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賀蘭口

鎖定
賀蘭口是明長城寧夏鎮關隘,位於寧夏賀蘭縣境內。因賀蘭山險不可逾,所以賀蘭口僅關口處建有城牆,並建有若干烽火台,與平川地帶守軍相呼應。賀蘭口溝谷兩側的山崖上,今仍保存着明朝摩崖刻記兩方。溝谷北壁石刻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欽差大臣巡視賀蘭山邊防題記,南壁為萬曆三十七年(1609)重修賀蘭口時官兵所刻。
中文名
賀蘭口
類    別
關隘
地    點
寧夏
所屬長城
明長城

目錄

賀蘭口簡介

賀蘭口 賀蘭口
賀蘭口、拜寺口三關口,同踞賀蘭山中部,均為明長城寧夏鎮的重要關隘。 賀蘭口在北,拜寺口居南,兩口相距25公里,屬一個防禦體系。賀蘭山中部是賀蘭山最險地段,這裏山峯高聳,關口三面皆被山巒環繞,東面是銀川平原。因賀蘭山險不易逾越,所以僅在關口處建有城牆,在山的深處建有若干烽火台,與平川地帶的守軍相呼應。雖然現在關口的防禦建築設施多已被毀,但當年駐守長城將士所題刻的不少摩崖刻石均清晰可見,多為嘉靖、萬曆年間官員人等巡邊題記和修邊記實。

賀蘭口文化

賀蘭口 賀蘭口
在賀蘭口溝谷兩岸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還有400幅巖畫。這些古代巖畫題材,以類人頭像為主,約佔半數之上,其餘的還有馬、驢、牛、羊、鹿等圖形和狩獵、人手、人腳印等。畫境古樸渾厚,巖畫多用利石、金屬磨刻鑿成,以人面形居多,或插羽毛,或留髮髻,或長犄角,或着頭巾。有的高鼻大耳滿臉毛須,有的口銜骨頭。多數人形有眉無眼。據考證,巖畫作於中國青銅器時代,距今3000餘年,是我國西北一帶古代的党項、羌戎突厥鮮卑匈奴遊牧民族創作的,其內容真實地記錄了他們的生活習俗和社會活動的情景,堪稱古代少數民族珍貴的藝術寶庫。

賀蘭口巖畫

賀蘭口 賀蘭口
賀蘭山是寧夏和內蒙古的分界,最近十多年來賀蘭山東麓的北段,好多個山溝口都發現了大批巖畫,其中賀蘭口是最早發現的。距銀川市區56公里的賀蘭口巖畫風景名勝區,是賀蘭山岩畫的薈萃之地。這裏山勢峻峭,風景如畫,山泉四季不竭。在山口內外分佈着5000多幅巖畫,其中人面像巖畫就有700多幅。它以其表現形式豐富、分佈區域集中、文化內涵深厚、距離中心城市近而名冠世界巖畫之首,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賀蘭口不僅是古代巖畫的富集之地,也是原始遊牧民族的祭祀中心,同時又是賀蘭山東麓民俗文化積澱豐厚的古村落所在地。以“范家大院”為主的古村落及其古代建築呈扇面分佈於溝口外台地上,這裏除了有大量的巖畫外,還發現有原始人類居住的山洞及房屋遺址、帳址、祭壇、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圈石墓以及反映生殖崇拜的石砌構築物。同時,在景區內還分佈有西夏寺廟建築遺址、明代水關、明代石砌哨台、清代龍王廟、土地廟和羊圈圈神主廟等古建築。
在近兩年的開發建設中,賀蘭口巖畫風景名勝區最大限度地淡化現代建築痕跡,保護古代巖畫及其原始、古樸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使其成為寧夏面向21世紀、具有世界文化交流意義的、最具發展潛力的旅遊勝地。置身其間,我們不僅能領略到賀蘭山的雄偉,大自然的秀美,古巖畫的神秘,而且會陶醉於古村落、古遺址原始、厚重的文化氛圍中,發思古之悠情,是中外遊客訪古探奇、尋幽處靜、適閒娛樂的好去處。
賀蘭口位於賀蘭山中段的賀蘭縣金山鄉境內。那裏山勢高峻,海拔1448米,俗稱“豁了口”。走進山口,但見景色幽雅,潺潺泉水從溝內流出。奇峯疊障間,約有千餘幅個體圖形的巖畫,分佈在溝谷兩側綿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畫面藝術造型粗獷渾厚,構圖樸實,姿態自然,寫實性極強。內容以人首像為主的巖畫佔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為牛、、鹿、、狼等動物圖形。其中人首像畫面簡單、奇異,有的人首長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圓頂帽;有的大耳高鼻滿臉生毛,有的口銜骨頭,有的面部有條形紋或弧形紋。還有幾幅似一個站立人形,雙臂彎曲,兩腿叉開,腰佩長刀,表現了圖騰巫覡的造型形象。還有一些表現女性的巖畫,有的戴着頭飾,有的綰着髮髻,風姿秀逸,再現了幾千年前古代婦女對美的追求。在表現動物的圖形中,總體上構圖粗獷,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雙角突出的岩羊、飛馳的駿馬、搖尾巴的狗、飛鳥的圖形和不知名的猛獸等形象。
最著名的一幅巖畫是在一條溝的北側向陽巖壁上的“太陽神”,離溝底約15米高,我們攀上陡峻小徑才貼近它欣賞了一番。這塊大約一米半見方的作品,號稱鎮山之寶,它刻痕清晰,形象完整,撅着嘴,圓瞪兩大眼,頭髮直立,有點像卡通人物,真不愧是賀蘭山岩畫的代表。這怪物現在享譽全球,圖像資料裏總能見到,銀川出售的工藝品裏也離不開它。至於“太陽神”名字的由來,就有些難説了。有望像生義之嫌,主要是那半圈頭髮樣的線條,可能被認作是光芒,而傳訛者更願意認可這樣的流傳。有人曾寫文章説,賀蘭山經常地震,所謂太陽神,應該是地魔的形象,用途是驅邪祈福。 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遊獵及生息繁衍的地方。這些少數民族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岩石上,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如今,我們遊客看到的巖畫再現了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
另一個特別有趣的是手印。山溝北側有一面光滑的石壁,刻着一個簡單的桃形人面,下方左右各有一隻手的圖形,其中一隻手連帶着半截手臂,端的纖潤柔美,簡直可以當現代的手模。有研究者認為這是女人的手,並且是母權的代表。另一隻手的下方有朝向那隻女手下跪的牛,研究者便説那是被征服部落。手印在各國的古代巖畫裏都有,是一個全球性的題材。手,是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器官,代表着勞作、給予、接受、掌控、指示、致意、警告、宣誓等等,在不同場景出現,就可以有不同的含意。 歐洲舊石器時代的洞穴巖畫中有大量手印。法國的一個洞穴裏,發現了100多個幼兒手印;西班牙的一個洞穴裏,手印留在大象野牛鹿的形象之間,有的則直接印在動物身上。澳大利亞、瑪雅地區、我國雲南,都發現了古代留下的赭色顏料手印。新疆的巖畫裏也有手印。
賀蘭口 賀蘭口
根據專家們對巖畫圖形和西夏刻記的分析,賀蘭口巖畫是在不同時期先後刻制而成。其中大部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北方遊牧民族所為,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時期的畫像。刻制的方法有鑿刻和磨製兩種:鑿刻痕跡清晰,較淺;磨製法是先鑿後磨,線條較粗深,凹槽光潔。賀蘭口巖畫的題材、內容與表現手法都十分廣泛,作者富有想象力,給遊人傳遞出一種真實、親切、肅穆和純真的感受。眾多巖畫為了解和研究古代遊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風土人情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文物資料,堪稱是一處珍貴的民族藝術畫廊。

賀蘭口歷史背景

賀蘭口 賀蘭口
“賀蘭”一詞據説是蒙古語“赫蘭”的轉音,其意為“駿馬”。"賀蘭山"一詞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晉書·北狄匈奴傳》 ,西晉太康五至八年(公元284—287年),由北遷內地的匈奴人約有十幾萬人,“十九種,皆有部落,不相雜錯”。這十九之匈奴部落中,有一支叫“賀蘭部”,隨後這個氏族的名字便成了這座大山的名字。
賀蘭山聳立於寧夏平原西部,它雄偉、峻峭,是“塞上江南”的天然屏障。幾千年來,先後有匈奴、鮮卑、羌族、突厥、回鶻、吐蕃、党項、蒙古等民族在這裏居留、放牧。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千百年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地圖上看賀蘭山是南北走向的山脈,以山脊為中心,東麓為寧夏境,西麓為內蒙境。東麓和西麓的景色,各有各的神韻,各有各的奇妙。東麓有黃河,一條母親河從境內橫穿而過,有塞上江南之美稱。而西麓卻是高原、戈壁、大沙漠,有高原駝城的美譽。在明代,“賀蘭晴雪”作為寧夏八景之首,留下了諸多題詠之作。如陳德武:“六化飛罷淨塵裳,貴富家翁做意慳。滿眼但知銀世界,舉頭都是玉江山。嚴凝藉雪風威裏,眩曜爭光日色間,獨有詩人憐短景,賀蘭容易又青還。”清人胡秉正也賦詩曰:“西北天誰補,此山作柱擎,蟠根橫遠塞,設險壓長城。俯看黃河小,高懸白雪清。曾從絕頂望,灝氣接蓬瀛。”
神秘的西夏王朝,就建都在賀蘭山下。九百多年前,西夏党項族人與宋、金分庭抗禮、割據一方,建立大夏王朝,俗稱西夏,疆域至整個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前後持續190年。他們仿漢人設官制,制禮儀,創建西夏文,擁有燦爛的文化。在公路上,就可以遠遠地看到西夏王陵遺址。西夏亡於蒙古的入侵,蜿蜒在賀蘭山的巍巍長城,並沒有真正地抵擋得住牆外奔襲而來的鐵騎。西夏王陵就是在多次的戰火中被蒙古人蓄意毀敗的,僅剩下那一個個高起的圓形土堆,寂寞地座落在賀蘭山下。殘垣斷壁、荒漠土冢,宛如西夏王朝的悽美絕唱。西夏文明留給後人的是不可捉摸的遙遠、神秘和虛渺。置身其中,耳邊竟夢幻般響起鐵蹄錚錚,山鳴谷動。而今,戰火硝煙已遠去,空留王朝千年夢。那個曾經偏執一方的西夏王國,早已淹沒在浩瀚的歷史長河和茫茫戈壁中。只有這王陵遺址,在落寞地向人訴説着輝煌的往昔。
穿越西夏王陵遺址附近的三關口西行可達阿拉善的主要旅遊景點北寺、南寺,歷史上這裏的寺廟建築規模之大、僧侶人數之多、經典制度之完善、宗教級別之高足以和青海塔爾寺齊名。這裏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藴,還有着得天獨厚的秀麗風光。在這裏觀林海,登險峯,遊古寺,朝觀林海日出,暮看大漠孤煙
賀蘭口 賀蘭口
西夏王陵遺址的北邊,是“小滾鐘口”,俗稱“小口子”,地勢尤如橫卧的巨鍾,面東開口,口內三面環山,形似大鐘。中有孤立小峯名叫鍾鈴山,恰似巨鐘的鈴錘,滾鐘口由此得名。這裏曾是李元昊的行宮和民國期間寧夏軍閥馬鴻逵的避暑山莊。入春以後,滿坡山花爭奇鬥豔,溝裏泉水淙淙有聲。放眼望去,山腰綠蔭葱葱,山巔白雪皚皚,此即“賀蘭晴雪”景色。口內有眾多寺廟古禹王台、興隆寺、晚翠閣,均為清代所建。這些寺廟樓閣依山臨水,隨勢自然,佈局巧妙,錯落有致,與山、石、林、泉渾然一體。有台榭飛閣之勝,芳林花徑之幽,令人流連忘返。
“小口子”再往北行,走進靜悄悄的賀蘭口,可以看到上上下下的巨石上,到處鐫刻着巖畫,有的是用石頭對着岩石研磨出來的,像薄紙那樣淺;有的是用骨器敲擊劃刻出來的,像雕塑那樣生龍活虎……這些巖畫上自天文,下至人文,包羅萬象,人物、動物、太陽、狩獵、畜牧、舞蹈、繁殖、戰鬥……説賀蘭口巖畫是一部遊牧民族用藝術形象描繪的史詩,絕不過分。
關於賀蘭山,學術界還有一些爭論,據瞭解,僅以賀蘭為名的山,在我國就有好幾座,除寧夏之外,山西、河北都有賀蘭山。曾有人提出岳飛《滿江紅》中的賀蘭山為河北的賀蘭山。理由是岳飛從未到過寧夏的賀蘭山,從歷史上宋金時期戰爭的範圍、當時南北通道的形勝等論述了河北磁縣賀蘭山與岳飛的關係,提出岳飛所踏之賀蘭山當在磁縣的論斷。其實不然,寧夏的賀蘭山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歷來滿布刀光劍影。它地處我國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交接地帶,民族遷移十分頻繁,在歷史上是遊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帶的重要屏障,被譽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眾多的谷口平時是貿易交通要道,戰時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代邊塞詩中,就有許多描寫賀蘭山的詩篇。唐代盧如弼有詩道:“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以生動形象而凝鍊傳神的筆墨,寫出了戍邊將士的艱苦和半夜激戰的生動場景。就連田園詩人王維也寫下了“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的詩句。王維是到過寧夏境內的,唐代另一著名詩人賈島雖然沒有到過寧夏,但也慕名寫下了“賀蘭山頂草,時動卷旗風”的詩句。可見賀蘭山作為古戰場,是多麼的馳名了。岳飛作為一代名將、著名的軍事家,對賀蘭山不會是陌生的。況且,岳飛有着遠大的抱負,他不僅要收復北宋失地,而且要光復他心目中的華夏河山,這就包括漢唐極盛時勢力所極的東北,塞外,西北等地,徹底消除來自北方民族的威脅,這種願望可從“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的詩句中看出,這兩句詩都有很廣闊和極明確的地理所指,那就是位於西北的賀蘭山,若指濟濟無名的磁縣賀蘭山,與“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的磅礴氣勢頗不相稱,因此只有寧夏的賀蘭山才有資格代表廣闊的中國北方地區。
“賀蘭之山五百里,極目長空高插天。”據説,賀蘭山主峯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比我國著名的五嶽都要高出許多。敖包疙瘩是蒙古人在賀蘭山最高處,用石頭堆起的一個“敖包”,是他們祈禱平安,幸福和美好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