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賽典赤·贍思丁墓

鎖定
賽典赤·贍思丁墓,有二處,一處是真身墓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北郊馬家庵村;一處是紀念冢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吳井街道民航路小學西南邊(民航路與環城南路交匯處)。 [4]  [6] 
賽典赤·贍思丁真身墓呈長方形,面南背北,下部砌石,上部封土,高1.8米,長2.6米,寬1.4米。紀念冢為長方形石砌高冢,高約2.7米,長2.3米,寬1.3米,上有石刻屋檐蓋板,四面鑲碑石。賽典赤·贍思丁墓是雲南地區重要的紅色資源,為研究和傳承賽典赤·贍思丁精神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4-5]  [7] 
2019年10月7日,賽典赤·贍思丁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賽典赤·贍思丁墓
地理位置
雲南省昆明市北郊馬家庵村;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吳井街道民航路小學西南邊
所處時代
元、清至民國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8-0189-2-022

賽典赤·贍思丁墓歷史沿革

民國六年(1917年),以唐繼堯為首的雲南軍政大員為紀念賽典赤·贍思丁,在原清康熙年間修的墓冢址上重新修建為紀念冢。 [2] 
1981年,五里多小學捐資整修,復原了紀念冢冢地台基、石階等處,並在四周遍植花木。 [4] 
賽典赤·贍思丁墓 賽典赤·贍思丁墓
1984年,雲南省人民政府決定撥款3萬元修復賽典赤·贍思丁墓。修復工程於1986年2月完成。 [4] 

賽典赤·贍思丁墓遺址特點

賽典赤·贍思丁墓 賽典赤·贍思丁墓
賽典赤·贍思丁墓分兩處,其中賽典赤·贍思丁真身墓位於昆明北郊馬耳山馬家庵村;咸陽王·贍思丁衣冠冢位於昆明市民航路小學西南側,民國六年(1917年),以唐繼堯為首的雲南軍政大員為紀念賽典赤·贍思丁,在原清康熙年間修的墓冢址上重新修建的紀念冢。 [2] 
賽典赤·贍思丁真身墓 賽典赤·贍思丁真身墓
1986年2月,賽典赤·贍思丁真身墓修復後,四周用石砌成,長2.9米,寬1.4米,高1.8米。墓頂培土成半圓;墓南面立有墓碑,墓上部為半形,刻有阿拉伯文字,下部正中用中文書寫“元咸陽王賽典赤贍思丁墓”11個大字,左上側書“生於一二一O年,卒於一二七九年”兩行小字,右下側書“雲南省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二月立”兩行小字。墓地四周有圍欄,墓地內遍植樹木花草。 [4]  [6] 
賽典赤·贍思丁紀念冢 賽典赤·贍思丁紀念冢
民國六年(1917年),重修後的紀念冢為長方形石砌高冢,高約2.7米,長2.3米,寬1.3米,上有石刻屋檐蓋板,四面鑲碑石。1981年,五里多小學捐資整修,復原了冢地台基、石階等處,並在四周遍植花木。 [4]  [5] 

賽典赤·贍思丁墓文物遺存

賽典赤·贍思丁墓 賽典赤·贍思丁墓
賽典赤·贍思丁紀念冢四面鑲碑石,正面刻“元咸陽王贍思丁”;左面刻《元史·賽典赤贍思丁傳》;右面刻民國六年(1917年),袁嘉穀寫的《重修咸陽王陵記》,敍道:“近,滇人思慕於王,瞻拜憑眺,往往徘徊陵下,不忍去。” [4]  [5] 

賽典赤·贍思丁墓歷史文化

賽典赤·贍思丁
賽典赤·贍思丁 賽典赤·贍思丁
賽典赤·贍思丁(1211~1279年)是元朝前期的政治家。又名烏馬兒,回族,原籍(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家族顯赫(阿拉伯語“賽典赤”意即“尊貴的聖裔”),受忽必烈重用。憲宗年間任燕京路總管時,鼎力資助忽必烈平定雲南。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出任陝西四川行省平章政事,為元軍攻打南宋理財備戰。在位三年,政績卓然;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年),任雲南行省平章政事。在滇五年,理順機構,推廣文治,改革陋俗,獎勵農耕,興修水利,並改善同安南、緬等鄰國的關係。賽典赤·贍思丁逝世後,忽必烈追封其為咸陽王。 [2-3]  [5] 

賽典赤·贍思丁墓研究價值

賽典赤·贍思丁墓是雲南地區重要的紅色資源,為研究和傳承賽典赤·贍思丁精神提供了資料。 [7] 

賽典赤·贍思丁墓保護措施

賽典赤·贍思丁墓 賽典赤·贍思丁墓
2019年10月7日,賽典赤·贍思丁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賽典赤·贍思丁墓旅遊信息

賽典赤·贍思丁墓地理位置

賽典赤·贍思丁墓真身墓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北郊馬家庵村;紀念冢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吳井街道民航路小學西南邊(民航路與環城南路交匯處)。

賽典赤·贍思丁墓交通信息

自駕:自雲南省昆明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賽典赤·贍思丁墓真身墓,路程約47.9千米,用時約48分鐘;開車前往賽典赤·贍思丁紀念冢,路程約22.9千米,用時約38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