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越城區

鎖定
越城區,浙江省紹興市轄區,地處杭州灣金南翼,寧紹平原西部,會稽山北麓,是紹興市政治、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總面積538.6平方千米,東與上虞區交界,西、南、北三面同柯橋區接壤。截至2023年,轄16個街道,1個鎮。 [20]  2023年,越城區常住人口113.06萬人,户籍人口82.43萬人。 [21]  區人民政府駐延安路18號。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踐遷都建城於此而得名。秦朝置會稽郡,唐朝置越州,一度成為南宋臨時都城和明末魯王監國之所,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和先越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1949年5月紹興解放,設紹興市(縣級市),後分別設紹興縣、紹興地區,為紹興縣、紹興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1983年7月,紹興撤地建市設越城區。
2023年,越城區地區生產總值1330億元,比上年增長7.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6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4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3:42.7:56.0。 [21] 
中文名
越城區
行政區劃代碼
33060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浙江省紹興市
地理位置
會稽山北麓
面    積
538.6 km²
下轄地區
1個鎮、16個街道
政府駐地
紹興市越城區塗山東路88號
電話區號
0575
郵政編碼
312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13.06 萬(2023年)
著名景點
魯迅故里
書聖故里
越子城
陽明故里
火車站
紹興站紹興北站
車牌代碼
浙D
地區生產總值
1330 億元(2023年)

越城區歷史沿革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踐遷都建城於此而得名越城。
越城古為越國國都,治所,並一度是夏禹帝朝會萬國之都,春秋五霸越國都城,魏晉第一大都市、隋唐東南沿海中心、五代吳越東都、宋朝都城、南明都城。宋紹興府城置5廂、96坊;
元代改廂為隅,設4隅、137坊,置錄事司掌之;
明廢錄事司,4隅劃歸山陰、會稽兩縣分掌之;
清襲明制,仍設4隅,坊裏數時有變化。城內置昌福、湯公、長安、蕺望、孝義、南大、鹹歡、辛植、美政、大善、秋瑾、水澄、越王、大雲、錫麟、上大16鎮。後併為秋瑾、元培、湯公、成章、魯迅、錫麟6鎮。35年10月,合6鎮稱越王鎮,設90保、1228甲、21382户、92455人(1948年1月統計資料)。49年5月,紹興全境解放。10月,以紹興縣越王鎮,置紹興市,隸紹興專區
1950年5月,合紹興縣、市,稱紹興縣,置城關區。9月,城關區復改紹興市,隸紹興專區。
1952年,撤銷紹興專區,紹興市改為省轄。時全市置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區。
1958年2月,劃歸寧波專區。1960年8月,改置紹興市人民公社,轄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大隊,隸紹興縣。
1962年1月,復置紹興市,廢市人民公社。
1962年12月廢市,置城關鎮,隸紹興縣
1964年,為紹興專區區治。
1983年7月,紹興撤地建市,置越城區(縣級)。 [26] 

越城區行政區劃

越城區區劃沿革

2000年,越城區禹陵鄉大眾、新港2行政村劃歸稽山街道管轄。
2001年1月,紹興縣的斗門鎮(不含新馬山村、新合作村、新黃甫村、新孫端村、新豆姜村和新斗門村)、東浦鎮、鑑湖鎮、皋埠鎮和馬山鎮劃歸紹興市越城區管轄。7月23日,撤銷城東鄉,大部併入東湖鎮。撤銷靈芝鄉、梅山鄉,原靈芝鄉大部和原梅山鄉合併,設靈芝鎮。撤銷亭山鄉、禹陵鄉,與原城東鄉、原靈芝鄉其餘部分及鑑湖鎮部分改由越城區政府直轄並調整設立若干街道。26日,擴大府山街道,原亭山鄉併入。擴大北海街道,原靈芝鄉部分併入。擴大蕺山街道,原城東鄉部分和昌安街道併入。擴大稽山街道,原禹陵鄉併入。設立城南街道,管理原鑑湖鎮部分(18村、8居)。
2003年,將紹興縣齊賢鎮七里江、莊頭、林頭、五峯、前王、潞陽、潞莊、後諸、犭央犭茶湖、山泉、西山頭、青雲、立岱、大慶寺、嘉會15個村劃歸越城區靈芝鎮管轄。
2007年,設立迪蕩街道,由浙江紹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代管。
2008年,皋埠鎮五和村、後堡村、大皋埠村、小皋埠村、高平村、楊浜村、岑前村、仁瀆村等8個行政村劃歸東湖鎮管轄;將東湖鎮壩口村、壩內村、獨樹村、東湖村、東龍山村、鳳鳴村、笄山村、薛家埭村、香山村、白蓮岙村、塘下趙村、大湖頭村等12個行政村和東湖居民區劃歸皋埠鎮管轄。
2013年,原紹興縣的孫端鎮、陶堰鎮、富盛鎮劃歸紹興市越城區管轄。鏡湖新區併入越城區,東湖鎮、皋埠鎮、陶堰鎮、富盛鎮由紹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託管,孫端鎮由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
2021年2月,將紹興市上虞區瀝海街道的管轄區域劃歸紹興市越城區。 [5] 

越城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越城區下轄16個街道、1個鎮:塔山街道府山街道北海街道城南街道稽山街道迪蕩街道靈芝街道東湖街道皋埠街道馬山街道斗門街道鑑湖街道東浦街道孫端街道陶堰街道瀝海街道富盛鎮 [20]  區人民政府駐越城區塗山東路88號。 [29] 

越城區地理環境

越城區位置境域

越城區地處浙江省東部,錢塘江和杭州灣南岸,寧紹平原西部,會稽山北麓,介於北緯29°87′13"~30°13'33",東經120°51′84"~120°80′25"之間。東與上虞區相連,南、西、北與柯橋區接壤。總面積538.6平方千米。 [1]  [30] 

越城區地形地貌

越城區處於錢塘江河口段南岸,寧紹平原西部,背靠會稽山餘脈,是平原向低山丘陵的過渡地帶,總體地勢南高北低。北部、中部以平原為主,間有殘丘突兀於平原之中,如鏡潮濕地公園的梅山,以及城區的塔山、府山等。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形坡度一般15°~25°,局部30°以上,全區最高峯位於富盛鎮西南的望海崗,海拔標高567.7米。根據地貌形態成因多級分類原則,越城區地貌類型有侵蝕剝蝕地貌(殘丘)、坡洪積平原、衝洪積平原、湖沼積平原、衝海積平原五大類。 [30] 

越城區氣候

全區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東北風為多,温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6.4℃,年平均日照1996.4小時,無霜期240天,年平均降水量1461毫米。夏秋間颱風暴雨時有侵襲,有時造成較大損失。

越城區水文

越城區境地處平原水網地帶,平水江、漓渚江、南池江、坡塘江自南而北,流經區內;浙東運河,以東西向分別貫穿區境南北部。境內河道縱橫,水網密佈。區境南部,有零星土丘分佈。

越城區自然資源

越城區土地資源

2021年,越城區國土變更調查總面積493.24平方千米,包括濕地、耕地、種植園用地、林地、建設用地等地類均有分佈,主要土地類型:濕地0.17公頃;耕地9467.22公頃,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19.19%;園地1018.44公頃,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2.06%;林地12505.39公頃,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25.35%;草地355.65公頃,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72%;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5121.35公頃,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30.66%(包括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1765.14公頃,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3.58%;商業服務業用地873.19公頃,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1.77%;特殊用地176.03公頃,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36%);交通運輸用地2373.04公頃,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4.81%;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7962.96公頃,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16.14%;其他520.51公頃,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1.06%。

越城區水資源

2021年,越城區年降水量91121萬立方米,年總水資源量58863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52450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13245萬立方米,地下水與地表水重複計算量6832萬立方米。 [30] 

越城區礦產資源

截至2021年底,越城區已發現銅、金、石煤泥炭、石英砂岩普通建築石料等礦產資源6種;已發現的燃料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產地,均已經過地質預查或普查。勘查結果顯示,上述甲類礦種大多屬礦點和礦化點,但礦體規模小、形態複雜、礦石質量變化大,均不具備工業價值,區內僅有建築石料礦可供開發利用。全區在開2處普通建築石料礦,設計開採規模分別為92萬噸/年和76萬噸/年。 [30] 

越城區人口

截至2023年末,越城區常住人口113.06萬人,比上年增加0.86萬人。城鎮化率84.3%,比上年提高0.61個百分點。户籍人口82.43萬人,其中男性40.04萬人,女性42.39萬人,分別佔總人口的48.6%和51.4%。人口出生率4.20‰、死亡率9.03‰,人口自然增長率-4.82‰。 [21] 

越城區經濟

越城區綜述

2023年,越城區地區生產總值133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7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568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745億元,增長7.1%。三次產業結構為1.3:42.7:56.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按户籍人口)161097元,比上年增長7.7%。 [21] 
人民生活
2023年,越城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40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96元,增長5.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66元,增長7.3%。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1.53。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2629元,增長7.9%,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增長7.2%、9.7%。 [21] 
財政
2023年,越城區財政總收入146億元,比上年增長6.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0億元,增長4.5%;税收收入78億元,增長8.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8億元,增長8.9%。 [21]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越城區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9.9%。其中,第二產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23.1%,增長37.9%,拉動全部投資增長7.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76.9%,增長3.6%,拉動全部投資增長3.0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21.4%,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43.4%,民間項目投資增長27.2%,能源交通和水利投資下降1.3%。23個省“千項萬億”項目、12個省重點建設項目、6個省市縣長項目100%開工。房地產投資457億元,比上年增長2.3%。商品房銷售額378億元,下降15.1%;銷售面積198萬平方米,下降10.6%。 [21] 

越城區第一產業

2023年,越城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9%。糧食播種面積21.8萬畝,糧食總產量9.4萬噸。蔬菜產量24.3萬噸,增長5.0%。水果產量4.5萬噸,增長4.5%。生牛奶產量2.7萬噸,增長27.1%。漁業產量4.5萬噸,增長5.1%。生豬存欄4.2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0.5萬頭。
建設高標準農田6199畝,新開工建設2097畝;建成紹興首個糧食生產“萬畝聯盟”;新增未來農村1家、數字農業工廠1家;培育科技示範150户,完成建設高品質綠色科技示範基地2個、區級農業科技試驗項目8個。
共創4個省級、5個市級以及22個區級未來鄉村;確定2條市級和美鄉村精品線路、4條區級和美鄉村精品線路,共涉及12個精品村。新創建市級低收入農户產業幫促基地1個;167個行政村實現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全覆蓋。 [21] 

越城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3年,越城區規上工業企業711家,規上工業增加值428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增加值排名前五位的行業分別為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18.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13.1%),醫藥製造業(11.5%),紡織業(7.4%),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6.6%)。規上工業利潤40億元,下降23.7%,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分別增長435.9%、136.7%、76.3%。
大力實施製造業“1515”行動,成功奪取全省首批“浙江製造天工鼎”。收儲騰退企業18家,實施“二次開發”項目51個,新增投資44億元,有效盤活土地1529畝。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雄鷹企業1家、省級“隱形冠軍”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5家、“小升規”64家,芯聯集成在科創板成功上市。
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增加值44億元,比上年增長16.4%。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7%、19.4%和8.7%,增加值分別佔規模以上工業的22.5%、57.7%和64.3%,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1.9、10.9和2.4個百分點。 [21] 
建築業
2023年,越城區建築業增加值144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總產值978億元,比上年增長8.3%。 [21] 

越城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3年,越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93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9億元,增長4.3%,網絡零售額213億元。限上批發業787家,銷售額1852億元,增長27.3%;限上零售業204家,銷售額276億元,增長5.5%;限上住宿業49家,營業額13億元,增長31.0%;限上餐飲業87家,營業額23億元,增長29.6%。規模以上服務業224家,營業收入240億元,增長2.6%。 [21] 
對外經濟
2023年,越城區進出口總額1107億元,比上年增長32.1%,進出口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其中出口和進口分別為860和247億元,分別增長20.1%和102.5%。組織1700餘家企業參加50場境內外展會,全球“搶單”超5億美元,紹興綜保區提前實現“百億百強”目標,榮獲全省十佳外貿強縣(市、區)。
在全省率先設立中國香港、德國、日本等3個駐外商務聯絡處,與23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在外投資企業增至46家。實際使用外資1976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8%,實到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製造業項目2個。 [21] 

越城區政治

越城區主要領導(截至2024年3月)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徐軍 [23] 
區長
錢林江 [22]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徐荻 [24] 
區政協主席
胡文煒 [25] 

越城區社會事業

越城區教育事業

2023年,越城區共有小學54所,在校學生66145人,專任教師3415人;初中22所,在校學生25604人,專任教師2062人;幼兒園124所,在校學生30370人,專任教師2445人;特殊教育1所,在校學生341人,專任教師60人。完成兩湖幼兒園、鶴池苑幼兒園四季園區等幼兒園建設,新增學位1800個。完成中小學新建、擴建工程,新增學位4290個。改造衞生間300間,更新電腦1500台、多媒體300套,提檔升級公辦幼兒園衞生間1284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過渡校區首批師生入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區外名師5名、招聘教師144名。 [21] 

越城區科學技術

2023年,越城區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54家,關鍵技術攻關數、科技項目申報數全市第一。專利授權量5339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813件。全社會R&D經費投入比重首次突破3.0大關(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企業佔比87.3%;規模以上工業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7.3%。 [21] 

越城區文化事業

2023年,越城區有“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190個、城市書房17家、文化驛站4個。開展文藝賦美常態化活動18432場、羣眾文化惠民演出進基層120場,送書下鄉88334冊次、送展覽講座下鄉240場、文化走親22場。 [21] 

越城區體育事業

2023年,越城區新建14個基層體育場地設施,6千米環浙步道及90千米健身步道,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88平方米。完成“水鄉孩子會游泳”培訓1552人,辦好“迎亞運”羣眾體育賽事(活動)300場,大型線上健身賽事2場,承辦第二屆中國國際象棋冠軍賽、長三角城市空竹邀請賽暨長三角城市空竹聯盟成立儀式等品牌賽事(活動)。向省隊輸送優秀運動員16人。獲得市運會賽前金牌154.45枚,總分3226.125,均列全市第2。 [21] 

越城區醫療衞生

2023年,越城區有執業醫師(助理)2320人,護士2215人,家庭醫生簽約率60.72%。千人託位數4.34個,比上年增加0.93個。城鄉居民同質同標免費健康體檢23.73萬人,完成率150.19%。0~3歲兒童發育篩查率93.04%。結直腸癌篩查任務完成率238.96%、慢阻肺103.40%、老年痴呆106.06%、前列腺癌101.45%、肺癌篩查(CT)103.41%。 [21] 

越城區社會保障

2023年,越城區民生事業投入77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1%、歷年最高,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開展職業培訓5.5萬人,新增城鎮就業4.5萬人,低收入農户收入增長12%。參加基本養老保險720430人,比上年末增長1.3%。累計幫扶重點羣體2.44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106個。累計發放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11387萬元,惠及1.82萬人次;發放失業金16313萬元,涉及8.75萬人次;發放失業補助金686萬元,涉及0.78萬人次。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000套,改造老舊小區30個。 [21] 

越城區風景名勝

青藤書屋和徐渭墓
青藤書屋和徐渭墓,分別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前觀巷大乘弄10號和紹興市柯橋區蘭亭鎮裏木柵村姜婆山東麓。青藤書屋是中國明代文學家、藝術家徐渭的故居;徐渭墓為徐氏家族墓地。
青藤書屋和徐渭墓由青藤書屋、徐渭墓組成。青藤書屋,佔地478平方米,其建築面積106平方米,三開間,分前後兩室,書屋前有天池和青藤,東首為一竹園,有自在巖、天漢分源等園景。徐渭墓方形,黃土封頂,條石砌邊,高1米餘,邊長2.6米。墓前立碑,旁有其父母、兄、子墓冢。 [8]  2006年5月25日,青藤書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八字橋
八字橋,位於越城區八字橋直街東端,南臨東雙橋,北與廣寧橋毗鄰。宋嘉泰《會稽志》載:“八字橋,在府城東南。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故得名。”今橋為南宋寶佑四年(1256)重建,橋築於三河匯合處,一橋兼跨三河,主橋跨稽山河,東西向。佈局設計因地制宜,巧妙地解決了複雜的水陸地形的交通問題,在中國橋樑發展史上有其重要地位。 [3]  2001年6月25日,八字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 
紹興魯迅故居
紹興魯迅故居,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東昌坊新台門內(魯迅路208號),魯迅自1881年誕生至1898年去南京讀書前,一直生活在這裏。故居坐北朝南,兩樓兩底,一間平屋,中有走廊相連。故居後面有一百草園,是魯迅童年時代經常活動的地方。 [14]  1988年1月13日,紹興魯迅故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 
大禹陵
大禹陵,坐東朝西,有欞星門、甬道、大禹陵碑亭。相傳墓內原有“葦槨桐棺”,早已無存,陵前有禹祠,為近年重建。陵前“大禹陵”石碑尚存。陵北有禹廟,據《越絕書》記載,廟為夏少康時始建,後歷代均有重修重建。廟依山而構,氣勢雄偉。中軸線上由午門、拜廳、正殿等主體建築。廟內存有明、清告祭等碑三十二通。 [16]  1996年11月20日,大禹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 

越城區地方特產

紹興腐乳
紹興腐乳,浙江省紹興市特產,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2022年1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准對“紹興腐乳”實施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7] 
紹興酒
紹興酒,浙江省紹興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00年,紹興酒被認定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6] 
平水日鑄茶
平水日鑄茶浙江省紹興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2019年1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平水日鑄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越城區著名人物

魯迅 [27] 

越城區榮譽稱號

2020年6月,越城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4] 
2021年12月,越城區入選2022年幸福河湖建設試點縣。 [10] 
2022年2月,越城區入選浙江省2021年度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優秀區。 [11] 
2022年4月,越城區入選第三批浙江省全域旅遊示範縣(市、區)。 [12] 
2023年10月,越城區入選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