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文現象)

鎖定
天文學現象,指從地球上看一顆行星(或小行星彗星)在與太陽相對的位置上時,稱為“在衝”。
中文名
外文名
opposition
別    名
在衝
衝日現象
歸    類
傳統天文學

現象解析

當一顆行星與太陽位置相對時,這時是觀察這顆行星的好機會,因為:它幾乎整夜可見,當日沒時升起,大約在子夜中天,日出時沉沒。它在軌道上最靠近地球的位置,使它看起來既大且亮。衝的效應使來自粗糙朦朧的表面反射光線增加。
衝只發生在外側行星。
月球,説它環繞地球不如環繞太陽真切,在衝時是滿月的月相,而在嚴謹定義下的衝,會發生月食
從地球上看,地外行星與太陽在相反方向成一條直線的時刻,是觀測行星的最佳時刻。 [1] 

衝日原理

天文學家們把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分為兩大類:以地球為基點,一類為地內行星,一類為地外行星。顧名思義,地內行星就是運行軌道在地球以內的行星,包括水星和金星;地外行星是軌道在地球以外的行星,包括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兩大類行星在空中運行自然大不相同,地內行星的運動有四個特殊時期,分別為下合、上合、東大距和西大距;地外行星的運動也有四個特殊時段,分別為合、衝、東方照和西方照。地外行星才會出現衝日現象,地內行星是絕對不可能發生衝日。所以可以從行星在空中的位置判斷它是屬於地外或地內。
地外行星在地球軌道以外,當太陽把行星和地球分開180度時,簡稱“合”,合時,行星與太陽同升同落,掩埋在太陽的光輝中,人們無法觀測到。當行星與太陽的黃經相差90度時,稱為“方照”——行星在太陽以東叫東方照,在太陽以西叫西方照。如果行星與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也就是説,太陽昇起時,行星落下,而太陽落下時,行星升起,那麼這時就稱之為“衝”。衝日是觀測行星的最佳時刻。

知識拓展

沖和衝日現象本來是同義詞,理應合併,但有別於傳統天文學和現代天文學,所以保留了“衝”這一古稱,以鄉後人。
這一現象只會出現於外行星,即離地日範圍之外的行星,如火星、海王星等,因此每年也有不同的觀測時間。
參考資料