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頓濟瀆廟

鎖定
西頓濟瀆廟,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高都鎮西頓村東,佔地面積約1294平方米,是金朝至清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址。 [2] 
西頓濟瀆廟坐北朝南,一進院落佈局。中軸線由南向北有戲台、正殿,兩側耳樓與西角房、東西廂房,正殿兩側建左右耳殿(西耳殿、東西廂房均為新建,東西耳樓、西角房已改建)。西頓濟瀆廟最有價值的是正殿,正殿創建於宋徽宗宣和四年,磚砌台明,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前檐闢廊,單檐懸山頂,屋頂灰筒瓦覆蓋。西頓濟瀆廟前檐四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有宋宣和四年(1122年)頓村西社村民的施柱題記。石柱下用方形的覆蓮柱礎,蓮瓣肥厚,是本地典型的金代石作。西頓濟瀆廟正殿保存了金元時期基本格局和部分木構形制,並保持有同一建築上不同時期的做法,對研究該地區金元時期建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3-5] 
2013年5月,西頓濟瀆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西頓濟瀆廟
地理位置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高都鎮西頓村東
所處時代
金至清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793-3-09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西頓濟瀆廟歷史沿革

據西頓濟瀆廟內碑刻記載,宋末宣和年間村裏幾位善士計劃修一座濟瀆廟,等準備好建築材料的時候,宋金戰爭爆發,世道不太平,於是修廟的事就先放下了。一直到了金朝的大定時期,局勢才安定下來。從石柱上“宋宣和四年”開始,到修好廟宇所立碑刻上的“金大定二十八年”,中間相隔了六十六年。 [2] 
西頓濟瀆廟正殿創建於宋宣和四年(1122年)。 [2]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曾經修葺。 [3] 
西頓濟瀆廟 西頓濟瀆廟
2009年,西頓濟瀆廟由民間愛好者發現。 [2] 

西頓濟瀆廟建築格局

西頓濟瀆廟 西頓濟瀆廟
西頓濟瀆廟坐北朝南,一進院落佈局,佔地面積約1294平方米。中軸線由南向北有戲台、正殿,兩側耳樓與西角房、東西廂房,正殿兩側建左右耳殿(西耳殿、東西廂房均為新建,東西耳樓、西角房已改建)。 [2]  [4] 

西頓濟瀆廟主要建築

正殿
西頓濟瀆廟
西頓濟瀆廟(3張)
西頓濟瀆廟最有價值的是正殿,正殿創建於宋徽宗宣和四年,磚砌台明,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前檐闢廊,單檐懸山頂,屋頂灰筒瓦覆蓋,殿內廳堂構架,六架椽屋四椽栿對乳栿用三柱。前檐廊柱青石質八角柱,柱身有收分、柱頭斗栱四鋪作出單昂。明間補間鋪作為1朵,形式為四鋪作單杪,束櫨鬥,出60度斜栱,昂狀耍頭。後檐無斗栱。正殿的柱礎、前檐柱和樑架部分構件應為北宋宣和年間原物,但斗栱和部分構架已非北宋形制,其中斗栱不晚於元代。另外,懸山出際有被鋸短的跡象。 [2-3] 

西頓濟瀆廟文物遺存

西頓濟瀆廟柱砫
西頓濟瀆廟柱砫(2張)
西頓濟瀆廟前檐四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有宋宣和四年(1122年)頓村西社村民的施柱題記。其中,心間的兩根為篆書,角柱的兩根為楷書。類似北宋末年的篆書題刻,在晉東南還是第一次見到。石柱下用方形的覆蓮柱礎,蓮瓣肥厚,是本地典型的金代石作。獨特之處在於,石柱和柱礎間多了一個同樣是抹角的石柱櫍,而且柱櫍較高。 [3]  [5] 

西頓濟瀆廟歷史文化

濟瀆神
濟瀆廟供奉的是濟瀆神。古時濟水因獨流入海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四瀆”,濟瀆廟所供奉的“濟瀆神”掌管着興雲佈雨、五穀收成,歷來為封建帝王所推崇。 [2] 

西頓濟瀆廟文物價值

西頓濟瀆廟正殿保存了金元時期基本格局和部分木構形制,並保持有同一建築上不同時期的做法,對研究該地區金元時期建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3] 

西頓濟瀆廟保護措施

西頓濟瀆廟遺址碑 西頓濟瀆廟遺址碑
2013年5月,西頓濟瀆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西頓濟瀆廟旅遊信息

西頓濟瀆廟地理位置

西頓濟瀆廟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高都鎮西頓村東。 [2] 

西頓濟瀆廟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西頓濟瀆廟,路程約9千米,用時約18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