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藏農牧學院

鎖定
西藏農牧學院(Xiza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坐落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是西藏自治區集農、工、理、管等學科於一體,具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農業院校。入選“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西藏自治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
西藏農牧學院溯源於1958年在陝西咸陽創建的西藏公學,1965年西藏公學改名為西藏民族學院,1971年在林芝設立遷校籌建處,計劃整體回遷西藏辦學,1974年根據自治區黨委決定改為西藏民族學院林芝分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命名為西藏農牧學院,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1年與西藏大學合併組建新西藏大學,2016年經教育部批准恢復設立西藏農牧學院。 [1] 
據2023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學校校園佔地面積1292畝,總建築面積29.0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6.11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7億元;設有教學科研單位9個,開設36個本科專業、21個專科專業;有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生7315人、研究生710人,有成人教育學生1128人,現有教職工568人(含援藏幹部9人、博士服務團成員2人),專任教師457人,專任教師中,副高級以上185人,佔40.48%;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313人,佔68.49%,其中博士學位61人,佔13.35%。 [1]  [35] 
中文名
西藏農牧學院
外文名
Xiza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
簡    稱
西藏農院
所在地
林芝市
創辦時間
1958年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農林類
學校特色
省屬重點本科高校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主管部門
西藏自治區 [32] 
現任領導
婁源冰(黨委書記)
強巴央宗(校長) [2] 
高職專業
21個
本科專業
36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8個
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碩士人才培養項目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培育)1個
院系設置
9個
校    訓
博學為農 精業興藏
校    歌
《我們美麗的校園》
地    址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育才西路100號
院校代碼
10693
主要獎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0年、2014年)
全區教育系統文明單位
西藏自治區文明學校
西藏自治區高校“教學進步獎”
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西藏農牧學院辦學歷史

西藏農牧學院艱苦創業

1957年,籌辦西藏公學,校址位於陝西咸陽
西藏農牧學院掛牌儀式 西藏農牧學院掛牌儀式
1958年9月15日,正式開學,主要為西藏地區培養民族幹部,以學習政治、文化為主。
1965年7月,改建為西藏民族學院。
1966年,學院停止招生。
1970年,自治區撤銷西藏民族學院。 [3] 
1971年5月16日,西藏自治區黨的核心領導小組發出“關於恢復西藏民族學院若干問題紀要”,決定正式恢復以前撤消的西藏民族學院,並決定將校址從陝西遷回西藏;同年7月,西藏民族學院黨委成立了“西藏民院遷址籌建處”。9月,在西藏林芝縣八一新村選定校址;同年10月,西藏民族學院農牧系教職工首先從咸陽搬遷到籌建處。
1972年5月3日,西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批准了“西藏民院總體規劃”。學校設預科、政治、藏文、農學、畜牧獸醫、衞生、財會、機電八個專業,並建設為教學服務的機電、化肥、製藥、木工、鐵工、農場、牧場、衞生所、獸醫門診九個附屬機構。
西藏農牧學院 西藏農牧學院
1973年5月,校舍房建工程正式開工。
1974年12月3日,西藏自治區黨委決定西藏民院繼續在陝西咸陽辦學,西藏林芝籌建處改為“西藏民院林芝分院”,屬地級事業建制,並於當月任命組建了分院黨委。
1975年,西藏民族學院機電系的教職工也搬遷到達籌建處,從陝西轉入技工專業班一個40人,農業會計大專班一個14人、商業會計大專班一個30人,會計班一個14人。至此,計劃搬遷的西藏民族學院有關專業轉移完畢。

西藏農牧學院鞏固發展

1978年4月27日,自治區決定西藏民族學院不再遷校,仍留陝西咸陽;經國務院批准,西藏民族學院林芝分院改為西藏農牧學院;同年9月4日,學院召開成立大會,成為西藏的一所高等理工農業院校。
西藏農牧學院 西藏農牧學院
1979年,學院自己動手設計施工建造了教學實習水電站。
1980年,西藏農牧學院設有四個系,八個專業:農學系:農學,植物保護;畜牧獸醫系:畜牧,獸醫;林學系:林業,果樹(三年制);農機水電系:農業機械,水電。
1985年,學院根據西藏經濟發展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確定了“多層次、多規格、多種形式”和“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辦學方向,重新調整了專業設置,將農機水電系改為水電系,撤消財會系,將預科部改為基礎教育部。
西藏農牧學院 西藏農牧學院
1984年,中央召開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國家農牧漁業部、林業部、水利電力部和西北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對口援助西藏農牧學院辦學。
1991年,原國家農牧漁業部投資修建的幹部培訓中心落成。

西藏農牧學院豪邁勁歌

2001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親臨西藏實地考察,提出了“重點支持西藏大學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自治區決定將西藏農牧學院與原西藏大學合併組建新西藏大學,並於同年9月舉行了西藏大學農學院的掛牌儀式。
西藏農牧學院 西藏農牧學院
2005年,西藏大學農學院擁有5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對系部及學科專業進行調整,原有農學、林學、畜牧獸醫、水利電力工程4個系的所屬專業重新佈局,調整為植物科學技術系、動物科學技術系、資源與環境系、水利電力與土木工程系等4個系,並將物理、化學和計算機3個教研室調整到基礎教育部,成立公共教學部。
2007年,學校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
2010年,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學院將原有的系部升級為二級學院,並調整更名為植物科學學院、動物科學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電氣工程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和食品科學學院。
2016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西藏大學農牧學院單獨建校,恢復為西藏農牧學院。
2020年11月16日,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18] 
2021年9月26日,被認定為“2021年度農業農村信息化示範基地”。 [24]  10月,學校與南京農業大學雙方舉行座談並簽訂“十四五”期間戰略合作協議,為兩校共建“動物消化道營養聯合重點實驗室”揭牌。 [28] 
2023年7月,擬申報設置為本科層次學校,申請建校名稱為“西藏農牧大學”。 [33] 

西藏農牧學院辦學條件

西藏農牧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設有教學科研單位9個,開設36個本科專業、21個專科專業。 [1] 
西藏農牧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部)
本科專業
專科專業
西藏農牧學院植物科學學院
農學
園藝技術
園藝
植物保護
植物保護
設施農業技術
農林經濟管理
鄉鎮企業管理
農村區域發展
作物生產技術(農學)
西藏農牧學院動物科學學院
草業科學
畜牧獸醫
動物科學
動物防疫與檢疫
動物醫學
獸醫(動物醫學)
-
中草藥栽培技術(草業科學)
畜牧(動物科學)
西藏農牧學院食品科學學院
生物技術
-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質量與安全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森林資源保護
生態學
森林生態旅遊
環境科學
林業技術
農業資源與環境
園林技術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環境監測與評價
林學
水土保持
園林
木材加工技術(木材科學與工程)
旅遊管理
-
西藏農牧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
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
土木工程
給排水工程技術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建築工程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
水利工程(農業水利工程)
農業水利工程
-
西藏農牧學院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農村電氣化技術
農業電氣化
-
西藏農牧學院公共教學部
應用化學
- [31] 

西藏農牧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有教職工568人(含援藏幹部9人、博士服務團成員2人),專任教師457人。專任教師中,副高級以上185人,佔40.48%;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313人,佔68.49%,其中博士學位61人,佔13.35%。有全國優秀教師3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國家萬人計劃創新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6人,農業部犛牛體系崗位科學家1人,自治區政府津貼專家3人,自治區教學名師6人,全區脱貧攻堅先進個人2人 [1] 
西藏農牧學院
類別
名單
特聘院士(3人)
王浩(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不全) [4]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
鄭維列、蘭小中 [6-7]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
西藏農牧學院教學團隊名單
單位
項目名稱
負責人
年度
級別
資源與環境學院
植物學教學團隊
2008
自治區級
植物科學學院
植物保護學教學團隊
2010
自治區級
參考資料: [8] 
西藏農牧學院傑出人才
姓名
性別
職稱
專家類別
教授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教授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教授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自治區學術技術帶頭人
教授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自治區學術技術帶頭人
教授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自治區學術技術帶頭人
教授
享受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自治區學術技術帶頭人
教授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教授
自治區學術技術帶頭人
教授
自治區學術技術帶頭人
教授
自治區學術技術帶頭人
參考資料: [6] 

西藏農牧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自治區重點學科10個。 [1] 
類別
名稱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
生態學 [9-10] 
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1個)
生態學 [11]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建設學科(1個)
生態學 [12]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
作物學、林學、獸醫學、水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植物保護、農林經濟管理、草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
農業、獸醫、風景園林、能源動力、土木水
國家級重點學科
序號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第一學科帶頭人
學科級別
所屬學院
1
生態學
-
國家重點(培育)
生態所
參考資料: [13] 
自治區級重點學科
序號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第一學科帶頭人
學科級別
所屬學院
1
生態學
-
鄭維列
國家重點(培育)、自治區
生態所
2
林學
森林培育
趙墾田
自治區
資環學院
3
水利工程
水利水電工程
達娃
自治區
水土學院
4
作物學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王建林
自治區
植科學院
5
園藝學
蔬菜學
關法春
自治區
植科學院
6
植物保護
植物病理學
旺姆
自治區
植科學院
7
畜牧學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強巴央宗
自治區
動科學院
8
獸醫學
預防獸醫學
索朗斯珠
自治區
動科學院
9
農業資源利用
植物營養學
蔡曉布
自治區
資環學院
10
草學
-
魏學紅
自治區
動科學院
11
食品科學與工程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羅章
自治區
食品學院
參考資料: [13] 
校級重點學科
序號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第一學科帶頭人
所屬學院
1
生物學
植物學
鄭維列
食品學院
2
生態學
-
鄭維列
生態所
3
林學
森林培育
趙墾田
資環學院
4
生物學
動物學
潘朝暉
食品學院
5
生物學
微生物學
旺姆
食品學院
6
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蘭小中
食品學院
7
食品科學與工程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羅章
食品學院
8
電氣工程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田位平
電氣工程學院
9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王培清
水土學院
10
水利工程
水利水電工程
達娃
水土學院
11
農業工程
農業水土工程
楊永紅
水土學院
12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流體機械及工程
羅紅英
水土學院
13
作物學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王建林
植科學院
14
作物學
作物遺傳育種
旦巴
植科學院
15
園藝學
果樹學
李榮欽
植科學院
16
園藝學
蔬菜學
關法春
植科學院
17
農林經濟管理
農業經濟管理
孫自保
植科學院
18
植物保護
植物病理學
旺姆
植科學院
19
植物保護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張涪平
植科學院
20
畜牧學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強巴央宗
動科學院
21
畜牧學
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劉鎖珠
動科學院
22
獸醫學
預防獸醫學
索朗斯珠
動科學院
23
獸醫學
臨牀獸醫學
朱洪雲
動科學院
24
林學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楊小林
資環學院
25
林學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邢震
資環學院
26
林學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方江平
資環學院
27
環境科學與工程
環境科學
薛會英
資環學院
28
農業資源利用
植物營養學
蔡曉布
資環學院
29
草學
-
魏學紅
動科學院
參考資料: [13] 

西藏農牧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農學、林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自治區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有“新工科”建設項目7個、“新農科”建設項目5個、“新文科”建設項目2個。有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門,有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55個,教學實驗室65個。建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示範基地、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信息化示範基地、首批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基地、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示範基地、自治區級林芝藏豬農業科技園區、自治區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自治區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自治區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等多個基地和園區。 [1] 
西藏農牧學院校園環境
類別
名稱
全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4個)
動物科學
水利水電工程
農學
生態學 [14-15] 
西藏農牧學院特色專業
單位
項目名稱
負責人
立項年度
級別
植物科學學院
農學
王建林
2007
教育部級
動物科學學院
動物科學
劉鎖珠
2009
教育部級
資源與環境學院
林學
楊小林
2010
教育部級
動物科學學院
草業科學
魏學紅
2008
自治區級
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田位平
2010
自治區級
動物科學學院
動物醫學
徐業芬
2012
自治區級
動物科學學院
動物醫學
趙曉玲
2008
自治區級
資源與環境學院
林學
林紅
2008
自治區級
資源與環境學院
農業資源與環境
蔡曉布
2008
自治區級
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田位平
2008
自治區級
參考資料: [16] 
西藏農牧學院自治區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負責人
時間
森林培育學
張昆林
2007年
農業植物病理學
旺姆
2007年
家畜病理學
紀素玲
2007年
西藏作物栽培學
欒運芳
2007年
結構力學
楊永紅
2007年
植物學
鄭維列
2007年
土力學
張文賢
2007年
電機學
李朝霞
2007年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賀賢春
2009年
概率論
馬守春
2009年
獸醫微生物學
索朗斯珠
2009年
基礎工程
馮仲仁
2008年
動物遺傳學
強巴央宗
2010年
飼草加工與貯藏
苗彥軍
2010年
參考資料: [17] 
  • 學生成績
據2023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近五年來,學校學生在全國競賽、學科競賽中獲獎130餘項,尤其是榮獲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實現了西藏高校一等獎零的突破,在全國第一屆華維杯大學生農業水利工程及相關專業創新設計大賽中獲得特等獎,在全國第七屆大學生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相關專業創新創業競賽中獲得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在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斬獲銀獎一項,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動物科學專業技能大賽和第三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中各獲二等獎一項。 [1] 

西藏農牧學院辦學定位

指導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實踐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堅持新時期西藏工作指導思想,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追求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統一;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人才促發展、以學科顯特色、以管理增效益的治校方略;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大力開展科技服務,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撐。
辦學定位: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務 “三農”。
辦學使命:致力於西藏農牧業發展、高原生態文明傳承、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所需的人才培養和科技支撐。
發展目標:着力提高辦學水平,顯著增強學校核心競爭力;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科建設為龍頭,面向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拓展急需學科專業,面向高原區位優勢穩固發展特色學科專業,實現農、工、理、管多學科協調發展,努力建成高原特色突出、國內知名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農牧大學。
辦學層次: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拓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繼續教育。
學科專業定位:面向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拓展急需學科專業,面向高原區位優勢穩固發展特色學科專業,實現農、工、理、管多學科協調發展。 [38] 

西藏農牧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密切關注國內外高等教育發展潮流,實行開放辦學。中組部、教育部、團中央等單位以及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浙江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大批援藏幹部到校開展教育援藏工作,與中國農業大學、河海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多所內地高校聯合培養本科生、研究生,多次承辦全國性、區域性大型學術會議,有力推進了學校發展。 [1] 

西藏農牧學院學術研究

西藏農牧學院科研成果

  • 成果概況
截至2023年11月,“十四五”以來,獲國家級、省部級等立項資助課題303個,到位經費13899餘萬元,皆面向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高原生態領域,“特色農業”和“產學研結合”特徵明顯。成功申報立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經費2745萬元,國家自然基金區域聯合基金重點項目1項,經費260萬元;國家自然基金地區科學基金項目14項,經費共計474萬元;國家自然基金區域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10項,經費共計657.91萬元;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崗位聘用人員項目2項,經費共計560萬元;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1項,經費1950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4項,其中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 [1] 
西藏農牧學院科研項目獲獎情況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負責人
獲獎名稱、等級
獲獎時間
1
林芝種畜場奶牛、綿羊的狂犬病的初步研究
校內
代文華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5年
2
西藏農業病蟲草害及天敵資源調查研究
區科技廳
黃文海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9年
3
西藏高原小表温室加代技術研究
區科技廳
白寶良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四等獎
1989年
4
春青稞生長髮育期間土壤速效磷動態變化規律研究
校內
朱喜盈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四等獎
1989年
5
西藏波密林區高蓄積量雲杉的結構與生長、生物量研究
區科技廳
徐鳳翔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四等獎
1989年
6
農牧結合綜合技術開發應用
區科技廳
姜光裕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1年
7
沙棘飲料的研究與開發
校內
方江平
全國第四屆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銀獎
1992年
8
西藏昆蟲及其演化
區科技廳
張涪平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2年
9
西藏高山鬆鬆脂採集與成份測定
區科技廳
徐鳳翔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3年
10
西藏高原人蔘引種栽培技術研究
區科技廳
董國正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3年
11
西藏高原引種栽培西洋參研究
區立
董國正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3年
12
紅景天保健茶的研製與開發
拉薩食品廠
陶瀾
全國第三屆科技新產品及人才交流博覽會金獎
1995年
13
西藏高原森林生態研究
林業部
區科技廳
徐鳳翔
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6年
14
西藏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研究
校內
曾羣輝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7年
15
西藏色季拉山森林植被類型生態環境及經營措施研究
區科技廳
徐鳳翔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
16
西藏墨脱珍稀瀕危植物的資源與保護
區科技廳
徐鳳翔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7年
17
雞、牛、兔的一類新病原菌及其所致疫病的研究
區科技廳、農業部、農牧廳
吉傳義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9年
18
西藏香料植物資源綜合開發和利用技術
區科技廳、廣東作物研究所
陳曉陽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9年
19
利用當地資源研製開發全價飼料及雜交仔豬繁育技術研究
區科技廳
田見輝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9年
20
西藏高原烤煙引種栽培技術研究
區科技廳、林芝地區
董國正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四等獎
1999年
21
西藏馬鈴薯莖尖脱毒及無毒種薯生產技術研究
區科技廳、農業部
欒運芳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四等獎
1999年
22
西藏職業技術教育模式比較研究
教育廳
熊偉
西藏自治區“九五”教育科研課題二等獎
2000年
23
雞、牛、兔一類新傳染病疫苗的研製及推廣應用
區科技廳
曾羣輝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年
24
西藏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研究
區科技廳
王政章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年
25
西藏玉米新品種及自交系列引進繁育與開發利用
區科技廳、農業部
王慶祥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年
26
西藏墨脱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發展的研究
區科技廳
鄭維列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年
27
西藏地區渠道抗凍防滲措施及新型輸水型式的研究
區科技廳
王政章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6年
28
西藏珍稀名貴野生花卉組織培養與開發利用
區科技廳
鄭維列
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6年
29
西藏三江流域生態環境功能區生態恢復中關鍵技術研發
區科技廳
方江平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8年
30
西藏犛牛瘦死病疫苗的區域試驗
科技部
曾羣輝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08年
31
夾綿核桃油脂脂肪酸與蛋白質氨基酸的地理分異及其精深產品開發
區科技廳
趙墾田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0年
32
西藏高原油菜起源與演化研究
區科技廳
王建林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0年
33
西藏玉米雜交繁育技術及新品種示範推廣
區科技廳
劉翠花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10年
34
西藏野生蔬菜種質資源數據庫建立
區科技廳
王中奎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10年
35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科技部
趙墾田
“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
2011年
36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科技部
西藏農牧學院
“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獎
2011年
37
西藏鬼臼毒素重要資源植物人工繁育與生物技術研究
教育部區科技廳自然基金
蘭小中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2年
38
西藏冬蟲夏草多樣性及蟲草上真菌區系研究
自然基金
旺姆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12年
39
西藏工布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價
教育部
唐佳
西藏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13年
40
藏北高寒牧區草地生態保護和植被恢復重建技術研究
科技廳
魏學紅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4年
41
西藏雅魯藏布江流域河谷半乾旱區鄉土植物抗旱性研究
科技廳
羅大慶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14年
參考資料: [19] 
  • 服務社會
據2023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學校承擔“林芝山地溝口藏豬生態養殖模式研究與集成示範”“隆子黑青稞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班戈縣畜牧業綜合發展關鍵技術研究”“西藏自治區核桃遺傳資源調查編目”“西藏自治區中(藏)藥資源普查”等項目。深度參與青稞增產、犛牛育肥、藏豬產業發展、藏藥材馴化育種、藜麥推廣、茶葉種植、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那曲植樹、巨柏移植、中藥栽培、犛牛常發傳染病綜合防控關鍵技術、西藏青稞病蟲害生態防控關鍵技術研究、畜禽疫病防治、特色林果資源利用、古樹名木調查、高寒草地恢復等重點項目。學校專家執筆起草了《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藏藥材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林芝地區藏醫藥產業發展規劃(2014—2030年度)》《西藏自治區藏豬產業發展規劃》。藏豬研究中心於2020年成功克隆出西藏第一例體細胞克隆藏豬。 [1] 
西藏農牧學院農院風光

西藏農牧學院科研機構

據2023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學校有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及平台12個,其中國家野外觀測站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觀測站2個、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1個、自治區級科研平台6個。 [1] 
省部級以上(含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序號
類別
實驗室名稱
批准時間
審批單位
1
國家級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2005
國家科技部
2
國家林業局(林草局)
林芝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
2005
國家林業局
3
國家林業局(林草局)
西藏林芝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2014
國家林業局
4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西藏高原森林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18
教育部
5
自治區科技廳重點實驗室
西藏土木水利電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02
西藏自治區科技廳
6
自治區科技廳重點實驗室
西藏高原森林生態系統重點實驗室
2008
西藏自治區科技廳
7
自治區科技廳重點實驗室
西藏高原生態安全聯合重點實驗室
2017
西藏自治區科技廳
參考資料: [29] 
科研平台及西藏自治區高校重點實驗室
序號
類別
實驗室名稱
批准時間
審批單位
1
高校重點實驗室
高原動物疫病預防檢測實驗室
2006
自治區教育廳
2
高校重點實驗室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實驗室
2006
自治區教育廳
3
高校重點實驗室
西藏高原資源昆蟲與應用昆蟲實驗室
2006
自治區教育廳
4
高校重點實驗室
高原作物分子育種實驗室
2006
自治區教育廳
5
高校重點實驗室
西藏林芝土木水利電力工程技術中心
2006
自治區教育廳
6
高校重點實驗室
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室
2006
自治區教育廳
7
高校重點實驗室
高原土壤與植物營養實驗室
2006
自治區教育廳
8
高校重點實驗室
理化分析與生物技術中心
2006
自治區教育廳
9
高校重點實驗室
野生生物資源評價及利用實驗室
2006
自治區教育廳
10
高校重點實驗室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實驗室
2011
自治區教育廳
11
高校重點實驗室
植物病理學實驗室
2011
自治區教育廳
12
高校重點實驗室
西藏高原林業生態工程實驗室
2012
自治區教育廳
13
高校重點實驗室
高原水力發電實驗室
2012
自治區教育廳
14
高校重點實驗室
電氣工程實驗室
2012
自治區教育廳
15
高校重點實驗室
臨牀獸醫學實驗室
2012
自治區教育廳
16
高校重點實驗室
西藏高原飼料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2018
自治區教育廳
17
高校重點實驗室
西藏高原森林生態學
2018
自治區教育廳
18
教育廳創新平台
藏藥材資源創新平台
2014
自治區教育廳
19
教育廳創新平台
西藏特色畜牧資源創新平台
2014
自治區教育廳
20
教育廳創新平台
西藏特色作物種質資源創新平台
2014
自治區教育廳
21
教育廳創新平台
西藏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平台
2014
自治區教育廳
參考資料: [30] 

西藏農牧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11月,西藏農牧學院館藏紙質圖書66.2萬冊,建有完備的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服務體系,有電子圖書145萬種。 [1] 
  • 學術期刊
《高原農業》,2017年10月創刊,主要刊登高原農業、畜牧業、林業、農業水利水電、生態、農業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新成果、新經驗、新技術和新動態,具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的科研論文,是一本介紹高原農業科研及推廣方面的學術性期刊。 [20] 
高原農業 高原農業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廣出審[2017]6374號)2017年8月8日正式批覆,由西藏農牧學院主辦的《高原農業》(前身為西藏農牧學院學報)正式創刊,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54-1066/S,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編號:ISSN 2096-4781。期刊性質為漢文,雙月刊,每期100個左右版面,16開,公開向國內發行。 [20] 

西藏農牧學院文化傳統

西藏農牧學院形象標識

  • 校徽
1.西藏農牧學院標識由圖案和文字兩大部分組成,以代表農業的綠色為標識主體色調,具有鮮明的農牧色彩,使外界看到標誌便一目瞭然。
校徽
2.西藏農牧學院校徽圖案是該校中文簡稱“藏農”的首字母“Z”和“N”,提煉了該校“博學為農,精業興藏”校訓文化。
3.學院校名以漢字和藏文構成,體現出了學院辦學地理位置和民族團結,表達出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發展繁榮的偉大願景。
4.學院的中文名稱與年份字式“1958”相結合體現學院成立的歷史時期,藏文全程體現學院立足於西藏,培育農牧類人才,服務西藏、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 [23] 

西藏農牧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博學為農,精業興藏
西藏農牧學院倡導教師應學識淵博、造詣精深,倡導學生應打下厚實的功底,全面提升綜合素質;倡導辛勤勞動、精通業務、服務西藏。 [21] 
校訓 校訓
  • 校風
愛國、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風尚,倡導廣大師生在求學創業過程中,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艱苦奮鬥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和學院籌建精神,匯聚各族師生團結、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21] 
校風 校風
  • 校歌
《我們美麗的校園》
作詞:歐珠,作曲:歐珠
(合唱)啊!美麗的校園
啊!農牧學院
美麗的校園 我們的校園
林海青山 尼洋河畔
遼闊田野 勝似江南
遼闊田野 勝似江南
我們樂在獻身西藏農牧
育人成才 重任在肩
啊!博學為農 精業興藏
崇尚科學 求實創新
各族師生攜手並肩
世界屋脊譜新篇囉
(合唱)啊!美麗的校園
啊!農牧學院
美麗的校園 我們的校園
林海雲間 尼洋河畔
莘莘學子 志比鐵堅
莘莘學子 志比鐵堅
我們志在振興西藏農業
努力學習 勇於探索
啊!草原遼闊 我們擁抱
田野壯麗 我們耕耘
各族師生團結愛國
世界屋脊譜新篇囉
參考資料: [22] 

西藏農牧學院學校領導

西藏農牧學院現任領導

黨委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副院長
黨委副書記、院長
強巴央宗
黨委副書記
王程 [36]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蘇大鵬
副院長
鞏同梁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邊巴次仁 [37] 
黨委委員
婁源冰、強巴央宗、蘇大鵬、王程、鞏同梁、毛國斌、達娃次仁
參考資料: [37] 

西藏農牧學院歷任領導

歷任黨委書記
姓名
任職時間
段志遠
1972.12-1980.6
汪文彬
1983.12-1986.11
劉紹民
1992.11-1994.11
張立聰
1994.10-1996.7
彭隆全
1998.5-2002.12
桑珠
2003.8-2012.8
紀建洲
2012.8-2015.7
雲丹加措
2016.7~至今 [25] 
歷任黨委副書記
姓名
任職時間
沈搖斧
1972.12-1979.9
李之用
1972.12-1974.2
牛錦華
1973.7-1974.2
強巴曲德
1975.5-1975.8
洛桑頓珠
1975.12-1983.7
澤建忠
1983.8-1985.1
楊朝濟
1983.8-1985.1
楊生寅
1985.6-1992.11
羅華榮
1985.2-1992.11
劉紹民
1991.2-1992.11
小益西
1992.11-1994.10
彭隆全
1994.10-1998.5
高文庭
1994.10-2001.12
次旦平措
2012.8-2016.7
高學
2015.6-2019.11
王春春(援藏)
2016.9-2019.7
王從嚴(援藏)
2019.8-2022.8
婁源冰
2019.12~至今
蘇大鵬(援藏)
2022.8~至今
王程
2022.8~至今 [25] 
歷任紀委書記
姓名
任職時間
洛桑頓珠(兼)
1979.8-1989.8
澤多
1989.9-1994.10
高文庭(兼)
1994.10-2001.12
公曲
2001.1-2010.10
謝金川
2011.12-2015.7
邊巴次仁
2018.7~至今 [25] 

西藏農牧學院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20年
獲教育部國防教育示範學校稱號 [34] 
2022年4月
該校團委獲得“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 [26] 
2022年4月
西藏農牧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團總支、動物科學學院團總支入圍2021年度“全區五四紅旗團支部”名單 [2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