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伯利亞刺柏

鎖定
西伯利亞刺柏(學名:Juniperus sibirica Burgsd.)是柏科、刺柏屬匍匐灌木。枝皮灰色,小枝密,粗壯。刺葉三葉輪生,斜伸,通常稍成鐮狀彎曲,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急尖或上部漸窄成鋭尖頭。球果圓球形或近球形,熟時褐黑色,被白粉,通常有3粒種子,間或1-2粒;種子卵圓形,頂端尖,有稜角。 [2] 
分佈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西藏;朝鮮、俄羅斯、日本、中亞各國、阿富汗至喜馬拉雅山也有分佈。生於高山凍原帶和石礫山地或疏林下等處,常聚生成片生長。 [2]  [5] 
全株可用做地被植物和假山的綠化,也可以做盆景。嫩枝和葉可提取芳香油。球果入藥,可治療風濕症、痛風、腎及膀胱所致的排尿困難。 [5]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西伯利亞刺柏
拉丁學名
Juniperus sibirica Burgsd.
別    名
山檜(北研叢刊)
矮檜(中國裸子植物誌)
西伯利亞杜松
植物界
裸子植物門
松衫綱
松杉目
柏科
刺柏屬
西伯利亞刺柏
亞    科
圓柏亞科
命名者及年代
Burgsd.,1787
保護級別
陝西省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西伯利亞刺柏形態特徵

西伯利亞刺柏的植株
西伯利亞刺柏的植株(9張)
匍匐灌木,高30-70釐米;枝皮灰色,小枝密,粗壯,徑約2毫米。刺葉三葉輪生,斜伸,通常稍成鐮狀彎曲,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急尖或上部漸窄成鋭尖頭,長7-10毫米,寬1-1.5毫米,上面稍凹,中間有1條較綠色邊帶為寬的白粉帶,間或中下部有微明顯的綠色中脈,下面具稜脊。 [2] 
球果圓球形或近球形,徑5-7毫米,熟時褐黑色,被白粉,通常有3粒種子,間或1-2粒;種子卵圓形,頂端尖,有稜角,長約5毫米。 [2]  [8] 

西伯利亞刺柏近種區別

興安圓柏(學名:Juniperus davurica Pall.)形態與西伯利亞刺柏近似,其區別為興安圓柏葉有針狀及鱗狀兩種,幼時多刺狀,對生,長1釐米左右,先端鋭尖,不刺手,無白粉帶,雕球花生小枝頂端。 [4] 

西伯利亞刺柏生長環境

產於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及小興安嶺高山上部、吉林長白山區海拔1500-2000米、新疆阿爾泰山海拔1400-1600米、西藏定日等地海拔3500-4200米地帶;生於高山凍原帶和石礫山地或疏林下等處,常聚生成片生長。 [2] 

西伯利亞刺柏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吉林省長白、撫松、安圖、臨江、汪清等市縣,內蒙古呼倫貝爾盟、興安盟等,新疆,西藏;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日本,中亞各國,阿富汗至喜馬拉雅山也有分佈。 [5] 

西伯利亞刺柏繁殖方法

  • 播種繁殖
西伯利亞刺柏的果實
西伯利亞刺柏的果實(10張)
先用1%的碳酸氫鈉水溶液,在50℃水温下浸種一晝夜,再換清水浸種二晝夜,用千分之五的高錳酸鍾消毒5小時。控幹種子後,按種子體積混二倍河砂,種砂濕度保持在飽和含水量的60%,在種砂温度為18~25℃下催芽二個月,轉入種砂温度為0-5℃下催芽二個月,種子裂口占可發芽種三分之一時,即行播種。高牀作業,撒播或條播,覆土厚0.5釐米,可用除草醒在播種後出苗前澆灑。越冬用土埋防冬害。 [3] 
  • 扦插繁殖
冬季剪取樹木上部二年生帶頂芽枝,穗長15-20釐米,每100株一捆,混砂層積催根,於春季扦插,只要保持土壤濕潤,生根率很高,當年新生梢長可達2-5釐米。夏季採用嫩枝扦插,只要土壤濕潤,沒有強烈直射光照射,生根率也很高。 [3] 

西伯利亞刺柏主要價值

全株可用做地被植物和假山的綠化,也可以做盆景。嫩枝和葉可提取芳香油。球果入藥,可治療風濕症、痛風、腎及膀胱所致的排尿困難。 [5] 

西伯利亞刺柏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04年)——近危(NT),幾近符合易危(VU)。 [7]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無危(LC)。 [6] 
列入中國《吉林省重點野生植物保護目錄》——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5] 
  • 瀕危原因
由於常年被濫掘亂挖製作盆景,再加上生活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該種在中國東北數量十分稀少。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