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語助

鎖定
語助即助詞。語言中不表示實在意義的虛詞。《禮記·檀弓上》“何居,我未之前聞也” 漢 鄭玄 注:“居讀為 姬 姓之 姬 , 齊 魯 之間語助也。
中文名
語助
解    釋
助詞
簡    介
語言中不表示實在意義的虛詞
拼    音
yǔ zhù
yǔ zhù
”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中:“上指門額問 普 ( 趙普 )曰:‘何不秪書“朱雀門”,須著“之”字安用?’ 普 對曰:‘語助。’ 太祖 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郭沫若 《斷斷集·屈原時代》:“凡用‘焉哉乎也’為語助的這種文體,在現今看來雖然是文言,而在 春秋 、 戰國 時卻是白話。”
我國第一部研究虛詞的書元盧以緯的《語助》,也叫《助語》
原文: 「太祖皇帝將展外城,幸朱雀門,親自規畫,獨趙韓王普時從幸。上指門額問普:“何不只書‘朱雀門’,須着‘之’字安用?”普對曰:“語助。”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翻譯:宋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在當上皇帝以後,準備拓展外城。他來到朱雀門前,親自策劃,那時只有韓王趙普有幸跟隨。趙匡胤抬頭看見門額上寫着“朱雀之門”,問趙普説:“為什麼不寫‘朱雀門’三個字,多用一個‘之’字有什麼用呢?“趙普回答:“這是把‘之’字作為語助詞用的。”趙匡胤聽後哈哈大笑,説:“之乎者也這些虛字,能助什麼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