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曄

(東漢學者)

鎖定
趙曄,生卒年待考,字長君,會稽山陰(浙江紹興)人。東漢學者、史學家。 [1] 
年輕時曾為縣吏,上司令其去迎接督郵,他恥於斯役,便棄職出走,跋涉到犍為郡資中縣,向杜撫學習韓《詩經》 [4]  ,在那裏苦學窮研二十餘年。他既不回家也不與家裏通音訊,家人以為他早已死了,為之發喪制服。學成回家後,州官知道他有學問,幾次徵召他,但他都拒絕接受,在家閉門讀書和著作。寫成《吳越春秋》(原書12卷,今存10卷)、《韓詩譜》、《詩道微》、《詩細》、《歷神淵》等書。 [1] 
長君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會稽山陰(浙江紹興)
主要作品
《吳越春秋》
《詩細》
《歷神淵》
本    名
趙曄

趙曄人物生平

趙曄畫像 趙曄畫像
趙曄,生卒年待考。東漢學者。字長君。紹興人。早年為縣吏,奉命迎接督郵,趙曄認為做這類僕役工作可恥,棄官去犍為郡資中(今四川資陽)拜經學大師杜撫為師,學習“韓詩”。一去20年,音訊全無,家人誤認為他已亡,為之發喪制服。杜撫去世,曄經營葬之,歸鄉。州官召補從事,不就。後舉有道。回鄉後,閉門著述,直至老死,寫就《詩細》、《歷神淵》和《吳越春秋》,後蔡邕到會稽,讀其《詩細》、《歷神淵》,拍案叫絕,以為優於王充的《論衡》,既還京師,廣傳《詩細》,學者鹹誦習之。惜此書已佚。 [2] 

趙曄主要作品

吳越春秋》原書12卷,今存10卷。前5卷敍吳,起自太伯,迄於夫差;後5卷記越,始於無餘,終至句踐。從少康封庶子無餘於會稽起,比《越絕書》更詳細地記述了勾踐戰敗,向吳稱臣,3年後回國,具體部署復國措施,終於滅吳稱霸的過程。該書糅合正史、稗史、民間傳説等資料彙集而成,雖非正史,卻可補遺缺,後人註釋《史記》、《文選》、《水經》等書,引用了該書不少記載。 [2] 
吳越春秋 吳越春秋
元代徐元祐認為:“(趙)曄書最先出東都,時去古未甚遠;曄又山陰人,故綜述視他書所紀二國事為詳。其言上稽天時,下測物變,明微推遠,憭若蓍蔡。至於盛衰成敗之跡,則彼己君臣,反覆上下。其議論,(文)種、(範)蠡、(計)倪諸大夫之謀,迭用則霸;(伍)子胥之諫,一不聽則亡,皆鑿鑿然,可以勸戒萬世。”

趙曄史書記載

《後漢書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