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師梅

鎖定
趙師梅(1894-1984),亦名學魁,湖北巴東人。1909年考入武昌曇華林中等工業學堂電機班。1911年春,參加武昌首義,曾手製起義旗幟。1913年,參與辛亥革命立功的趙師梅被選派至美國留學,後考入美國裏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機電科專攻電機工程,1922年獲工學碩士學位。1923年,趙師梅接任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簡稱工專,湖南大學前身)電機科主任,經過多年努力,先後主持創辦了湖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工學院、武漢工學院(今武漢理工大學)等四校電機系,是我國著名的電機工程教育家。 [1] 
中文名
趙師梅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4年
逝世日期
1984年10月
性    別
亦    名
趙學魁

趙師梅人物生平

趙師梅,原名趙學魁,1894年生於湖北省巴東縣。1909年考入武昌曇華林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成為電機科第一班學生。1910年趙師梅加入革命團體共進會,任校內共進會代表。1911年仲夏,趙師梅等三人受共進會負責人劉公之命,製作“鐵血十八星旗”。
武昌首義前夕,趙師梅擔任秘密交通員,起義當天冒着生命危險趕往南湖炮隊,通知炮隊配合進攻總督官署,並參加了圍攻總督府的戰鬥。武昌首義後,湖北革命黨人與清廷南下的北洋軍進行了殊死搏鬥,在戰火紛飛的武漢保衞戰中,趙師梅堅持奮戰達一月之久,在漢陽防守戰中負傷,因軍功卓著被授予甲等功勳。
1913年孫中山先生從參加武昌首義的志士中選拔一批革命青年出國留學,趙師梅作為第一批留學生赴美國留學。1922年他以優異成績獲美國裏海大學最高獎學金“威爾伯獎學金”並獲得機電碩士學位。同年回國在上海受到孫中山先生的親切接見。正是這次終身難忘的見面,使他放棄了“工業救國”的初衷,轉而矢志“教育救國”。自此,趙師梅淡薄名利,謹遵中山先生教誨,從事大學教育凡六十餘載。他先後籌辦江漢大學,受聘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講師、湖南高等工業學校及湖南大學教授。1929年起任國立武漢大學教授兼電機系主任,1953年轉任華中工學院電機系教授,1958年調任武漢工學院教授。
作為武漢工學院重要創始人之一,他主持創建了學校電機系和電機實驗室,併兼電機系主任,為國家培養電機電器工程專業技術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親自參與並見證了學校白手起家、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在武漢工學院工作的26年裏,他的身上始終閃爍着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生命之光,學校師生更是難忘他克己奉公、助人為樂,不遺餘力扶掖莘莘學子的傳奇故事。

趙師梅相關事蹟

事蹟一
他生活儉樸,“衣履尤其樸素,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所得薪水,大多用於資助貧困學生、教工或同族子嗣”。早在三十年代,因衣着過於儉樸,他一個大名鼎鼎的大學教授,竟被人當成黃包車伕。他64歲來到武漢工學院,隻身住在學生宿舍樓,在教工食堂就餐。他每日早餐快吃完時,總是用一小塊饅頭把碗裏稀飯、米湯刮淨後一起吃掉。他老伴住在喻家山華中工學院,與街道口馬房山武漢工學院相隔數十里路程,從1958年到1980年的22個寒暑之中,他常年堅持徒步,星期六步行回華中工學院家中,星期日晚上再一步步走回馬房山。晚年的他足疾嚴重,有隻腳大拇指長了一個骨包,他就把常年穿的解放鞋在骨包處剪一個洞,繼續穿用行走。 [2] 
事蹟二
“我是赤身來到人間,我的一切都是人民給的,我的一切都要還給人民!”1984年10月,趙師梅教授臨終囑咐把自己積蓄的10000元人民幣捐贈給武漢工學院,以“扶掖後人,獎勵學子”。彌留之際,他還在諄諄叮嚀,反覆對夫人殷學明説:“一定要實現我的諾言!”
1986年,學校根據趙師梅教授的遺願和殷學明的申請,決定將他捐贈的10000元人民幣設立“趙師梅教授獎學金”,殷學明還從自己的工資中每月拿出100元作為增補基金。1987年,武漢工學院設立的首個獎學金“趙師梅教授獎學金”首次開獎。1993年,學校召開趙師梅教授誕辰100週年紀念大會,舉行趙師梅教授塑像安放儀式,併發出為擴大趙師梅教授獎學基金,在校內外、境內外開展捐贈活動的通知。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