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襄垣文廟

鎖定
襄垣文廟,位於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新建街245號襄垣縣第二中學院內,始建於金天會年間(1123—1137年),佔地面積2800平方米 [3]  [10] 
襄垣文廟坐北朝南,原有戟門、下馬碑、欞星門、德配天地坊、道冠古今坊、天德門、泮池、文昌祠、名宦祠、鄉賢祠、藏書樓、東廡殿、西廡殿、大成殿、崇聖祠、尊經閣,現僅存大成殿、西廡殿和藏書樓。大成殿面闊五間,單檐懸山頂。大成殿中現存木構件的用材與建築手法,秉承了宋代營造法式的技術規範,保留了金、元兩代建築風格和特點,是研究古代建築藝術的較好實物教材 [4]  [11] 
2006年5月25日,襄垣文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襄垣文廟
地理位置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新建街245號襄垣縣第二中學院內
所處時代
元至清
佔地面積
28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0428-3-13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襄垣文廟歷史沿革

襄垣文廟始建於金天會年間(1123—1137年),由知縣韓俊創建 [3]  [5] 
元貞二年(1296年),知縣傅仲禮重建,將大成殿三間改建為五間延祐二年(1315年),知縣郭從敬建東西廡。延祐五年(1318年),知縣何巨濟建戟門、欞星門。至順元年(1330年),知縣楊綱重修 [3]  [5] 
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李文於欞星門置更衣廳二所。成化二年(1466年),知縣柳豸增修。成化四年(1468年),周令增正殿左右二門、泮宮左右二門外石鼓、石獅。正德年間(1506—1521年),知縣張鵬翰始置學田嘉靖二十年(1541年),知縣賈希顏改更衣所為名宦鄉賢祠。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知縣簫守身因廟學俱隘,展修未竣,萬曆年間(1573—1620年),知縣張嘉福、武可則繼修 [5] 
順治十四年(1657年),知縣鄭僑重修。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知縣柳國勳重修。雍正三年(1725年),知縣李錫桓捐修崇聖祠三間。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修尊經閣 [5] 
2022年,修繕襄垣文廟藏書樓房頂正脊 [15] 
襄垣文廟 襄垣文廟 [12]

襄垣文廟建築格局

襄垣文廟由南至北總體佈局原有戟門、下馬碑、欞星門、德配天地坊、道冠古今坊、天德門、泮池、文昌祠、名宦祠、鄉賢祠、藏書樓、東廡殿、西廡殿、大成殿、崇聖祠、尊經閣等,殿堂樓閣百餘間,佔地面積2800平方米 [11] 
襄垣文廟現存建築有大成殿、西廡殿、藏書樓 [2] 
大成殿、藏書樓、西廡殿

襄垣文廟主要建築

  • 大成殿
大成殿坐北向南,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綠瓦頂,以黃瓦鋪出菱形,琉璃花脊,斗拱為六鋪作單抄三下昂,不施補間鋪作,闌額高瘦,普柏枋扁寬,七檁,不出廊,樑架結構為五椽栿對後乳栿通檐用三柱。前檐裝修已被後人改制 [4]  [7] 
大成殿外部
大成殿建築用材粗大、舉折較緩、出檐深遠,明次間五檐袱、樑架結點使用的替木、叉手、蜀柱用材較大,普柏枋用材較薄,內檐雀替盡端刻畫瓣蟬肚花樣或曲線如鳥翼。大成殿後金步樑架中使用大內額,平面採用金代以來減柱和移柱等建築技術手段,加大了使用空間 [11] 
大成殿樑架

襄垣文廟文物遺存

參觀“座中銘”石碑 參觀“座中銘”石碑
襄垣文廟有一塊名為“座中銘”的石碑,碑文由金朝曾任襄垣縣丞喬扆所做,以警示鞭策自身,警醒自己,修身進德,盡責盡職,為民服務 [14] 
襄垣文廟大成殿內樑架、斗拱、額枋和山面牆體上有清代彩繪 [11] 
大成殿壁畫 大成殿壁畫

襄垣文廟歷史文化

襄垣文廟至聖先師

孔子被漢平帝稱為“先尼公”;和帝封“褒尊侯”;北魏孝文帝稱“文聖宣父”;後周宣帝封“鄒國公”;隋文帝稱“宣師尼父”;唐高宗贈“太師元宗”、諡“文宣王”;宋真宗諡“元聖”,又改“至聖”;元武宗號“大成至聖文宣王”;明嘉靖九年(1296年),更號曰“至聖先師孔子” [5] 

襄垣文廟學田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知縣張鵬翰設釋菜田三頃七十四畝,志石在明倫堂 [9] 

襄垣文廟抗日戰爭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中共襄垣工委成立。同月九日,襄垣縣第一支地方人民武裝一一襄垣抗日自衞隊在襄垣文廟建立 [6] 

襄垣文廟文廟廟會

襄垣文廟廟會起源於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襄垣文廟建成後,次年三月初三舉行開光大典,集會慶賀,並一直沿襲下來。廟會上有潞城甩餅、長子炒餅、壺關羊湯等各種小吃以及其他各種小攤 [13] 

襄垣文廟活動建設

明德國學公益講堂走進文廟 明德國學公益講堂走進文廟
2020年10月2日,“明德國學講堂”在襄垣文廟舉辦,倡導大眾敬聖賢、學禮儀、修品德,並參觀文廟 [14] 

襄垣文廟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襄垣文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8]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8月11日,山西省文物局公佈襄垣文廟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2] 
保護範圍
自大成殿向外東10米、南5米、西30米、北15米。
建設控制地帶
東保護範圍向外延伸40米,南保護範圍向外延伸85米,西保護範圍向外延伸45米,北保護範圍向外延伸62.5米。
參考資料: [2] 

襄垣文廟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襄垣文廟位於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新建街245號襄垣縣第二中學院內 [3]  [10] 
  • 交通信息
步行:從襄垣縣文物博物館出發,向正南方向沿上寺南路走230米,到達襄垣文廟。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