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觀海寺

(福建省漳州龍海區寺廟)

鎖定
觀海寺,位於福建漳州(市)龍海區 [1]  虎甲山之巔,其山俗稱蔡家嶺,距縣城五華里。
觀海寺,背靠高山而面大江,氣象萬千,風景幽美。
中文名
觀海寺
外文名
Guan Hai Temple
俗    稱
蔡家嶺
地理環境
背高山而面大江

觀海寺寺廟簡介

觀海寺 觀海寺
觀海寺,位於福建龍海市海澄鎮黎明村虎甲山蔡格嶺上,距市區石碼鎮約3公里.立於寺前即可遠觀茫茫大海潮汐起落,故寺由此而得名。於前觀賞,有“登高壯觀天地間,俯首鳥瞰三江景”之概。百舸爭流,鷹擊長空,彩霞掩映,水天一色;佳景如畫,盡收眼底。

觀海寺寺內勝景

觀海寺,有古樹巨石與大之景,有蔡媽廟與龍亭寺遺址,有火燒樓與五豬爭槽諸勝。真是山水之秀,景物之勝,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觀海寺歷史沿革

據現存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觀海寺碑記》載:“寺之建自明始,面水背山,翼然於嶺之上,有所謂田相公廟是也,中祀大士,祈禱者眾。又嶺為 往來便道,暑雨折寒於斯休息焉。顧寺屢廢興,田相公別構廟於碼之衢,而寺則傾圮者久矣。歲甲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會眾捐金鴆工完葺,修大士像。 面顏之旁築小屋,為僧暻輝主持所復。”據現存的乾隆乙未年(1775年)《重興靜室》、同治元年(1862年)《修嶺路記事》殘碑記載,觀海寺曾多次修 葺。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仍存有小屋三間,中祀觀音大士;七十年代初寺被拆毀,僅存一草舍。

觀海寺修建時期

1991年僧了空法師到此籌謀重興觀海寺,將數年蓄積緣金及黎明村 民、四方信眾捐助,修建“圓通寶殿”、“大雄寶殿”、福德正神廟、齋堂、用室等。

觀海寺佈局結構

寺坐西南朝東北,海拔98米,佔地面積10畝,建築面積約540平方米,兩座殿堂並列,規模宏大,寺觀雄偉。
龍海市觀海寺
龍海市觀海寺(5張)
圓通寶殿,單檐歇山頂,展步平板瓦磚木建築,棚式殿廊,三門式殿堂,中建一10多平方米安佛台座,祀一尊樟木雕塑5米高,形像莊嚴慈祥的“大慈大悲眼觀音菩薩”,大雄寶殿,東與圓通寶殿並列。磚木結構,前為拱棚式殿廊,廊沿六石圓柱,分兩組品字形樹立,廊左右側各雕塑精彩鮮豔。殿內展步式建築,三對金色浮雕盤龍 朱柱,頂扶方格橫樑而頂屋蓋。殿中建一36平方米的安佛台座,座上面外,中祀釋迦牟尼大佛塑像,高約7米,左右配祀迦葉尊者、阿難陀尊者立像,高約5米; 面內,配祀跏趺坐在一隻獅子身上的大智文殊菩薩和跏趺坐在一隻大象身上的大行普賢菩薩佛像。殿後兩側附祀迦藍菩薩和達摩祖師。大殿左右和殿後正中牆壁以玻 璃佛龕,附祀形象多樣、造型逼真的彩塑500羅漢像羣。
主殿東側10米處有福德正神廟,祀福德正神;西側有祖堂及用室;西北側坡下有齋堂。每年農曆正月初五“新春法會”、十月十日本寺“重光”紀念和佛祖誕辰,舉行隆重佛事活動,善信詣寺禮佛祈福。

觀海寺紫雲公園

觀海寺在龍海市紫雲公園規劃區內,是公園內五座寺廟之一。周圍有“境潭”、“五豬爭槽”、“心”石、“佛”石、“舍利塔”等景點,寺周密林蒼鬱,自然景色優美,交通便捷,步行古道或乘車均可直達寺前,善男信女及遊客絡繹不絕,是紫雲公園東部重要風景區。已成為市區近郊一個休閒、觀光和禮佛的勝地。

觀海寺文物保護

1993年12月,觀海寺經龍海市人民政府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