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賈恩茨考斯韋海岸

鎖定
在北愛爾蘭安特令平原邊沿,沿着海岸在玄武岩懸崖的山腳下,大約由四萬個巨柱組成的賈恩茨考斯韋角從大海中伸出來。這個著名的名勝就如同傳説中的巨人跨過海峽到達蘇格蘭。三百年來,地質學家們研究其構造,瞭解到它是在第三紀(大約50-60百萬年前)由活火山不斷噴發而成的。這個狀觀景點同時推動了地球科學的發展。
中文名
賈恩茨考斯韋海岸
外文名
The Giants Causeway and Causeway Coast
所屬洲
歐洲
所在國家
英國

賈恩茨考斯韋海岸世界自然遺產

賈恩茨考斯韋海岸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巨人之路”及其海岸(Giant's Causeway and Causeway Coast)
入選時間:1986年
遴選依據:自然遺產(vii)(viii)
地理位置:N55 15 00 W6 29 07
遺產編號:369

賈恩茨考斯韋海岸遺產描述

英國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英國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巨人之路”及其海岸,位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西北約80公里處大西洋海岸。在英國北愛爾蘭的安特里姆平原邊緣的岬角,沿着海岸懸崖的山腳下,由總計約4萬根六角形或五邊形、四邊形的玄武岩石柱組成一條綿延8公里的海岸,被視為世界自然奇蹟。數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濱,被稱為“巨人之路”(Giants causeway)。石柱連綿有序,呈階梯狀延伸入海。賈恩茨考斯韋海岸被認為是6000萬年前太古時代火山噴發後熔岩冷卻凝固而形成的。“巨人之路”是這條海岸線上最具有特色的地方,這四萬根大小均勻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條綿延數千米的堤道,形狀很規則,看起來好像是人工鑿成的。大量的玄武岩石柱排列在一起,形成壯觀的玄武岩石柱林。它們以井然有序、美輪美奐的造型,磅礴的氣勢令人歎為觀止。“巨人之路”是世界自然奇觀,也是北愛爾蘭著名的旅遊景點。300年來,地質學家們研究其構造,瞭解到它是在第三紀(大約5000-6000萬年前)時由活火山不斷噴發而成的,這個狀觀景點同時大大推動了地球科學的發展。
1986年,根據自然遺產遴選依據標準N(vii)(viii),“巨人之路”及其海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賈恩茨考斯韋海岸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

“巨人之路”位於北愛爾蘭安特令平原邊沿,沿着海岸坐落在玄武岩懸崖的山腳下,由大約40 000個黑色玄武岩巨型石柱組成,這些石柱一直延伸到大海。這個令人稱奇的景觀使人們聯想出巨人跨過海峽到達蘇格蘭的傳説。300年來,地質學家們研究其構造,瞭解到它是在第三紀(大約5000-6000萬年前)時由活火山不斷噴發而成的。這個狀觀景點同時大大推動了地球科學的發展。 [1-3] 

賈恩茨考斯韋海岸名字起源

巨人岬這個名字起源於愛爾蘭的民間傳説。有不同版本:

賈恩茨考斯韋海岸版本一

據説巨人岬是由愛爾蘭巨人芬·麥克庫爾建造的,他把巖柱一個又一個地移到海底,那樣他能走到蘇格蘭去與其對手芬·蓋爾交戰。當其完工時,麥克庫爾決定休息一會兒。而同時,他的對手芬·蓋爾穿越愛爾蘭來估量一下他的對手,卻被睡着的巨人巨大的身軀嚇壞了,尤其是在麥克庫爾的妻子告訴他這事實上是巨人的孩子之後。蓋爾在考慮這小孩的父親該是怎樣的龐然大物時,也為自己的生命擔心,他匆忙地撤回到蘇格蘭,並毀壞了其身後的堤道。現在堤道的所有殘餘位於安特里姆海岸上。

賈恩茨考斯韋海岸版本二

另外一種説法是愛爾蘭國王軍的指揮官芬·麥庫爾力大無窮,一次在同蘇格蘭巨人的打鬥中,隨手拾起一塊石塊,擲向逃跑的對手,石塊落在海里,就形成了今天的巨人島。後來他愛上了住在內赫布里底羣島的巨人姑娘,為了接她道此地來,就建造了這條堤道。

賈恩茨考斯韋海岸形成

北大西洋早期,在現已分離的北美大陸和歐洲大陸之間新形成的海道依然處在發展之中。北大西洋的主體位置已定,但它的邊界則正在形成和變化階段。大約8千萬年前,格陵蘭的西海岸與加拿大分離,但東南海岸仍與對面的不列顛羣島的西北海岸緊緊相連。
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
大約2千萬年後,這些海岸開始分離,而在現在的斯凱島、拉姆島、馬爾島和阿倫島上,以及在蘇格蘭本島的阿德納默亨角上和南部的愛爾蘭的斯利夫·加利翁、克利夫登和莫恩均有大的火山。這些古老的火山在其初期景色一定十分壯觀,但有關當時的情況所留下的最重要的記錄就是洪水、高原和玄武岩。噴發出來的玄武岩是一種特別灼熱的流體熔岩,曾記載的下坡流速每小時超過48公里。流體熔岩較容易散佈於很大的面積,於是就有"氾濫玄武岩"這一術語,而且它們形成的大塊熔岩,遍佈整個火山活動區。類似的玄武岩其他地方也有,印度的德干高原,在4000-6000萬年前形成了70萬立方公里的熔岩。任何熱的液體遇冷收縮,熔融的熔岩概不例外。但當熔岩最終冷卻到能夠結晶的時候,它開始爆裂成規則的圖案,常常是六角形圖案,與炎熱的夏天干涸的池塘中泥質底部形成的龜裂十分相似。
熔岩的主要特點在於裂縫直上直下伸展,水流可從頂部通達底部。結果形成了獨特的玄武岩柱網絡,所有的玄武岩柱不可思議地捆紮在一起,其間僅有極細小的裂縫。地質學家把這些裂縫稱為"節理",就整體而言就成為"柱狀玄武岩"。柱的典型寬度約為46釐米,但寬度也有更大些或小些的。

賈恩茨考斯韋海岸其他類似結構

巨人岬是這種獨特現象的特別完美的表現-真正適合巨人的大通道。柱狀玄武岩不限於北愛爾蘭;另一最著名的例子是在蘇格蘭西海岸外的內赫布里底羣島。在斯塔法島上,玄武岩柱在大部分地區均發育良好,而且有一巨大的巖洞,繼神秘的巨人岬之後,那裏的海水已將巖柱侵蝕成芬戈爾巖洞。芬戈爾巖洞有廣泛的聲譽,幾個世紀來在詩歌和小説中有描述,而作曲家菲利克斯·德爾松在1829年去該島的一次訪問中,被激發創作了現被稱作"赫布里底羣島"的著名管絃樂前奏曲。
除了蘇格蘭內赫布里底羣島的斯塔法島之外,冰島南部、中國江蘇六合縣的柱子山石柱林等。而香港西貢內海地區亦有大型的流紋岩六角柱羣。美國加州魔鬼柱公園(Devils Post Pile National Mounment)也有此六角型石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