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祖彥

鎖定
許祖彥,1940年2月25日出生於四川成都,激光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2] 
許祖彥於1963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 [3]  ,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4年在美國西北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做訪問學者;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8年轉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作,擔任中國科學院功能晶體與激光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2]  ;2009年被聘任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與光學工程系首任系主任 [11] 
許祖彥主要進行了可調諧和全固態激光器研究 [1] 
中文名
許祖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省成都市邛崍縣
出生日期
1940年2月25日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許祖彥人物經歷

許祖彥
許祖彥(5張)
1940年2月25日,許祖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邛崍縣。
1958年—1963年,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技術物理系,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63年—200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1991年—1994年,在美國西北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做訪問學者。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8年,轉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作,擔任中國科學院功能晶體與激光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4] 
2009年12月1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與光學工程系成立,許祖彥被聘任首任系主任 [11] 

許祖彥主要成就

許祖彥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許祖彥指導學生完成非線性晶體相位匹配折返現象普遍性的理論證明,並以此科學發現為原理提出專利設計合作研製出多波長光參量激光器,首次實現多波長激光寬調諧獲國家發明二等獎;首次實現LBO光參量振盪和高效三倍頻,首先將BBO光參量振盪效率和功率提高到商業水平,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發明光參量激光復合腔調諧技術,獲中科院發明二等獎。合作研製YAG—染料—喇曼移頻激光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率先在中國國內研究大功率全固態激光器,合作研製出KW級基頻(1064nm)器件、100W級二倍頻(532 nm)器件、10W級三倍頻(355 nm)和四倍頻(266 nm)器件、KBBF晶體稜鏡耦合專利技術首次實現六倍頻(177.3 nm)激光輸出 [1]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6月中國科學院激光物理與技術研究中心網站顯示,許祖彥發表論文260餘篇 [2]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6月中國科學院激光物理與技術研究中心網站顯示,許祖彥先後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發明一等獎、科技進步一等獎等10項;發明專利24項,其中包括美國、日本發明專利 [2]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78年

全國科學大會獎重大貢獻獎
1987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98年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01年

中科院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07年
無鋁量子阱大功率激光器關鍵技術及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6] 
2009年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5年
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對高温超導機理相關科學問題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5] 

許祖彥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許祖彥説,中國科技發展一開始主要是跟着中國國外走,大部分儀器都靠進口,“我們一定要發展高新技術,而且一定要發展應用,堅持自主創新,走自己的路”。他特別希望科研機構的中青年人,不要成為“科研富二代”,儘量培養搞科研的優秀年輕人,把他們培養成為戰略科學家 [8] 
  • 指導學生
根據2021年6月中國科學院激光物理與技術研究中心網站顯示,許祖彥先後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30餘名,博士後6名 [2] 

許祖彥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1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6年
何梁何利基金 [7] 

許祖彥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7年—2017年
中國光學學會第六、七屆理事會理事 [9-10] 

中央軍委科技委員會電子領域專家委員會顧問

中國激光》編委 [12] 

國家973計劃顧問

國家863計劃專家委員會顧問

國家重大專項專家組顧問 [2] 

許祖彥人物評價

許祖彥治學嚴謹,作風正派,特別是激光的非線性頻率變換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7] (何梁何利基金評)
許祖彥為激光技術在中國科技前沿、高新技術產業、國防裝備的發展和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12] (中國光學學會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