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皇姑庵遺址

鎖定
西皇姑庵遺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張家屯鎮西庵村東南部的高台地上,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屬西周文化遺址。 [1-2] 
西皇姑庵遺址,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200米,文化層厚約2~3米。遺址分上中下三層,上層有少量戰國遺存,中層為商周墓地,下層屬於龍山文化。1976年春,發掘出西周時期的一個車馬坑和兩座墓葬,車馬坑內殉葬一車四馬二人。隨同車馬出土的多為銅製兵器。另外還有陶器、青銅器類文物出土。根據車馬坑出土的隨葬品和採集茭器押考察,西皇姑庵遺址是一處奴隸主貴族墓地。西皇姑庵遺址為研究青島地區的商周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特別是兩件刻有“父甲”、“冉父癸”銘文的青銅器,為究中國古文字的發展提供了寶貴資料。 [1-2] 
2013年5月,西皇姑庵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西皇姑庵遺址
地理位置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張家屯鎮西庵村東南部的高台地上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西周
佔地面積
約 10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234-1-234

西皇姑庵遺址歷史沿革

西皇姑庵遺址盜洞 西皇姑庵遺址盜洞
1976年春,對西皇姑庵遺址進行了一次發掘,清理出西周時期的一個車馬坑和兩座墓葬。 [2] 

西皇姑庵遺址遺址特點

西皇姑庵遺址車馬坑 西皇姑庵遺址車馬坑
西皇姑遺址,約2700年曆史,遺址分為上下三層,有龍山文化、商周墓地、戰國遺存。東西長約500,南北寬約200,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是一處西周時期的古墓葬。遺址南面瀕臨膠河,文化層厚約2-3米。1976年,考古發掘清理了西周時期的一個車馬坑和兩座幕葬。車馬坑,距地表約57釐米,方形,南北長約485釐米,東西寬約410釐米。內殉葬一車四馬一人,車轅走向朝西,車前四馬,車輿底部殉葬一人。隨同車馬出土的多為銅製兵器,計有戟、戈、鏃、胸甲等。墓葬中還出土陶器。 [1-2] 

西皇姑庵遺址文物遺存

西皇姑庵遺址出土文物 西皇姑庵遺址出土文物
西皇姑庵遺址隨同車馬出土的多為銅製兵器,計有戟、戈、鏃、胸甲等,墓葬中出土了陶鬲、陶簋、陶罐、陶盆等11件陶器。在遺址附近還採集了20多件青銅器、5件陶器,如銅尊、方彝、爵、觶等。其中有的青銅器上還有銘文“父甲”“父己”“舉父癸”“婦”“史”等。 [1-2] 
銅製片甲
銅製片甲,分為胸背兩部分,總寬37釐米,高28釐米,左中右三片構成饕餮形獸頭立體輪廓,左右兩片對稱,中片為高出的獸鼻和外翻的獠牙,造型兇猛而威嚴,實屬罕見。甲片四周及連接處有十對穿線孔,用以穿縫往革甲上連綴。 [1] 
銅方彝
西皇姑庵遺址銅方彝 西皇姑庵遺址銅方彝
銅方彝,通高22.8釐米,口徑14.9釐米,重2.6公斤,身長方形,蓋菱形,蓋頂有菱狀柱紐,腹部下收上擴,四足為對角三角形蓋與腹各飾兩週弦紋。內底有弦紋氏族之號。 [3] 
父已尊
父已尊,古酒器,尊高24.4釐米,口徑19.4釐米,腹深21釐米,重1.65公斤。腹飾饕餮紋,以雲雷紋襯底,其下飾兩道弦紋。侈口,圈足外撇,內底有銘文“父已”二字。 [3] 
青銅婦簋
西皇姑庵遺址青銅婦簋 西皇姑庵遺址青銅婦簋
青銅婦簋,高13釐米,口徑20釐米,腹深11.9釐米,重1.9公斤,侈口,圈足,腹側出長舌獸形耳一對,耳下部有珥形飾,口沿下飾由雲雷紋底的饕餮紋帶,間有浮雕獸2個,圈足外飾以雲雷紋襯底的饕餮紋,器內底有“婦”字。 [3] 

西皇姑庵遺址研究價值

西皇姑庵遺址出土的實物資料、古文字資料為研究西周時期的青島地區歷墓地供了重要的證據。 [2] 

西皇姑庵遺址保護措施

1992年,西皇姑庵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13年5月,西皇姑庵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西皇姑庵遺址旅遊信息

西皇姑庵遺址地理位置

西皇姑庵遺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張家屯鎮西庵村東南部的高台地上。

西皇姑庵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西皇姑庵遺址,路程約41.5千米,用時約1小時7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