大長公主”改稱“莊孝明懿大長帝姬”。“郡主”改稱“宗姬”、“縣主”改稱“族姬”。
重和二年(公元1119年)正月封為:惠福帝姬
“帝姬”這一制度一共維持了十四年。直到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之後,宋高宗·趙構於同年建立南宋,當時有人認為此號與“帝飢”同音,很不吉利,於是宋高宗在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恢復舊制,仍稱皇帝之女為“公主”。

趙珠珠靖康之變

北宋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金天會五年)二月初六(丙寅日,3月20日),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宗、欽宗二帝,北宋滅亡。 [16] 
二月初七日,宋徽宗與后妃、帝姬、皇子、駙馬等皇室成員出城,被送往由金朝國相完顏宗翰,與二皇子完顏宗望(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二子)駐紮的青城劉家寺兩大營寨。 [19] 

趙珠珠北上入金

三月七日(丁酉日,4月20日),金軍大肆搜掠後,立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建立了傀儡政權。隨後北返。 [16-17] 
《金史》記載了當時俘虜了徽宗、欽宗、及其宗族470餘人,以及珪璋、寶印、袞冕、車輅、祭器、大樂、靈台、圖書等財物。 [13] 
根據《靖康稗史箋證》·之七宋俘記的內容,金人俘虜了徽宗欽宗的妻子孩子3000多人,宗室男女4000多人,貴戚男女5000多人,3000多色目人(外國人),3000多教坊(宮廷樂官),都由《開封府狀》列冊津送,總共18000餘人。 [3] 

趙珠珠嫁給金人

根據《靖康稗史箋證》之五·《青宮譯語》與之七·《宋俘記》中記載,趙珠珠成為了完顏斜保的妾室,完顏斜保為完顏宗翰的第二子。《宋俘記》中提到“斜保(粘沒喝次子)” [3]  ,《青宮譯語》中提到“珍珠大王(名設野馬,國相長子)”、“王弟寶山大王(名斜保)”。 [4] 
但是根據宋代史書《三朝北盟會編》記載的當時的見在公主,惠福帝姬在金國嫁給了“開府相公斜保三的兒子”,“斜保三”為女真語的音譯,在清朝文獻中改譯為“希卜蘇”。 [8] 
希卜蘇,根據清朝官修史書《欽定續通志》列傳二百二十四中記載了“希卜蘇,昭祖之孫,烏肯徹次子也 [14]  ”, 昭祖,即金昭祖·完顏石魯,烏肯徹為清朝對完顏烏骨出(完顏烏古出)的翻譯。再根據《金史》卷七十列傳第八的記載“習不失,本作辭不失,後定為習不失,昭祖之孫,烏骨出之次子也”,可見,習不失在清朝的音譯為“希卜蘇”,在《三朝北盟會編》中音譯為“斜保三”,為完顏烏古出的次子。完顏習不失在金初的勃極烈制度下任阿買勃極烈(副國相),天輔七年(1123年),封“開府儀同三司”。 [15] 
完顏斜保的稱呼,疑似來源於《三朝北盟會編》的清朝勤志館的抄本,其中將“嫁開府相公斜保三國相男,見在上京居住”錯誤抄寫為——“嫁開府相公斜保國相男,見在上京居住” [9]  。而寶山大王·完顏斜保(完顏宗翰次子)也僅出自《靖康稗史》系列之中 [3-4] 

趙珠珠封為宗婦

天會八年六月癸酉(六月初三/1130年7月9日),金太宗下詔:宋徽宗的六個女兒被封為宗婦(詔以昏德公六女為宗婦) 。宗婦為宗子的正妻,宗子即皇族子弟。 [7]  [18] 

趙珠珠結局推測

惠福帝姬的去世時間,史料沒有明確記載。
但是根據《三朝北盟會編》的記載,可以推測出她在世的大致時間段。
《三朝北盟會編》記錄的歷史事件自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宋金“海上之盟”開始,至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顏亮被殺。在本書第九九卷《靖康皇族陷虜記》中,記載當時還活着的公主中,就有“惠福公主嫁開府相公斜保三國相男見在上京居住”的記載,那麼也有可能,直到1161年惠福公主依然在世,或者活的時間更長。 [6]  [8] 

趙珠珠公主排行

《宋史》中的徽宗公主排行
《宋史》中的徽宗公主排行(1張)
根據《宋史》列傳第七卷-公主、《皇宋十朝綱要》卷十五、《宋會要輯稿》帝系八-公主,其中的記載順序,惠福帝姬是宋徽宗的第二十八女。宋朝的公主(帝姬)一般在出生後當年或次年授封公主(帝姬)名號,所以惠福帝姬應該出生於重和元年或二年(1118年/1119年)。 [10]  [11]  [12] 
《靖康稗史箋證》之三《開封府狀》與之七《宋俘記》中,趙珠珠是第十三女,在靖康之變時十六歲(出生於1112年)。 [2-3] 

趙珠珠史料記載

宋大詔令集》未記載此人
宋史》卷二百四十八·列傳第七·公主 [1]  [10] 
惠福帝姬
宋會要輯稿》帝系八 [12] 
惠福公主:重和二年正月封惠福帝姬
皇宋十朝綱要》卷十五 [11] 
惠福公主:重和二年正月封惠福帝姬。未及選尚,後從北狩。
三朝北盟會編》卷七九靖康二年二月七日引《要盟錄》 [5] 
有上皇出城名單,未出降則:惠福帝姬
三朝北盟會編》卷九九《靖康皇族陷虜記》 [6] 
見在公主:惠福公主,嫁開府相公斜保三國相男[注斜保三改作希卜蘇],見在上京居住。
金史》卷三·本紀第三·太宗 [7] 
天會八年六月癸酉,詔以昏德公六女為宗婦
《靖康稗史》之三《開封府狀 [2] 
惠福帝姬:十六歲,即珠珠
《靖康稗史》之七《宋俘記 [3] 
十三女趙珠珠,未嫁,自寶山大王寨三起北行,為王妾。
三起:重昏妻妾、珠珠帝姬、柔嘉公主,共三十七人,寶山大王斜保(粘沒喝次子)、蓋天大王賽裏押解。天會五年四月初一曰,自齋宮起程,十八曰抵燕山,居愍忠祠。十月,與昏德會。
《靖康稗史》之五《青宮譯語 [4] 
天會五年四月朔,王弟寶山大王(名斜保)押朱後(少帝妻)、朱慎妃(少帝妾)、公主(少帝女)、珠珠帝姬(王弟俘為妾)至寺合隊。

趙珠珠親屬成員

趙珠珠父親

趙佶(宋徽宗)

趙珠珠母親

趙珠珠丈夫

完顏斜保三 之子(來源《三朝北盟會編》)
完顏斜保(來源《靖康稗史》)
參考資料
  • 1.    宋史卷二百四十八 列傳第七 公主  .國學導航-宋史[引用日期2020-11-28]
  • 2.    開封府狀-宋元筆記  .國學導航-開封府狀[引用日期2020-11-28]
  • 3.    宋俘記-宋元筆記  .國學導航-宋俘記[引用日期2020-11-28]
  • 4.    青宮譯語-宋元筆記  .國學導航-青宮譯語[引用日期2020-11-28]
  • 5.    ●卷七十九  .國學導航-三朝北盟會編[引用日期2020-11-28]
  • 6.    ●卷九十九  .國學導航-三朝北盟會編[引用日期2020-11-28]
  • 7.    卷三 本紀第三  .國學導航-金史[引用日期2020-12-27]
  • 8.    《三朝北盟會編》卷九十九: — 見在公主:惠福公主(嫁開府相公斜保三國相男,見在上京居住 〇注斜保三改作希卜蘇)。
  • 9.    《三朝北盟會編》勤志館清抄本: 惠福公主(嫁開府相公斜保,生國相男,見在上京居住)
  • 10.    《宋史》列傳第七卷-公主: 惠福帝姬
  • 11.    《皇宋十朝綱要》卷十五: 惠福公主:重和二年正月封惠福帝姬,未及選尚,後從北狩。
  • 12.    《宋會要輯稿》帝系八-公主: 惠福公主:重和二年正月封惠福帝姬。
  • 13.    國學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金史·卷七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4-05-07]
  • 14.    《欽定續通志》(嵇璜、劉墉、紀昀校訂)卷四百二十四 · 列傳二百二十四: △ 希卜蘇 希卜蘇昭祖之孫烏肯徹次子也
  • 15.    國學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金史·卷七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4-05-07]
  • 16.    《宋史》本紀第二十三·欽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5-15]
  • 17.    《宋史》本紀第二十三·欽宗:三月辛卯朔,帝在青城。丁酉,金人立張邦昌為楚帝。 《金史》列傳十五·張邦昌:天會五年三月,立邦昌為大楚皇帝。
  • 18.    《金史》本紀第三·太宗: 癸酉,詔以昏德公六女為宗婦
  • 19.    《宋史》本紀第二十三·欽宗: 癸亥,帝至自青城。 丁卯,金人要上皇如青城。 辛未,金人逼上皇召皇后、皇太子入青城。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