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譚小地

鎖定
譚小地,1962年10月出生,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美國光學學會會士,福建師範大學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信息光子學研究中心主任。 [1] 
譚小地於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山東大學光學系技術光學專業學習;1984年獲得山東大學技術光學專業理學學士學位;1984年7月至1987年9月在西安工業大學光學系光學教研室擔任助教;1987年9月至1990年5月在北京理工大學工程光學系光學儀器專業攻讀碩士學位;1990年獲得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儀器專業工學碩士學位;1990年5月至1992年10月在西安工業大學光學系光學教研室擔任講師;1996年4月至2001年3月在日本東京大學工學系物理工學專業攻讀工學博士學位;2001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物理工學博士學位;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在日本信息系統設計公司開發部擔任技術骨幹;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在日本光學信息處理軟件公司開發本部擔任高級工程師;2006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日本索尼公司核心裝置開發本部擔任高級技術分析師;2012年7月至2017年10月作為特聘專家全職回中國,在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18年1月加入福建師範大學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並出任信息光子學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當選為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2023年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 [1-2] 
譚小地的研究方向是信息光學。 [1] 
中文名
譚小地
外文名
Xiaodi Tan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2年10月
畢業院校
東京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9年當選為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
2023年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譚小地人物經歷

1962年10月,譚小地出生。 [1] 
1980年9月—1984年7月,在山東大學光學系技術光學專業學習。
1984年,獲得山東大學技術光學專業理學學士學位。 [2] 
1984年7月—1987年9月,在西安工業大學光學系光學教研室擔任助教。
1987年9月—1990年5月,在北京理工大學工程光學系光學儀器專業攻讀碩士學位。 [1] 
1990年,獲得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儀器專業工學碩士學位。 [2] 
1990年5月—1992年10月,在西安工業大學光學系光學教研室擔任講師。
1996年4月—2001年3月,在日本東京大學工學系物理工學專業攻讀工學博士學位。 [1] 
2001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物理工學博士學位。
2001年4月—2003年12月,在日本信息系統設計公司開發部擔任技術骨幹。 [2] 
2004年1月—2006年9月,在日本光學信息處理軟件(Optware)公司開發本部擔任高級工程師。
2006年10月—2012年6月,在日本索尼公司核心裝置開發本部擔任高級技術分析師。 [1] 
2012年7月—2017年10月,作為特聘專家全職回中國,在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8年1月,加入福建師範大學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並出任信息光子學研究中心主任。 [2] 
2019年,當選為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
2023年,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 [1] 

譚小地主要成就

譚小地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譚小地長期從事光學理論科研及產品開發工作。在光學信息處理、光存儲、顯示技術和光測量等領域的理論研究與技術應用方面有着堅實的研究積累。研究方向為波動光學、全息光學、光學信息處理、液晶顯示技術、三維立體顯示技術、光子晶體、光測量學、圖像處理、圖像加密、以及數值計算和系統控制等。 [1] 
  • 學術論文
福建師範大學譚小地個人主頁所列論文
發表時間
文章標題
刊物類型
2015年
High Aspect-Ratio Iridium Coated Nanopillars for Highly Reproducibl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2015年
Null reconstruction of orthogonal circular polarization hologram with large recording angle
《光學快報》(Optics Express)
2016年
Investigation of the extraordinary null reconstruction phenomenon in polarization volume hologram
《光學快報》(Optics Express)
2016年
Adaptive anisotropic diffusion for noise reduction of phase images in Fourier domain Dopple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生物醫學光學快報》(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2016年
Inter-page-crosstalk reduction in holographic data storage system through phase modulation in signal region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6年
Inverse polarizing effect of elliptical-polarization recorded hologram at large cross angle
《光學快報》(Optics Letters)
2017年
Robust phase unwrapping for phase images in Fourier domain Dopple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生物醫學光學雜誌》(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2017年
Dual-channel recording based on null reconstruction effect of orthogonal linear polarization holography
《光學快報》(Optics Letters)
2017年
Volume holographic recording in Irgacure 784-doped PMMA photopolymer
《光學快報》(Optics Express)
2017年
Investigation of faithful reconstruction in nonparaxial approximation polarization holography
《應用光學》(Applied Optics)
2017年
Fast non-interferometric iterative phase retrieval for holographic data storage
《光學快報》(Optics Express)
2017年
Optimal micro-mirror tilt angle and sync mark design for DMD based collinear holographic data storage system
《應用光學》(Applied Optics)
2018年
Volume polarization holographic recording in phenanthrenequinone doped poly(MMA-Co-BzMA) photopolymer
《化學快報》(Chemistry Letters)
2018年
Four level phase pair encoding and decoding with single interferometric phase retrieval for holographic data storage
《中國光學快報》(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8年
Phase modulated high density collinear holographic data storage system with phase-retrieval reference beam locking and orthogonal reference encoding
《光學快報》(Optics Express)
2018年
Improving the polarization-holography performance of PQ/PMMA photopolymer by doping with THMFA
《光學快報》(Optics Express)
2018年
Narrowband wavelength selective waveguide for see-through glasses
《應用光學》(Applied Optics)
2018年
Highly concentrated phenanthrenequinone-doped poly(MMA-co-ACMO) for volume holography
《中國光學快報》(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8年
Investigation of achromatic micro polarizer array for polarization imaging in visible-infrared band
《光學》(Optik)
2019年
Four-channel volume holographic recording with linear polarization holography
《光學快報》(Optics Letters)
2019年
Volume holographic recording in Al nanoparticles dispersed phenanthrenequinone-dope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hotopolymer
《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
2019年
Division model‐based distortion correction method for head‐mounted displays
《信息顯示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
參考資料: [1] 
  • 科研獎項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項目
授予單位
1995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光纖折射率及標準幾何參數測量裝置的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
2010年
年度"SONY部門長賞"
全息導光板的設計和製作技術的研究開發
索尼公司
參考資料: [1] 
  • 科研項目
項目時間
項目類型
項目名稱
項目經費
參與角色
2013年—2017年
科技部項目
三維顯示研究
3800萬元
項目參與
2014年—2015年
企業橫向課題
眼鏡顯示研究
70萬元
項目主持
2015年—2018年
自然科學基金
偏光全息研究
80萬元
項目主持
2016年—2019年
企業橫向課題
圖像存儲研究
70萬元
項目主持
2019年—2020年
企業橫向課題
全息存儲樣機
230萬元
項目主持
2019年—2024年
重點研發計劃
同軸全息研究
1726萬元
項目主持
參考資料: [1] 

譚小地人才培養

  • 教授課程
學生類型
課程名稱
課程性質
課程內容
博士研究生
現代光學進展
講座課程
光學前沿
碩士研究生
光信息處理技術
專業課程
技術應用
碩士研究生
生物醫學光電子
專業課程
交叉學科
碩士研究生
光信息處理理論
專業課程
理論技術
參考資料: [1] 
  • 培養成果
譚小地的博士生郝建穎,於2021年獲得了“國際光學工程學會光學與光子學教育獎學金”。 [4] 
指導學生
學生類型
入學年份
指導人數
博士研究生
2013年
2人
博士研究生
2014年
1人
博士研究生
2015年
3人
博士研究生
2016年
2人
博士研究生
2017年
2人
博士研究生
2019年
2人
碩士研究生
2012年
2人
碩士研究生
2013年
4人
碩士研究生
2014年
4人
碩士研究生
2015年
4人
碩士研究生
2016年
4人
碩士研究生
2017年
4人
碩士研究生
2018年
5人
碩士研究生
2019年
4人
參考資料: [1] 

譚小地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9年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
2023年
美國光學學會會士
美國光學學會
參考資料: [1] 

譚小地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任職單位
擔任職務
2004年5月—
美國光學學會
高級會員
2005年8月—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
終生會員
2009年10月—2012年9月
清華大學
兼職教授
2012年10月—
中國光學學會
高級會員
2013年8月—
中國光學學會全息與信息處理委員會
委員
2015年4月—2020年3月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理事
2016年1月—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
高級會員
2016年8月—2021年7月
國際信息顯示學會技術委員會
主任委員
2017年6月—2022年5月
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委員
2017年7月—2022年6月
中國光學學會光學制造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2017年7月—
《光電工程》
編委
2017年8月—2022年7月
中國光學學會
理事
2023年—
福建省光學學會
會長
參考資料: [1-2] 

譚小地人物評價

(譚小地)在全息應用領域,特別是在全息數據存儲技術方面作出了貢獻(For contributions to holographic applications, particularly the holographic data storage technologies)。(美國光學學會評) [3] 
譚小地一直心繫着祖國。(福建師範大學評) [4] 
可以説他(譚小地)是我們中心最勤奮的人。(譚小地的博士生郝建穎評)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