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貼頸項鍊

鎖定
貼頸項鍊(英文:choker necklace),簡稱頸帶、頸鍊(英文:choker)或是短項鍊,專指長度較短並貼於頸部鎖骨位置的鏈條形狀的首飾。 [1] 
中文名
貼頸項鍊
外文名
choker necklace
別    名
項圈
別    名
頸鍊
材    質
金、銀、珠寶、絲綢
特    點
凸顯頸部線條

貼頸項鍊簡介

1920年代的頸鍊 1920年代的頸鍊
貼頸項鍊,簡稱頸鍊,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首飾之一。古代中美洲文明、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都能找到這種貼頸的項鍊首飾。貼頸項鍊一般是由絲綢、金銀或皮革製作,上面鑲有大量的珠寶,例如珍珠、綠寶石、瑪瑙等。而現今的貼頸項鍊則大多都用輕盈的金屬或是細繩編織而成。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貼頸項鍊和奴隸制度以及動物項圈並沒有任何關聯,因為最早的貼頸項鍊和鐵項圈有巨大的差別。例如古埃及的男女性領袖都會佩戴由金子打造的貼頸項鍊,這種項鍊輕薄、優雅,和奴隸腳上綁的麻繩固定物區別很大,況且若是貼頸項鍊來自於奴隸的項圈話,上流人士根本不會佩戴。
貼頸項鍊的最主要含義是保護,早期古埃及的頸鍊不僅會完全覆蓋住脖子,還會覆蓋住胸口和心臟的部分,這其實可以為佩戴者帶來一定物理上的保護。美洲原住民就會佩戴金屬製頸鍊來在打鬥中保護脖子動脈和咽喉。但更多的時候,頸鍊是作為一種宗教道具,給佩戴者提供精神保護的,很多埃及法老都會佩戴者項鍊入葬以求在死後的“靈魂世界”得到保護。 [2] 
現代用緞帶作為主體的貼頸項鍊出現於十八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時,女性率先在頸部圍繞上紅色的絲帶。這些絲帶的寓意是為了悼念那些在斷頭台上獻出生命的革命者。這時貼頸項鍊的寓意是一種對死去的同志的尊重。很快,貼頸項鍊成為一種普通的頸部裝飾物,十九世紀中旬,芭蕾舞表演者會在脖子上佩戴各色的貼頸項鍊。
十九世紀末時,貼頸項鍊成為了皇家和上流人士所用的首飾。貼頸項鍊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它可以襯托出佩戴者的身份地位,這時候的貼頸項鍊往往會加上大量珠寶。因為緊密接合頸部的項鍊能表現出佩戴者的財富和實力,因為這種貼合皮膚的項鍊必須要經過珠寶設計師的專門定製才能實現。另外,亞歷山德拉王后(英國王后)因為脖子上有一處傷疤,因此在公開場合出面總是佩戴着貼頸項鍊,成為這一潮流的最大推手。 [3]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大帝國分分瓦解,貼頸項鍊又再次成為了普通的首飾,被舞蹈表演者和社會名媛佩戴。二戰後,貼頸項鍊再次成為時尚的代名詞,作為一種普遍的裝飾,常見於百老匯的表演中。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貼頸項鍊常被哥特金屬樂隊成員佩戴,他們通常會在項鍊上加上鉚釘和尖刺,以表現出哥特式搖滾陰暗,頹廢,冰冷,恐怖的主題。而在二十一世紀,貼頸項鍊已經變成了普遍的裝飾品,可以單獨配帶也可以和其他種類的項鍊一起佩戴。 [4] 

貼頸項鍊主要種類

貼頸項鍊鏈條

維多利亞風格:多以複雜的設計和大量金銀製作的鏤空鏈條。
復古風格:復古風格的貼頸項鍊多用絲絨來製作鏈條。
鑲鑽風格:多以鑽石和金銀製作鏈條。
哥特風格:哥特風格的貼頸項鍊多用皮革來製作鏈條,並且加上尖刺作為裝飾。
紋身風格:紋身風格的貼頸項鍊多用塑料來製作鏈條,也有由線編織而成的種類。這類風格的項鍊因為緊貼頸部,從遠處看就像是脖子上有紋身一般。
原宿風格:和復古風格類似,部分帶有哥特風格的裝飾。但總體而言更凸顯性感甜美風格的感覺。 [5] 

貼頸項鍊掛件

有些種類的貼頸項鍊帶有掛件,例如維多利亞風格和掛件風格。這些掛件可以由十分昂貴的材料製作,例如由金銀,珠寶加寶石、象牙、玉、翡翠等製作的雕刻。
也可以用較為便宜的水晶、玻璃、塑料製作,或是經過打磨的合金或銅來製作。 [6] 

貼頸項鍊使用相關

貼頸項鍊因為緊貼頸部,因此會有凸顯頸部線條的效果,因此非常適合脖子細長的女士佩戴。而年齡較大或頸部較為寬大的女士,應避免佩戴過緊的貼頸項鍊。 [7] 

貼頸項鍊其他項鍊

貼頸項鍊名稱

貼頸項鍊(英文:choker)也經常被稱為脖鏈、頸帶、短項鍊等。貼頸項鍊和項圈(collar)並在英語裏沒有聯繫,而且貼頸項鍊的出現要遠遠早於項圈。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美國時尚雜誌《生活》的一期專題'40s ascolliers de chien第一次將貼頸項鍊比作項圈,當時模特和她們的愛犬佩戴着貼頸項鍊,而雜誌是為了將貼頸項鍊向愛犬人士所推廣。因為西方將狗視為一種特殊的動物,因此將貼頸項鍊和項圈聯繫起來是為了提升這種飾品在大眾中的接受程度。但是風潮褪去後,貼頸項鍊依舊只使用專門的名稱choker。 [8] 

貼頸項鍊含義

貼頸項鍊在很長世間都屬於上流時尚,中美洲部落、古埃及等古代文明的領袖一直會佩戴由金銀雕刻的貼頸飾物,而這一時尚也傳入歐洲的各類王室之中。直到法國大革命時,女性在頸部佩戴紅絲帶來祭奠在革命中獻出生命的人們,貼頸項鍊的含義才第一次改變。而在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的性工作者經常會在脖子上繫上黑色的細繩來向周圍的人暗示她們的身份。不過很快貼頸項鍊又再次成為了上流人士的時尚特權,王室貴族和演員們開始佩戴帶專門量身定製的貼頸項鍊。二十世紀末期時,哥特風興起,貼頸項鍊成了這些人的首選。而在二十一世紀,貼頸項鍊已經成為一種大眾時尚。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