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古堡

鎖定
西古堡,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暖泉鎮境內,建於明嘉靖年間。 [3] 
西古堡古村落保存較好,村內現存的古民居院落有“九連環院”、四合院等,是集“古城堡、古寺廟、古戲樓、古民居”於一體的古村落。西古堡村為暖泉鎮三堡之一,也是唯一有兩座甕城的古村落。甕城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可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平面均為正方形,佈局對稱。西古堡村有180多座傳統院落,包括東樓房院、董家祠堂、蒼竹軒以及一處九連環院落“西大院”。西古堡古村落保存完好,村內現存的古民居院落有“九連環院”、四合院等,有着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民俗研究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 [2-4] 
2006年5月,西古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西古堡
地理位置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暖泉鎮境內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333-3-036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西古堡歷史沿革

西古堡始建於明嘉靖年間。 [2] 
清順治、康熙年間,西古堡南北堡門外各增建甕城一座。 [4] 
東樓房院建於清朝初期。20世紀80年代,第四進院二樓損壞嚴重無法住人,將其拆掉,重新修改。 [4] 
蒼竹軒、知縣故居建於清代。 [4] 
南張家大院始建於明嘉靖年間。 [4] 
黨的十八大(2012年)以來,相關部門出資1800餘萬元修繕了地藏寺、觀音殿、魁星閣、戲台等公共寺廟建築羣,還維修了部分堡牆和董家會館古民居。 [5] 
2015年,啓動西古堡保護工程,對蒼竹軒院、董家祠堂等9個重點院落、城牆和寺廟羣進行保護維修。 [6] 

西古堡建築格局

西古堡
西古堡(2張)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古堡,古村落保存完好,村內現存的古民居院落有“九連環院”、四合院等。 [2]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暖泉鎮是集“古城堡、古寺廟、古戲樓、古民居”於一體的古村落。西古堡村位於壺流河盆地西部、恆山山口處。受壺流河水滋潤,這裏土壤肥沃、農業發達,是山西與華北平原之間的重要通道。明朝末期,四方而來的老百姓選擇在這裏生活,其中以山西人居多。
西古堡南門甕城 西古堡南門甕城
西古堡村為暖泉鎮三堡之一,也是唯一有兩座甕城的古村落。甕城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可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平面均為正方形,佈局對稱。居民就地取材,用黃土夯成土城牆,一般堡牆高約6米,城牆高約10米,進一步提高了城門的安全性。村內有一條青石鋪成的南北向主街,東西向有三條巷子,東南方向還有一口官井,整體形成了“國”字形的村落防禦格局。古堡複雜的路網起到迷惑和震懾的作用,一旦敵人進攻古堡,守軍可以通過開展巷戰牽制敵人,保存實力,等待援兵。古堡東、西、南三面堡牆根有一圈小路,不僅可以避免堡牆坍塌或滑坡造成的房屋損壞,還可以在敵人進攻時,留下足夠的空間供守衞人員調動和運輸供給。
九連環院 九連環院
西古堡村有180多座傳統院落,包括東樓房院、董家祠堂、蒼竹軒以及一處九連環院落“西大院”。其中,東樓房院是北方一代富商董汝翠的住宅,是暖泉鎮現存規模最大的院落,為四進院落,中軸線深長,由南至北的院落進深逐步擴大,體現了傳統建築以北為尊和注重等級的觀念。九連環院由九個相連的院子組成,不但院院相通,而且通街通巷的大門就高達7座。院內建有主院、碾房院、長工院、車馬院等,上馬石、抱鼓石、瓦楞門等建築構造,屬於典型的晉商大院建築風格。 [3] 

西古堡主要建築

東樓房院
木樓門雕 木樓門雕
東樓房院是北方一代富商董汝翠的住宅,是一座四進四出的院落。屋頂是起脊安吻脊獸的硬山布瓦頂,房檐是圓椽加榧結構。大門樓配有木雕,除了琴棋書畫、如意等外,還刻有暗八仙(八仙過海所用的法器),這些木雕寓意深刻。第一進院東廂房下邊的石基有兩條小斜溝,是用來進車的,該院是董家的車庫。第二進院建築規格不高,當時住的是董家的僕人。通過角門或過廳均可進入第三進院,此院建築規格偏高,但屋檐整體都不插榧,因為這個院子住的是家裏邊管事的人,所有的錢財都在這裏,怕財寶不翼而飛,因此不插榧。第四進院,開闊明亮、寬敞舒適,是當時董汝翠所住,以前的正面五間是雙層樓,高大宏偉。 [4] 
蒼竹軒
蒼竹軒
蒼竹軒(2張)
蒼竹軒與東樓房院一巷之隔,是董汝翠為自己的岳父岳母老年時期所建的住所。它是一座典型的清朝建築,比東西樓房大院精細、講究,體現了董汝翠的一片孝心。此院裏裏外外,包括各處房檐,屋角均安置磚、木雕飾物。外牆的直通砌磚灰縫,從北至南前後兩進院落數十米之長渾然一體、一氣呵成。院內前院北房三間,過庭設計碩大榫頭,並配以兩隻貔貅,木雕飾物為襯托東廂房三間出廊,木雕門窗。南面在不足一米寬的地方建一廊廈,在婚喪嫁娶的時候可以在這吹拉彈唱。 [4] 
知縣故居
知縣故居 知縣故居
知縣故居是董汝翠之孫董秩敍之子董釨在清代任山東省萊蕪縣知縣時於西古堡西南地建一六連環套院,現在俗稱知縣故居。此院落磚木結構,磚雕木刻豐富。 [4] 
南張家大院
南張家大院 南張家大院
南張家大院,又名南九連環院,九個院落分別為內宅院、接待院、客房院、長工院、家畜院、庫房院、磨房院等。最為獨特的是書房“小自在”,東南角有小門“窔扃”,該院現在是暖泉鎮影視文化和古堡民俗展示區。 [4] 
甕城
甕城 甕城
西古堡南北堡門外各增建甕城一座。兩甕城平面形制大小基本相當,建置佈局對稱,各建有高約8米的磚券堡門一座。南甕城呈長方形,佔地2.52畝,北甕城呈方形,佔地2.29畝。兩座甕城拐彎均向東開門,經過甕城的街道在甕城內拐了個弧形彎,以防衝入的敵兵直衝堡門下,當地人形象地把甕城叫做“虎抱頭”。甕城是重要的城堡防護建築,可以將進入的敵人像“甕中捉鱉”一樣地消滅,顯示出冷兵器時代先民們的軍事防禦智慧。
南甕城 南甕城
南甕城建築格局設計精巧、結構繁複,不大的空間裏有廟宇,也有戲樓,樓台高低錯落,殿堂或隱或露,共有6個院落,74間殿堂、樓閣。正對內城堡門,坐南朝北,是一座捲棚項雙耳戲樓。從戲樓兩側的磚雕垂花門進入西跨院,西跨院又分內、外院。外院是四合院形制,坐南向北是一座磚雕照壁,照壁中間是二龍戲珠圓形磚雕,兩條蟠龍上下翻騰。 [4] 
地藏寺
地藏寺(2張)
地藏寺是甕城內的主要建築,地藏寺構思嚴謹巧妙,結構繁複,建築水平j較高,是堡內鄉紳董汝翠(又名董大澤)和兒子董玉所建。該寺是經河北省宗教管理部門批准的佛教活動場所。地藏寺分上下兩層,為天井式建築。下層建有東西相對的12個全磚券窯洞,第二層建築為高台建築,四周殿堂環繞,殿前四周為環狀磚道。正北的殿為地藏殿,是三間兩耳式建築,內供地藏王菩薩,是地藏寺的主要建築。東西為十殿閻君殿,南為鬼王殿,鬼王殿兩側有鐘樓和鼓樓各一座。天井東北角有一豎井式通道連接上下兩層,一次只能一個人通行。緊挨地藏寺東側的是觀音殿,觀音殿坐北面南位於內城堡門之上,與北城堡門遙遙相望,同村堡正街相對。面寬三間,進深兩間,硬山布瓦頂,前出廊,後出抱廈一間,懸山結構。再往東是三義廟、馬神廟、碑亭、魁星樓等多處建築。此外還有三官廟,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 [4] 

西古堡文物價值

西古堡古村落保存完好,村內現存的古民居院落有“九連環院”、四合院等,有着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民俗研究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 [2] 

西古堡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06年5月,西古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西古堡旅遊信息

西古堡地理位置

西古堡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暖泉鎮境內。 [3] 

西古堡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西古堡,路程約17.6千米,用時約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