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褚裒北伐

鎖定
褚裒北伐,永和五年(349)七月,晉聞趙亂,以褚裒為帥,領兵3萬北伐。裒至彭城(今江蘇徐州),北方士民降附者日以千計。
中文名
褚裒北伐
發生時間
349年7月

目錄

褚裒北伐簡介

魯郡(今山東曲阜)民500餘家起兵附晉,求援於褚裒,裒遣將王龕、李邁率3000兵迎之。趙將李農率2萬騎與龕等戰於代陂,龕等大敗。褚裒退屯廣陵(今江蘇鎮江)。北伐失敗。 [1] 

褚裒北伐事件

永和二年(346年),褚裒向朝廷薦舉前光祿大夫顧和、前司徒左長史殷浩。不久,朝廷就任命顧和為尚書令,殷浩為揚州刺史。 [2] 
永和五年(349年),石虎去世,後趙大亂。褚裒向朝廷上表,請求討伐後趙,並從當天開始進入臨戰的戒備狀態,目標直指泗口。朝廷商議考慮到褚裒肩負着鎮守京口的重大責任,不應過於深入,而應當先派遣其他部分的軍隊出征。褚裒上書奏言:“前已派前鋒督護王頤之等人直接前往彭城,後又派督護麋嶷進據下邳,如今應該迅速發兵,以造成強大的聲勢。” [3] 
同年七月,朝廷授予褚裒征討大都督,監督徐、兗、青、揚、豫五州的各種軍務。褚裒率領三萬軍隊,直接開赴彭城,北方投降歸附的士人百姓日以千計。魯郡的五百多家百姓相聚起兵,歸附東晉,他們向褚裒求援,褚裒派部將王龕、李邁率領精鋭軍隊三千人去迎接他們。後趙南討大都督李農率領二萬騎兵和王龕等在代陂交戰,王龕等大敗,都被後趙俘獲。 [4] 
參考資料
  • 1.    陳顯泗主編.《中外戰爭戰役大辭典》:湖南出版社,1992年12月:第80頁
  • 2.    《晉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六十三》:裒......乃薦前光祿大夫顧和、侍中殷浩。疏奏,即以和為尚書令,浩為揚州刺史。
  • 3.    《晉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六十三》:及石季龍死,裒上表請伐之,即日戒嚴,直指泗口。朝議以裒事任貴重,不宜深入,可先遣偏師。裒重陳前所遣前鋒督護王頤之等徑造彭城,示以威信,後遣督護麋嶷進軍下邳,賊即奔潰,嶷率所領據其城池,今宜速發,以成聲勢。
  • 4.    《晉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六十三》:於是除征討大都督青、揚、徐、兗、豫五州諸軍事。裒率眾三萬徑進彭城,河朔士庶歸降者日以千計,裒撫納之,甚得其歡心。先遣督護徐龕伐沛,獲偽相支重,郡中二千餘人歸降。魯郡山有五百餘家,亦建義請援,裒遣龕領鋭卒三千迎之。龕違裒節度,軍次代陂,為石遵將李菟所敗,死傷太半,龕執節不撓,為賊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